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角下设计学院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13 No.6 2023
134许洋XU Y ang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430070 Wuhan Hubei)
26
摘要:学生在创新设计教育背景下必须具备创造力,而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理资本。

通过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心理资本对于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是直接促进乐观、韧性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此外,乐观对学生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心理资本;结构方程模型
Abstract: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ve design education must possess creativity ,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reativity is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rough a surve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design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creativity in design maj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lf-efficacy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 is a key factor that directly promotes resilience , optimism , and creativity , and it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In addition , optimism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students' creativity.Key words: Design majors ;creativity ; psychological capit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6.026
收稿日期:2023-09-12
作者简介:许洋(1991—),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成环境设计。

心理资本视角下设计学院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in School of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一、问题提出
尽管我国的设计学院在设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学生在创新方面仍未能够实现突破性的成就,而且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创新成果。

这一现象表明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在进行调查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设计方面缺乏创造力,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常遭遇灵感的缺乏问题。

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其专业素养,同时也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

其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颖的想法、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鼓励学生冒险实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研究心理资
本如何影响他们的创造力问题尤为重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设计创新能力。

这项研究还可以探讨设计学习中的心理资本类型,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表现等,以及这些资本如何影响学生在设计中的表现和成就。

此外,研究心理资本在设计教育中的作用,还可以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二、概念解读
1.学生创造力与心理资本
创造力自1869年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在其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 )中描述以来,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Vol.13 No.6 2023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135
在,创造力研究已成为心理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然而,在设计教学领域,相对于其他学科,对创造力的研究还显得相对不足。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简称PCA)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和管理学,是指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并持续存在[1]。

自心理资本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们针对其组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心理资本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4个维度。

这些维度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心理资源和适应性,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简称SE)是指设计专业学生在特定的设计任务中,对于自己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的信念。

这种信念不仅源自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还包括学生对自己心理和情绪状态的控制能力、对设计任务及要求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设计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的应对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中,学生对自己能够在设计领域成功表现的信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希望(Hope,简称HO) 被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包括了学生对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于设计领域的热爱和激情。

在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希望可以促进其自我成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信心和预期,从而更好地适应设计行业的挑战和发展。

同时,在面对设计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拥有希望的态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挫折和困难,持续地追求目标并实现成功。

乐观(Optimism,简称OP) 指学生能够将设计过程中的失败、教师对设计方案的修改意见等归因于外部原因,如经验不足或思考时间等,而非自身基本能力不足或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设计等,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归因风格。

同时,乐观还体现在学生对设计结果的积极期望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克服难题,实现出色的设计成果。

韧性(Resilience,简称RE)是指在人从逆境或困难情境中适应并恢复过来的能力,其关键内容是克服困难。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时韧性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挫折和困难,不断尝试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韧性也能够帮助学
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信心,持续地追求设计目标和完善设计方案。

2.设计专业学生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的假设关系模型
学术界已经对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弗雷德·路桑斯(Fred Luthans)及相关研究者发现心理资本的4个组成部分与创造力存在关联,而整体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的相关性比个体组成部分与创造力的相关性更高。

因此,本研究认为,心理资本的4个组成部分与创造力密切相关。

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对心理资本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证明了其4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但是,从设计学院学生的角度来看,心理资本4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关系仍不够清晰。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关于心理资本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假设。

基于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自我效能能够对另外3个组成部分提供信念支持,从而对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

由此,本研究提出3条假设:自我效能(SE)对乐观(OP)、韧性(RE)与希望(HO)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根据乐观、韧性和希望的作用关系,可以推断学生的韧性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其乐观和希望状态。

此外,希望状态也会对学生的乐观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另外3条假设:希望(HO)对韧性(RE)有直接正向作用;韧性(RE)对乐观(OP)、希望(HO)有直接正向作用。

弗雷德·路桑斯的研究显示,心理资本的4个要素和创造力都是正相关的,所以这4个组成部分分别对创造力有直接的正相关。

本研究提出假设:自我效能(SE)、乐观(OP)、韧性(RE)、希望(HO)均对创造力(CR)有直接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提出结构模型如下(见图1)。

图1 学生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的假设关系模型①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13 No.6 2023 136
三、研究设计
1.问卷编制与变量设定
在研究创造力的相关问题上,心理资本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以前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的4个部分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并且心理资本总体与创造力的相关性高于其4个部分的个体相关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心理资本的组成部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涵盖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关于心理资本的测量,采用由弗雷德·路桑斯、卡洛琳·约瑟夫-摩根(Carolyn M.Youssef-Morgan) 和布鲁斯·阿沃利奥(Bruce J.Avolio) 编写的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包括24个问题②。

为了评价测试者对情况的符合程度,我们使用了“非常不符合(1分)”到“非常符合(7分)”的7级量表。

第三部分是关于创造力的测量,我们使用了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简称TTCT)。

该测验包含图形和文字2个部分,主要评价测试者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和精致性等方面。

通过测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被试思维的创造性程度。

2.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选取了武汉地区4所高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在征得学生同意后,调查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为确保问卷的信度、效度、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调查员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先让2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问卷,并进行了访谈。

根据访谈反馈和设计学院的特点,调查员对问卷的提问方式、问题排序和描述进行了调整,最终形成了测试问卷。

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了356份,有效问卷为329份,样本覆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见表1)。

表1 心理资本问卷

Vol.13 No.6 2023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137
四、数据分析
1.测量模型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Amos24.0进行分析,首先建立6个潜在变量的测量模型,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和可靠性分析,6个潜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1、0.94、0.89、0.88、0.92,组合信度CR 值均>0.7[3],同时AVE 值分别为0.51、0.84、0.66、0.70、0.85,均>0.5,以上结果说明各因子可靠性较高,量表具有
较好的信度(见表2)[4]。

