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2专题 《项脊轩志》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 《震川文 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项脊轩志》是其名篇。
精选教育课件
6
背景简介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 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祖父归隆道曾居 住在太仓县(今属江苏)的项脊泾,作者用它来作为室 名,以示纪念。作者自号“项脊生”,含有怀宗追远 之意。轩,小室。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 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的地 方,它牵系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
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
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
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
精选教育课件
5
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 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后被人推荐, 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积劳成疾, 卒于南京。
精选教育课件
14
自志 得趣
高 尚 , 怡 然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项脊轩
喜
幽雅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不漏
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精选教育课件
明亮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15
两种情感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全文文眼)
精选教育课件
16
项脊轩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 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 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悲”一:大家庭的衰败离析
精选教育课件
17
在这样的一间书房里潜心读书,是可喜的,但是 一个人独坐书房,想起大家庭的衰败离析,想起阴阳 两隔的亲人,又是何其悲痛啊。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好学 醉于书香 善思
怡然 自得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 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 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 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 乐。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 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精选教育课件
18
三个女人
“儿寒乎?欲食乎?”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精选教育课件
19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 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 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 毕,余泣,妪亦泣。
21
为何不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 归有光8岁丧母,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印象。 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
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真实感人的小细节
精选教育课件
22
பைடு நூலகம்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 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 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 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 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第二专题
项脊轩志
精选教育课件
1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精选教育课件
2
情境导入
谜语:归有光 (打一成语)
谜底:衣锦还乡
精选教育课件
3
学习目标
1.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的特点,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 趣,提高鉴赏能力。
2.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 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3.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精选教育课件
4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
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黄
宗羲推他为“明文第一人”。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
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
精选教育课件
7
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 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 晚年的归有光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回首往事,情不自 已,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精选教育课件
8
文体知识
记、表、书、志 记、表、书、志,是古代四种常见的文体名。 “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 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表”为采 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例如,《史记》中有《三代 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又为古代奏章的一种,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
百年老屋
影反照,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明月半墙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桂影斑驳,风影移动
明亮 幽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 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过午已昏。
小鸟啄食
宁静
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精选教育课件
总:珊珊可爱
13
“喜”在何处呢?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精选教育课件
10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探究:听课文朗读,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一间破屋 项脊轩
两种情感 一喜一悲
精选教育课件
三个女人
先妣 先大母 亡妻
11
一间破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 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精选教育课件
12
一间破屋——项脊轩
狭小 老旧 破漏 阴暗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母亲 ——扣扉问食 ——温婉慈爱
精选教育课件
20
先妣
清人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 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评:“儿寒乎?欲食乎?”是否
俗世的尘埃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
们无法感受母亲的关爱?日日夜夜,
有多少次母亲这样问我们,我们却毫
不在意母亲那关切的眼神……
精选教育课件
精选教育课件
9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如嵇康的《与 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 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志”,古代记叙事物、 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 等,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表、书、志” 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其共同特 点是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精选教育课件
6
背景简介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 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祖父归隆道曾居 住在太仓县(今属江苏)的项脊泾,作者用它来作为室 名,以示纪念。作者自号“项脊生”,含有怀宗追远 之意。轩,小室。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 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的地 方,它牵系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
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
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
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
精选教育课件
5
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 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后被人推荐, 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积劳成疾, 卒于南京。
精选教育课件
14
自志 得趣
高 尚 , 怡 然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项脊轩
喜
幽雅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不漏
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精选教育课件
明亮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15
两种情感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全文文眼)
精选教育课件
16
项脊轩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 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 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悲”一:大家庭的衰败离析
精选教育课件
17
在这样的一间书房里潜心读书,是可喜的,但是 一个人独坐书房,想起大家庭的衰败离析,想起阴阳 两隔的亲人,又是何其悲痛啊。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好学 醉于书香 善思
怡然 自得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 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 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 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 乐。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 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精选教育课件
18
三个女人
“儿寒乎?欲食乎?”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精选教育课件
19
“悲”二:亲人阴阳两隔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 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 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 毕,余泣,妪亦泣。
21
为何不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 归有光8岁丧母,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印象。 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
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真实感人的小细节
精选教育课件
22
பைடு நூலகம்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 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 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 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 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第二专题
项脊轩志
精选教育课件
1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精选教育课件
2
情境导入
谜语:归有光 (打一成语)
谜底:衣锦还乡
精选教育课件
3
学习目标
1.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的特点,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 趣,提高鉴赏能力。
2.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 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3.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精选教育课件
4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
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黄
宗羲推他为“明文第一人”。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
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
精选教育课件
7
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 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 晚年的归有光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回首往事,情不自 已,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精选教育课件
8
文体知识
记、表、书、志 记、表、书、志,是古代四种常见的文体名。 “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 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表”为采 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例如,《史记》中有《三代 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又为古代奏章的一种,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
百年老屋
影反照,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明月半墙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桂影斑驳,风影移动
明亮 幽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 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过午已昏。
小鸟啄食
宁静
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精选教育课件
总:珊珊可爱
13
“喜”在何处呢?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精选教育课件
10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探究:听课文朗读,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一间破屋 项脊轩
两种情感 一喜一悲
精选教育课件
三个女人
先妣 先大母 亡妻
11
一间破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 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精选教育课件
12
一间破屋——项脊轩
狭小 老旧 破漏 阴暗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母亲 ——扣扉问食 ——温婉慈爱
精选教育课件
20
先妣
清人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 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评:“儿寒乎?欲食乎?”是否
俗世的尘埃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
们无法感受母亲的关爱?日日夜夜,
有多少次母亲这样问我们,我们却毫
不在意母亲那关切的眼神……
精选教育课件
精选教育课件
9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如嵇康的《与 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 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志”,古代记叙事物、 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 等,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表、书、志” 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其共同特 点是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