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中药]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中药灌肠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牡 蛎、 内金 、 鸡 紫草各 3 , 0g 山慈 姑、 藻各 2 , 仁 、 海 0g 桃 红花 、 穿 山甲 、 路路通 、 昆布 、 夏枯草各 1 , 5g 桂枝 1 。治愈 3 0g 7例 , 显效 3 6例 , 好转 9例 , 无效 3例 , 总有效率 9 .7% 。 64
6 妇 科灌 肠常用 中药选 择
[ ] 梁月琴 , 5 张 丽. 中药 灌肠 治疗子 宫 内膜异位 症痛 经 7 2 例 [ ] 中国中医药科技 ,04,1 4 :5 . J. 20 1 ( ) 2 2 [ ] 马晓玲 . 6 化瘀 散结 法灌 肠治疗子 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8 5例
的应用价值 。
7 结 语
[ ] 陕西 中医 ,0 4 5 :1 . J. 20 ( ) 4 6 [ ] 吕荣 晴, 7 吕荣 华. 中药灌 肠治疗 输卵 管阻 塞性不 孕 9 0例 [ ] 中医外治杂志 ,0 0 1 ( ) 2 . J. 2 1 ,9 5 :9 [ ] 徐 春芳 , 8 苗 苗 , 文燕 . 管灵灌 肠治 疗输 卵管 阻塞性 刘 疏 不孕 10例 [ ] 山东 中医杂志 ,0 82 ( ) 34—35 0 J. 2 0 ,7 5 :1 1. [ ] 王 芝 敏. 9 化瘀 通 络 汤保 留灌 肠 治疗 输 卵 管 阻 塞 2 9例 3 [ ] 上海 中医药杂志 ,0 5 3 ( ) 3 . J. 20 ,9 3 :7 [ O 李云霞. 1] 中药灌肠治疗 子宫肌瘤 [ ] 光明 中医,0 8 2 J. 20 ,3
・
58 ・
J un f xen l h rp f C e 0 1 2 ( o ra o E tra T eay o T M D c2 1 ,0 6 l
药: 枳壳、 香附 、 荔枝核 、 乌药 、 木香 、 橘核 、 路路通等 。清热泻 火 药: 夏枯 草、 黄芩 、 黄柏 、 黄连 、 大黄等 。中药灌肠法 所选药物 大 多采用气味俱厚或苦 寒清 热 , 或行气 化瘀 走窜 之 品, 治疗 女 对 性慢性生殖系统炎症 、 盆腔包块及 女性生殖 功能紊 乱具有较 高
中药内服外敷与灌肠合治盆腔炎
中药内服外敷与灌肠合治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
如附件炎、子宫颈炎、子宫周围炎、宫骶韧带炎、宫囊结缔组织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症可在一部分或几部分同时发生。
本病多发生在已婚妇女,特别是经产妇女,临床上分急、慢性两种,根据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热入血室”、“癥瘕”、“痛经”、“带下”和“月经不调”等所叙述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
病因、病机急性盆腔炎多在分娩或处理流产时消毒不严,或不注意孕期、产褥期及经期卫、性生活不洁,引起盆腔急性感染。
祖国医学认为热毒或湿浊乘血室正开,胞脉空虚,秽浊之邪乘虚而入,湿热毒邪内侵,瘀滞胞宫、胞络,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凝滞,冲任受损而致病。
病初为热毒及湿邪壅盛期,其邪气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较剧,表现为实热症。
而慢性盆腔炎则由于在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或其症状不明显而忽视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而余邪未尽所致。
但也有无明显急性发病史者,开始即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认为本病日久不愈,正气不足,以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而致气滞血瘀,则成为虚症或虚实夹杂症。
治疗方法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因人制宜,以主症结合兼症,将本病分为实热型、湿热郁结型和寒凝气滞三型。
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型辨证施治。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内服、外敷和灌肠等方法,综合治疗本病。
一、实热型主症:少腹灼热胀痛,有时放射至腰部,二阴部常有胀感,少腹之包块推揉不移不散,痛而拒按,带下黄稠量多,有臭味,伴有发热,口苦咽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如有盆腔腹膜炎时,还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白血球总数及中性均增高。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1.内服中药:金银花20g,连翘12g,红藤20g,败酱草20g,紫丹参15g,赤芍10g,川楝子12g,香附10g,元胡15g,土鳖6g。
[盆腔炎,性疾病,中药]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摘要:目的通过中药塌渍、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方法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结果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
结论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关键词:中药塌渍;灌肠;盆腔炎Abstract:Objective To treat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nema,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Through oral administration, external treatment, therapeutic method of 3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Results The relief and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and enema. Conclusion In the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he int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etc.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llapse of a disease;Enema: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1盆腔炎性疾病立义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器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或囊肿、盆腔腹膜炎等,其中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多见。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
导语:灌肠是一种起源早的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中药灌肠就是将中药和散剂相掺合之后灌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女性患上盆腔炎,也可以用中药灌肠来
灌肠是一种起源早的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中药灌肠就是将中药和散剂相掺合之后灌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女性患上盆腔炎,也可以用中药灌肠来治疗吗,这对于治疗盆腔炎是否有效呢,在目前看来,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确实是有用的,许多人还不知道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吧,下面便来讲一讲。
①保留灌肠:桂枝、附子、水蛭、设药、昆布各10克,三棱、莪术、赤芍、丹皮、槟榔、败酱草各15克。
浓煎lOOml备用;
②一次性输液器1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④ 湿热淤结证禁用。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 cm,将药液缓慢滴入。
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局部的血液循环是可以起到疗效治疗盆腔炎的。
1、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是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有效果的,尤其是慢性盆腔炎。
2、首先要辩证配药,让医生根据病的寒热虚实配好药。
然后规律应用,会有效的。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促进康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文章从中药溻渍法的原理与方法、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优势和局限性、病情观察与改善情况等方面展开阐述。
研究表明,中药溻渍法对于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仍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仍存在一些研究不足和未来方向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为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溻渍法、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优势、局限性、病情观察、改善情况、作用、展望、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治疗常常困难。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不孕、疼痛、月经不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传统治疗方法多以抗生素等西药为主,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目前对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还较为有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及实践经验。
