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世界的物质性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解析:哲学上所学的“物质”并不包括思想意识的东西,不能说物质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A项不选;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项正确;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并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也不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C项不选;人脑也是物质的,哲学上的“物质”包括人脑,D项不选。
答案:B2.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D3.100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一发现有可能使人类了解宇宙起源真相。
这可以证明( )①世界并不神秘,人们最终可以使一切事物的真相大白于天下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③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受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④科学研究是验证预言正确性的最佳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物质的相关知识。
材料中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并不是证明世界并不神秘,人们最终可以使一切事物的真相大白于天下,①不选;人们以前没有探测到引力波,但现在实践证明它是存在的,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正确;人们以前没有探测到引力波,这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受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③正确;实践是验证预言正确性的最佳标准,④错误。
高中政治: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足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1 世界的物质性『基础自测』知识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2013年6月25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宣布,在一颗恒星周围的“宜居地带”发现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
这一观测结果意味着,人类先前低估了宇宙中准宜居星球的数量。
上述现象表明()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②物质世界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的③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站不住脚④世界奥秘因人们发现变得更有存在价值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超级地球”的存在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人们发现了它们的存在,说明物质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同时也否认了上帝创世说,因此,①②③正确;④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错误,应排除。
知识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性,②④入选。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时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①③表述错误。
知识点三物质的概念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这段论述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运动D.物质答案 B解析材料体现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选B。
4.下列概念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A.①③⑤B.③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答案 A解析②④⑥均属于精神、意识现象,故不选。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1.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
中国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第47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表明(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④符合题意,B项应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3.昔日的舟曲“万山皆翠、空气清新”,然而当灾害发生后,人们才忽然发现曾拥有“陇上江南”美誉的小城早已“判若两城”。
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已让这里植被萎缩。
遥望被泥石流侵袭掩埋的舟曲,痛心之余人们感叹:愿世人哀之更要鉴之,常怀敬畏自然之心,以免后人复哀后人。
要“常怀敬畏自然之心”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破坏自然界是要受惩罚的B.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自然界是不可知的D.思维是人脑对存在的反映: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常怀敬畏自然之心”,正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表现,B项正确指出了要“常怀敬畏自然之心”的根本原因。
4.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②物质具有可知性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质;“通过感觉感知”,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故①②④观点正确。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训练4.1世界的物质性
4.1世界的物质性一、单选题1.塑料技术诞生106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2.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有识之士发出“绿色可以没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绿色”的呼声。
该呼声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必须征服自然,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④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就必须服从人类的需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
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
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通过塞罕坝几代人50多年的植树造林,在极端闲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苻面积上,成功荮造了 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由此形成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①是人们对塞罕坝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映象②源于塞罕坝人对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认识③是塞罕坝人将绿色生态理念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生动体现④反映了塞罕坝人既尊重绿色生态规律,又发挥高度的革命热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③它是世界的本质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6.随着航天观测的深入,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1 世界的物质性课后课时精练 新人教版必修4
4.1 世界的物质性课后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表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的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 D解析题干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依据教材知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项正确。
A、C两项题干未体现。
无论人类产生前还是人类产生后,自然界都是客观的,B项错误。
2.下列对哲学上所讲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的具体形态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④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⑤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⑥是对万事万物共性的反映A.①③④ B.②④⑥C.②③⑤ D.①④⑥答案 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性的概括,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故选D。
3.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
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联系C.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答案 C解析纸箱、树木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可以改变的、多种多样的。
而物质是千差万别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不生不灭的。
本题观点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C项符合题意。
4.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襄阳三桥、五桥开通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⑤思维规律⑥辩证唯物主义A.①③⑤ B.②④⑥C.③⑤⑥ D.②③⑤答案 A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2: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世界的物质性一、单项选择题1.主持梵蒂冈天文台的富内斯神父说:“就像地球上有多种生物一样,上帝也可能创造其他生物,甚至更聪明的生命。
”“如果有智慧的生命被发现了,他们就是上帝造物的一部分。
”上述观点没有看到()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③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④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人类自己的意志行事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人们惧怕地震,但地震总是不约而至。
这说明()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D.自然界天气的变化无规律可循3.天文学家称,他们日前在距离地球33光年的太空中发现一颗系外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2/3,是迄今太阳系外距离地球最近且比地球小的行星。
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①自然界是客观的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A.物质的客观性受到了挑战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人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
下列要素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①地理环境②人口因素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④人类思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客观实在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它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②它是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③它是万事万物都具有的共同特性④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③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有人断言:“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2.4.1 世界的物质性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1)
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自然事物之所以美好并符合秩序,乃自然事物本质使然,与人的喜好无关。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事物按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B.只有改造自然事物本质,才能使其美好C.人们能探究自然事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D.自然事物是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答案 A解析自然事物的美好与人的喜好无关,是因为自然事物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正确。
自然事物的本质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D错误。
