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尊重》(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尊重(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尊重的概念,知道尊重的意义;
2.了解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学会体现尊重的行为。
教学内容
1. 了解尊重的概念
通过教师讲解、讨论和概念解释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尊重是指敬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和意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 认识尊重的意义
通过教师讲解、讨论和答疑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人们的自尊心,提高人们的自信心,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3. 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教师演示、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尊重老师、尊重长辈、尊重同学、尊重别人的意愿等。
4. 培养学生体现尊重的行为
通过小组合作、专题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体现尊重的行为,并设计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例如,尊重老人、尊重交通、尊重环境等。
教学重点
1.认识尊重的含义和意义;
2.掌握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练习,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
2.问答互动法;
3.讨论法。
教学评价
1.完成教学设计下的任务;
2.完成教学反思和总结;
3.参与小组合作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本篇教学设计主要参考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方俊明,等. 怎样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正确的养育方式[J]. 教学探究,2003 (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