有必要深入开展此项研究,探讨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作用机制,积累更多临床数据,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通过观察和分析中药溻渍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经验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揭示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药溻渍法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推动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困扰。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将中药制成汤剂,通过灌肠的方式进入体内,达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贴敷在患处,改善盆腔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康复。
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中药汤剂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迅速起效;二是贴敷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三是中药配方可以个体化调整,针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了解,明确病因和病情。
然后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适合患者的中药药材,制成中药汤剂。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连翘、白芍、益母草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灌肠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病情选择灌肠的时间和方法。
一般来说,每次灌肠量为500毫升左右,可以采用开塞露、器械注射器等进行灌肠。
灌肠时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过度刺激。
在贴敷方面,可以选择阴道贴敷或腹部贴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贴敷时需要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实施效果经过多项实验证明是良好的。
一方面,中药汤剂能够有效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减轻炎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贴敷能够改善盆腔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治疗的不适感。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治疗女性盆腔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实施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注意保持灌肠和贴敷的技巧和方法。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治疗盆腔炎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盆腔炎性疾病是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患者常常会出现腰骶部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症状。
一些患者因为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不当或者疾病反复发作,常常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如盆腔粘连、盆腔积液等。
传统中医认为,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中,中药溻渍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通过对一组患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药溻渍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其治疗效果。
一、患者资料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20例年龄在25-40岁之间,并且患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
患者平均年龄为32岁,患病时间在6个月到2年不等。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中药溻渍法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
二、治疗方法中药溻渍法是指用中药药液在患者穴位或者腧穴上进行浸渍治疗。
本次临床观察中,采用的中药溻渍法是将中药药液制成熟熏剂后,涂抹于患者的腧穴上进行溻渍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明确患者的病证和病情特点。
然后,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液,制成熟熏剂。
接着,将熟熏剂涂抹于患者的穴位上,进行溻渍治疗。
每次治疗约20分钟,每周治疗2-3次。
整个治疗周期为3个月。
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避免性生活,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受凉等。
三、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中药溻渍法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下腹部疼痛明显缓解,月经不调现象明显改善,少数患者出现了孕育希望。
经过盆腔超声检查和妇科检查,发现盆腔粘连和盆腔积液等后遗症情况明显减轻。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讨论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在本次临床观察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中医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由于湿热、血瘀等因素导致的,而中药溻渍法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痛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
中药溻渍法还可以促进盆腔内的循环,帮助消除盆腔粘连和积液等后遗症。
需要指出的是,中药溻渍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特别是对于腧穴的选取和药液的配方等均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护理体会
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2-03-11T07:25:30.41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月10期作者:蒲陈香张冬梅[导读]蒲陈香张冬梅(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就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护理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均接受了中药塌渍治疗,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呈明显改善趋势,不良心理得以减轻,进一步促进了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而言,在其中药塌渍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整体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塌渍;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护理在临床中,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女性体内子宫、输卵管等生殖器出现炎症为主要特征,是导致不孕的高危因素,特点主要体现于迁延不愈、反复发展等方面。
而中药塌渍则是治疗此病的常见中医手段,优势主要体现于有效性高、安全性高等方面,但受疾病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会产生负面心理,依从性较差,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此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
本文主要就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0例),在基于护理干预差异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的年龄区间为20至50岁,观察组的年龄区间为21至50岁。
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
在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家属均提前知晓了有关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不大(P>0.05)。
(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塌渍治疗,主要内容:在操作前要对患者的塌渍部位皮肤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红肿、破溃等情况,将所用药物研磨成粉后加入蜂蜜制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无菌纱布上,并对药贴进行加热处理,之后贴在脐以下、耻骨联合以上部位,敷药时间控制在6到8小时左右,每天一次,敷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询问患者的耐受程度,告知患者有污染衣物的可能。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通过患者选择及分组,采用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设定临床观察指标,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