C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 )A.物质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天地自然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答案 D解析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月球组成物质与地球基本相同,科技的新发现论证了天地自然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符合题意;A犯了唯心主义错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物质结构,B错误;题干未体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
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存在性B.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同样不依赖于物质,可以独立存在C.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D.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答案 D解析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不是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D符合题意,C排除。
A说法不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不是客观存在性。
B 说法不对,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
故本题答案选D。
4.根据新的研究发现,暗能量是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们估计宇宙中高达72%的物质是这种东西在作怪,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有24%的暗物质和4%的“正常”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6: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1.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④我们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征服自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①②正确,④错误;③中“不可解决”“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
故选A。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D.所有有形的物体答案 B解析“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B符合题意;A、C、D均错误,排除。
3.元素周期表中114号和116号两种元素被命名为Flerovium和Livermorium,这是为了纪念合成它们的实验室——俄罗斯的弗廖罗夫核反应实验室和美国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元素能被合成表明()A.科学家能创造物质B.科学家能创造自然物C.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D.人们能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答案 D解析科学家合成了两种新的元素,表明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D当选。
这种合成是建立在现有物质及其属性与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并不否认自然界的物质性,科学家也不能创造自然物,A、B、C明显错误。
4.美国航天局宣布,通过对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的研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这一发现说明()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美国航天局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哲学智慧,故②不符合题意;自然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④错误。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2016年3月以来,全球地震频发,印尼苏门答腊岛、阿富汗、缅甸、日本九州和厄瓜多尔先后发生了5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强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一次次强震向人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②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人在其面前无能为力④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从反面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②符合题意。
③错误明显。
④与题意不符。
2.“自然”是:自=自己、自动,然=如此,它强调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为自然;现代人们一般把无机界和有机界统称为自然界。
这表明自然( )①是由人类来规定它的变化的②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③具有客观实在、自我发展的特点④是上帝将其造好后,让其按设定运转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分别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说法错误。
3.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种观点(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③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④正确解读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说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①符合题意。
荀子认为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创造了自然界,肯定了人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④说法正确。
荀子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③说法错误。
4.2016年1月1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
从哲学角度看,各类自然灾害( )①属于一种物质现象②具有客观实在性③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④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实在性,①②说法正确。
高中政治 2.4.1 世界的物质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2.4.1 世界的物质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2.4.1 世界的物质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2.4.1 世界的物质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自然界的客观性B.意识的创造性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D.实践的创新性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漫画中的做法是将主观意志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错误行为,是违背自然界客观性的错误做法,答案为A;B、C、D与材料中心不符。
答案:A2.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
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
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明( )A.自然景观不可改变,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B.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C.自然界可以随人的意识而改变D.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都应遵守而不可改变的规律解析: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客观的,但并非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故A错;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故C错;D说法具有绝对性,与材料不符。
答案:B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又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
高中政治 2.4.1 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精练精析达标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
基础组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已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这有力地证明了( )A.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据此回答2、3题:2.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3.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2012年成功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②“十二五”规划纲要③温网公开赛英国伦敦场馆④科学发展观⑤2012年5月12日举办的韩国丽水世博会A.①②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⑤4.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曾一度占了上风。
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
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事故等级等同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这里的“物质”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吗?请简要分析。
提升组1.不起眼的野草霸占“地盘”,可能将本地植物“吃”光,甚至演变成生态灾难。
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美联社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有四分之三的美国商用核电站存在放射性氚泄漏问题,通常都是从已经锈蚀的埋藏式管道直接泄漏到地下水系统中。
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知识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2010年入夏后,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系列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说明了A.自然界的物质性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D.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这段论述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C.运动 D.物质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D.所有有形的物体4.下列概念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5.(2010安徽合肥一中阶段测试)19世纪中叶,当人们还未发现珠峰是最高峰的时候,珠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蓝色星球上。
这说明物质A.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B.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C.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D.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6.(判断)(1)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 )(2)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 )知识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2010安徽合肥一中阶段测试)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8.(2010浙江台州中学期中)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有①客观实在②生产方式③地理环境④人口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2010安徽合肥一中阶段测试)21世纪的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先进生产力是古代人不可想象的。
2020-2021学年政治人教必修4配套学案:2.4.1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本单元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为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本单元的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综合探究)。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学海导航·学情展示问题导引核心素养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如何理解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科学精神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法治意识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高中政治时世界的物质性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 2016 年 12 月 8 日,新疆发生 6.2 级地震,受灾 3 县市有 379 间房屋受损,7 间房屋倒塌, 2 人受伤。
这说明①自然界依据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②有一种超人的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③地震的发生不会受人的意志的影响④地震是人们对自然主观反响的产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所以遇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动。