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AMOS 24.0软件中,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度计算。

本研究使用本特勒-波内特规范指数(Bentler-Bonett normed fix index),拟合优度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指标为:X2/df=3.36,CFI=0.94,GFI=0.89,NFI=0.92,RMSEA=0.08。

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具体的拟合指标,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2个部分(见表4)。

表2 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确保每个潜变量在理论上是具有区分度的,本研究对区别效度进行了检验。

研究采用学者福内尔-拉克尔准则(Fornell-Larcke Criterion),通过比较每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AVE 的平方根为标准,数据表明(见表3),相关系数均>0.85或<0.1,符合区分效度的标准[5]。

表3 区别效度检验

表4 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见表5),除了假设H8的P 值>
0.05之外,其他假设均显著,路径系数均<0.01。

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直接正向关系,其中乐观对创造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路径系数为0.32。

表5 假设检验结果

这意味着,在其他潜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乐观每提高1个单位,创造力提升0.32个单位。

虽然韧性对创造力没有直接作用,但通过影响乐观,间接地影响着创造力。

因此,在这个研究中,韧性的作用是通过乐观来发挥作用。

这一发现进一步加强了乐观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见图2)。

学生体验设计成果,如通过完成设计项目等方式,积累成功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阶段性的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韧性是创造力的关键中介变量
虽然韧性对学生的创造力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学生的乐观心态有较大的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40。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韧性可以被视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中介变量。

教学过程中,可将培养学生的韧性作为学生创造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开发学生的韧性,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六、结语
设计是创新的本质,而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如设计方法、软件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要性。

然而,通过对学生心理资本与设计创造力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因素在学生的设计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内部潜在变量之间存在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乐观因素在创造力的发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成为设计创新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资本的培养,而非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

教师也应该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尤其是在设计方案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

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设计创作中的困难,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对于乐观精神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通过积极的教学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乐观态度,从而克服设计创作中的困难,激发创造力的发挥。

(责任编辑 孙玉萍)
注释
①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②详细内容可参见:https://.
图2 学生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的方程结构模型①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采用包括5个潜变量和16个观察变量的心
理资本与创造力概念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
检验。

研究结果提供了以下结构和启示。

1.创造力的关键在于乐观精神的培养
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
中乐观被证明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标准化系数高达
0.32。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
过程中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是提
高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乐观精神的培养
和支持,以促进其创造力的发挥。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
进行自我评价,提供正向反馈和阶段性鼓励等方式来
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在教师评价学
生作品时,也应该注意以肯定的角度出现,以避免对
学生乐观心态的负面影响。

2.自我效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自我效能与学生创造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
系。

具体来说,自我效能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韧性、
乐观、希望和创造力,而且对创造力的影响比较重
要,其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25。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建议在教学
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具体来说,可以让[下转第170页]
情况进行加固修复,避免过度干预,破坏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思溪延村原始风貌的重现。

(2)重接主体古建链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夯实文化内涵
传统村落的品牌塑造作为乡村建设的新领域,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名片对乡村的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婺源思溪延村被誉为“儒商第一村”,其内涵的徽商智慧和儒家文化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目前有关部门对村落的文化品牌形象建设不足,缺乏整合性思维。

后期在改造时的重点,是依托村落自身文化底蕴对“儒商第一村”进行特色品牌塑造,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双轨迹,捕捉可以连接链条断裂的关键点,并通过公共景观空间更新串联主体建筑链条,打造特色文化节点,实现思溪延村微观单体布局与村落宏观空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解决村落景观碎片化、断裂化和异质化等问题(见图3)。

为生活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空间三大类型,总结梳理村内人居环境系统现存的问题,在文旅融合介入的前提下,构建思溪延村人居环境“生活―文化―社会”三维路径更新机制。

其目的是在保留思溪延村原有建筑风貌基础上实现有机更新,完成村落产业发展与旅游发展的同步转型,确保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婺源传统村落众多且各具特色,不同村落之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村民诉求也有所不同,村落发展规划需要“因地制宜”。

因此,本文所提出的人居环境优化策略对其他同类型的村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具体的实践模式还需要结合不同村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

(责任编辑 孙玉萍)
注释
①图片来源:作者自摄、自绘
参考文献
[1] 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0-13.
[2] 高璟,吴必虎,赵之枫.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的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可持续路径模型建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4):73-78.
[3] 张浩龙,陈静,周春山.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7,41(4):74-80.
[4]靳雄步.婺源古村落[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71-76.[5] 焦梦菲,董英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江西婺源思溪延村、李坑、篁岭对比分析[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402-1409.
[6] 周坤,王进.场域织补:旅游传统村落更新理论新议[J].人文地理,2020,35(4):17-22.
[7] 窦银娣,叶玮怡,李伯华,等.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旅游适应性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经济地理,2022,42(7):215-224.[8] 苏莹莹,孙业红,闵庆文,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5):195-201.
图3 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广场空间改造前后对比图

五、结语
本研究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探寻新时代婺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的策略方法,为婺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方向,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方面,结合文献史料与实地调研,分析思溪延村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

另一方面,将思溪延村划分
参考文献
[1] 马志辉,何军达.设计教育与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研究,2019,9(02):9-13+23.
[2] 赵磊磊.心理资本视角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研究——基于SEM的实证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5):45-51
[3] N UNNALLY J C.Psychometric theory[M].2nd ed.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8:701.
[4] H AIR J F,BLACK W C,BABIN B J,et al.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7th Ed.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2009:624-625.
[5] F ORNELL C U M,LARCKER D 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上接第13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