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具有显著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发症情况较少,安全性高。
结论表明,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观察的启示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疗效研究提供参考。
展望未来,建议继续深入探讨中药溻渍法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中药溻渍法、后遗症、临床观察、治疗方法、并发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观察结果、作用、启示、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发生在女性盆腔器官内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包括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给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盆腔炎性疾病往往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及时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不孕、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堵塞等。
中药溻渍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药物在特定部位的浸泡、浸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了一些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对于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的具体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药溻渍法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盆腔炎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性疾病,包括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如果盆腔炎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后遗症,如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等。
中药溻渍法是一种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进行介绍。
一、背景介绍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由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
如果盆腔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输卵管炎、卵巢炎和子宫内膜炎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药溻渍法是中医药传统疗法之一,其通过中药水煎煮后浸渍患处,以达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目的。
1. 实验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100例,其中输卵管炎患者60例,卵巢炎患者25例,子宫内膜炎患者15例。
年龄范围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2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孕症状,且接受过其他治疗手段但效果不佳。
2. 治疗方法将栀子、蛇床子、黄芪、山楂等草药研磨成细粉,配制成中药汁液。
患者在月经干净后,采用外阴清洗,然后用温开水冲洗外阴和阴道,然后在盆腔炎病灶上方包裹纱布,再涂上中药汁液,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疗程为连续15天,治疗期间患者避免性生活。
3. 结果观察治疗后,60例输卵管炎患者中有48例(80%)经过治疗后输卵管通畅,25例卵巢炎患者中有18例(72%)卵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5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中有11例(73%)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得到缓解。
这些结果表明中药溻渍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一定疗效。
4. 随访观察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患者的生育情况和不孕状况。
结果显示,在6个月的随访中,有42例(70%)输卵管炎患者成功怀孕,19例(76%)卵巢炎患者成功怀孕,12例(80%)子宫内膜炎患者成功怀孕。
5. 安全性观察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灼热感,但并不影响治疗效果。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治疗后常常会出现一些后遗症,给患者带来困扰。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中药溻渍法能有效缓解后遗症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也注意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机理以及优化疗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中药溻渍法、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临床观察对象、治疗方法、观察结果、并发症、治疗效果评价、临床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感染引起的盆腔脏器炎症。
盆腔炎性疾病在女性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健康。
目前,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问题,并且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目前关于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还比较有限,对其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药溻渍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进行临床观察,探讨该方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的效果。
通过观察结果和治疗效果评价,评估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指导,促进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工作。
为进一步探究中药溻渍法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 正文2.1 临床观察对象本研究共观察了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其中包括75例女性和25例男性。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和观察,发现中药溻渍法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溻渍法能够有效促进病灶的吸收和康复,且疗效持久。
从临床观察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问题。
结论表明,中药溻渍法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药溻渍法,临床观察,病例分析,实验结果,治疗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盆腔积液、输卵管炎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性传播感染、宫内节育器等。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包括不孕、宫外孕、盆腔粘连等,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耐药性、手术风险等。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溻渍法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疗效,评估其对症状的改善情况;2. 探讨中药溻渍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不孕、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影响;3. 研究中药溻渍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对情绪、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4. 探讨中药溻渍法的作用机制,从中药药物学角度分析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修复和调理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丰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的方法提供参考。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其后遗症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如月经不调、不孕等,因此治疗盆腔炎后遗症也变得十分重要。
