《宪法学》章节练习题 第二十三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简述公民权利对于宪法秩序的意义。[10 分] 参考答案: 公民权利对于宪法秩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由宪法确认的公 民权利在实现过程中促进了宪政体制的运行,从而推进了宪法秩序 的实现。(2)公民权利及其所体现或反映的宪法原则,决定了宪 法秩序的性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决定了我国的宪法秩序是旨 在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秩序。(3)公民权利的 范围及其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宪法秩序的稳定程度和状 态。 论述题
1.
试论宪法适用的原则。[20 分] 参考答案:
根据什么原则适用宪法,是宪法适用最为关键的问题。宪法适用直 接面临着固有的矛盾,即既要维护宪法的权威,又要使成文宪法不 至于同社会生活产生尖锐对立,以避免成文宪法存在因不适应社会 生活的发展要求而被抛弃的危险。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 展的情况下,宪法适用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 普遍适用原则。普遍适用原则是由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决定的,包 括适用地域的广泛性与适用对象的多样性两个方面。唯有如此,才 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宪法,形成全社会的宪法秩序。当然,宪法的 普遍适用原则并不否认宪法在某些社会关系领域以及某些地域适 用时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应得到宪法的认可。 2 整体适用原则。宪法的整体适用原则根源于宪法结构的整体性。 宪法是内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统一体。因此,宪法的适用机关必须 处理好宪法指导思想、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的关系,处理好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的关系。 3 协调适用原则。宪法的协调适用原则主要是由宪法适用方式的多 样性决定的。宪法适用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同时, 宪法适用应该是制度化的经常性工作,因此,既要协调好同一方式 在时间上的顺序,又要协调好在适用同一条文、规范和原则时的不 同方式。 4 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优先适用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宪法规范较 为明确、具体,比较容易把握和适用。但由于宪法规范的具体化,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 第二十三章
试卷总分:50 出卷时间:2011-06-13 00:03 答题时间:实宪法、观念宪法与宪法秩序的关系。[10 分] 参考答案: 成文宪法、现实宪法和观念宪法是宪法秩序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 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1)成文宪法是宪 法秩序的第一个要素。成文宪法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成文宪法的 目的是指向现实宪法,希望现实宪法按照体现在成文宪法中的目的 有规律的发展,但结果并不顺利。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 有意识的追求,使宪法规范致力于改变这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因素。 (2)现实宪法是宪法秩序的核心,是衡量宪法秩序的第一层次标 准。现实宪法既是观念宪法、成文宪法的客观依据,又是成文宪法 规范和调整的客体,因此宪法秩序是围绕着现实宪法而展开的。(3) 观念宪法是宪法秩序的关键因素,没有观念宪法就不会有成文宪 法,没有观念宪法的作用,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宪法秩序。
往往容易出现与变革中的社会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解决宪 法纠纷时应当优先适用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
2.
简述观念宪法的作用。[10 分]
参考答案: 观念宪法是宪法秩序的关键因素,没有观念宪法就不会有成文宪 法,没有观念宪法的作用,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宪法秩序。这就意味 着,根据经验判断的现实宪法与成文宪法的一致可能是一种虚伪的 一致。在理想的宪法实现中,观念宪法的协调功能举足轻重,一方 面,它基于现实宪法的固有特性,产生相应的宪法要求,作为成文 宪法产生的前提;另一方面,它能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成文宪法 进行评价,而且这种评价直接对人们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起着指引 与导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