可是,有的地方为了追求雅观,将适合当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豹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
这类做法①旨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②违反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③有利于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④是主观唯物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A. 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物质和物质详尽形态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此刻()①没有物质详尽形态,就没有物质②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详尽形态③物质是永久的,物质详尽形态是临时的④物质概括的是物质详尽形态的共同属性A. 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以为,物质的独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性” ()①可以被人类的意识所反响②是物质差别于意识的属性③不可以走开意识而独立存在④是事物各自生动的详尽特色A. 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物质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以下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物质()①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②是对物质现象共性的反响③是物质世界万事万物的总和④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A.①② B .②③C.①④ D .③④6.我们知道,太阳约在50 亿年前形成,地球的出生距今也有46 亿年之久,因而可知,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依据自己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材料折射出①客观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荒诞性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人类是自然界长久发展的结果④意识是自然界长久发展的结果A. 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7.英国有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不是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说宇宙的发源。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4: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世界的物质性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物质的概念1.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
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铀的发现依赖于人的意识②铀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③铀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意识④铀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
这种客观实在性①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②存在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③是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共性④本质上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反映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3.19世纪中叶,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的时候,珠穆朗玛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蓝色星球上。
这说明珠穆朗玛峰最为一种存在的物质A.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B.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C.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D.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4.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考点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5.20176年以来,南方先后遭受低温雨雪、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4-9月份连续多次遭遇重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对灾区造成严重损失。
上述材料说明①旱灾的发生是人类对自然破坏的主观结果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类在客观的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着紧密不可分的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世界的物质性》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不起眼的野草霸占地盘,可能将本地植物吃光,甚至演变成生态灾难。
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解析】人们不能凭主观愿望建设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系统,因为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2.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它们( )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
D.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解析】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A正确且适合题意;B不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C不合题意;D是不可论,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 A
3.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 )
A.自然界受人类社会的影响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解析】题目说明了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故D符合题意。
A、B说法错误,C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答案】 D
4.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①说法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说法正确;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②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说法错误。
该题选C。
【答案】 C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 )
A.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解析】哲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领域,也就是研究万事万物。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C正确且适合题意; A、B缩小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应排除;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C.物质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D.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揭示了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故选项B正确。
选项A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选项C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选项D错误的理解了物质的概念,故排除。
故答案选B。
【答案】 B
7.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
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纸箱、树木、家具、纸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要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题目并没否认这一点,所以D是错误的。
选项A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8.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主要说明( )
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B.自然、社会和意识具有相同的本质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物质是整个世界唯一的存在方式
【解析】题干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角度说明世界的客观物质性,选C;A联系与题干无关,排除;B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C
9.“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
从哲学上看,“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是( ) A.人对自然物属性认识程度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承认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性
D.人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物
【解析】“人工诱变”是自然物人工化。
承认自然物的客观物质性是人类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的前提,承认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性是诱变成功的前提,C说法正确;ABD只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不是事情成功的前提,排除。
【答案】 C
10.下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
“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
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④当选。
“创造规律”、“征服自然”均为错误观点,②③可排除。
【答案】 B
11.低碳经济摒弃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双赢的必然选择。
这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类必须服从自然
B.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C.人类可以利用但不能改造自然
D.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
【解析】A说法错误,自然界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D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B。
【答案】 B
12.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题干的引文内容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据此判断,A、B表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表述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因而是客观的;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因而是主观的。
”
试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①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这种观点否认社会的客观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的产生、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
③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4.材料一地球上原来没有有机物,但在闪电作用下,一些无机物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这些简单的有机物被雨水冲到原始海洋里,逐渐复合为更复杂的有机物。
然后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简单的生命体。
产生生命以后,由单细胞生物到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一直演化到今天的人类。
材料二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
”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请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案】①材料一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材料二说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力方式。
这些要素都是物质的。
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还是从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