方法:我们选择了100例已经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并治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的女性患者进行观察,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中药溻渍法治疗,剩下5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治疗方法。
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中药溻渍法组的治愈率为86%,而传统治疗组的治愈率仅为58%。
同时,中药溻渍法组的月经恢复时间和排卵时间也比传统治疗组要快。
结论:中药溻渍法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直接作用于盆腔组织,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够改善月经不调和不孕等后遗症。
虽然该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但是其无创、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使其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但需要严格控制治疗时间,卫生条件和操作技术等因素,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盆腔炎中药灌肠配方
盆腔炎中药灌肠配方盆腔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属于中医痛经、癥瘕、带下病、不孕等范畴。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中药灌肠、针灸、外敷等方法,那么灌肠时可以用哪些配方呢?一起来看看吧!1.活络汤处方组成:地龙、丹参、忍冬藤、土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三棱、莪术、乳香、没药。
使用方法:将药材加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煎至150~200毫升,等待药液冷却至合适温度。
治疗过程中,排空大便,避开月经期。
最好是晚上睡觉前给药,每天一次。
一个经期为一个疗程,需要两个疗程。
2.红藤汤处方组成:红藤、赤芍、桃仁、蒲公英、败酱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成100毫升药液,冷却至合适温度。
让患者侧卧进行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4次为一个疗程。
3.新承汤处方组成:大黄、厚朴、黄柏、赤芍、皂刺、蒲公英、乳香、没药;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浓煎成100 ml药液,温度合适的时候保留灌肠。
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月经期间停药。
4.慢盆汤处方组成:败酱草、赤芍、夏枯草、丹参,红藤、桂枝、莪术、洗心、柴胡。
使用方法:用上面的药材煎成药液,每晚保留灌肠一次,每次100 ml。
月经期间停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5.三味汤处方组成:赤芍、蒲公英、败酱草。
配方加减:肝郁气滞者加郁金;下腹冷痛者加乌药、肉桂;有硬条块者加乳香、没药、莪术、三棱。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煎煮两次,药液进行灌肠。
每天一次,中药灌肠保持4小时以上。
月经暂停灌肠,15次为一个疗程。
中药灌肠对治疗盆腔炎是确实有效的。
当盆腔炎症状严重时,可以一天灌肠两次;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一天灌肠一次。
在灌肠治疗盆腔炎的同时,还可以考虑选择口服中药妇炎丸,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盆腔内器官发生感染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霉菌等。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仍然存在一些不适症状或功能障碍等问题。
中药溻渍法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疗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溻渍法治疗,对症用药,同时辅助其他中药和推拿等中医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效果主要以患者主观症状缓解情况为评价指标,包括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尿频尿急等。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其中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有效为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轻微不适;无效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不良反应主要观察中药溻渍法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6%,有效率为56%,无效率为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6%,有效率为52%,无效率为22%。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且症状轻微,无需要停药的情况。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盆腔感染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盆腔感染女性盆腔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医在治疗女性盆腔感染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女性盆腔感染主要是由于外感湿热、热毒之邪,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导致气血瘀滞、湿热蕴结于胞宫、胞脉,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异常、月经不调等。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等方法。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女性盆腔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湿热瘀阻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银甲丸”加减;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则会选用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柴胡疏肝散”加减。
在用药时,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不仅要消除盆腔的炎症,还要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平衡,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直肠给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组织,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常用的灌肠方剂有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丹参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
灌肠时,要注意药液的温度、浓度和灌肠的速度,以免引起不适。
针灸治疗女性盆腔感染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
针灸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
通过按摩腹部、腰骶部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但推拿按摩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操作,以确保手法正确、力度适中。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
其次,要注意饮食调理,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中药塌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塌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马娜【期刊名称】《中华养生保健》【年(卷),期】2024(42)13【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治疗时中药塌渍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方案的总体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
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塌渍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不同方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疾病复发率、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症候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常规西医治疗同时选择中药塌渍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能够促进免疫功能提升及血液流变学改善,缓解疾病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并可降低后期复发率,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193-196)【作者】马娜【作者单位】菏泽市中医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相关文献】1.辨证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119例2.联合应用盆腔炎治疗仪与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3.中药塌渍外敷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体会4.中药灌肠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5.中药透药疗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塌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的临床研究
中药塌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的临床研究李长慧;崔光豪;王艳萍【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uic pain (damp-heat and blood stasis) of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gynecological clinics or treatment area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ral administration of kufukang capsule) with 36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Results The scale scores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more obviously,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 (88.99% vs 72.22%).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uic pain (damp-heat and blood stasis) of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s definite with easy operation, low cost and without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recommendation.%目的:探讨中药塌渍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的有效性。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盆腔炎性疾病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盆腔炎症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后遗症。
传统中医药中有一种疗法称为中药溻渍法,这是一种通过药物浸透皮肤渗透到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1患者选择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
1.2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
治疗组:采用中药溻渍法治疗,治疗过程为连续28天。
选用渗湿性好的中药配方,如地黄、蒲黄、黄芪等,配成糊状溻渍质,贴敷于患处。
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妇科彩超检查结果及盆腔肌张力检查结果。
2.1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中,治疗后患者盆腔疼痛明显减轻,腰酸腰痛症状缓解明显,下腹部不适感减轻,体温正常,白带量减少。
对照组中,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不显著,部分患者病情反复。
2.2妇科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中,部分患者盆腔内积液减少,盆腔粘连情况改善。
对照组中,大部分患者盆腔内积液未减少,盆腔粘连情况无明显改善。
2.3盆腔肌张力检查结果治疗组中,部分患者盆腔肌张力恢复正常。
对照组中,大部分患者盆腔肌张力仍不正常。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盆腔疼痛、腰酸腰痛和下腹部不适感,使盆腔内积液减少,盆腔粘连情况改善,盆腔肌张力恢复正常。
与口服抗生素治疗相比,中药溻渍法疗效更为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机制可能与中药药效成分通过渗透皮肤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抗菌抗炎、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作用有关。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80例患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
男性30例,女性50例。
平均年龄为35岁。
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这些患者在入组后接受中药溻渍法治疗。
中药溻渍法是一种利用中药的渗透作用,将药物直接灌入盆腔进行治疗的方法。
治疗前,我们先为患者进行盆腔彩超和病原菌培养,以明确病因和感染情况。
治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味含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溻渍治疗。
具体的药物组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特点进行调配。
每次治疗持续约30分钟,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
治疗后,我们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后腹痛症状显著减轻或完全缓解的患者占82.5%,白带异常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的患者占80%,月经不调症状改善的患者占78%。
我们还进行了对比性观察,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照组为4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和理疗等常规治疗措施。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对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后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明显改善,男性患者的精子质量和数量也有所提高。
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对8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中药溻渍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腹痛、白带异常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并改善生殖系统功能。
中药溻渍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摘要:目的通过中药塌渍、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方法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结果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
结论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关键词:中药塌渍;灌肠;盆腔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treat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enema,oral administration,and physical therapy.Methods Through oral administration,external treatment,therapeutic method of 3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Results The relief and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and enema.Conclusion In the femal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the int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uch as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nema,etc.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llapse of a disease;Enema;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1 盆腔炎性疾病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器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或囊肿、盆腔腹膜炎等,其中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多见。
疾病缓解后遗留的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可导致输卵管阻塞、积水、盆腔粘连、输卵管卵巢囊肿,导致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等。
是妇科的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1]。
发生盆腔炎性疾病的女性常出现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累、受寒、性交后及月经前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加剧或复发。
可伴有低热起伏,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经量增多,肛门坠胀,异位妊娠和不孕等。
2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等。
常有阴道炎、宫颈炎、流产、上取环、不洁性生活或领近器官的炎症等病史。
下面介绍中药塌渍、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内外兼治,效果显著。
2.1外治法
2.1.1中药塌渍方:金银花7.5 g、夏枯草7.5 g、野菊花7.5 g、蒲公英7.5 g、紫花地丁7.5 g、乳香7.5 g、没药7.5 g、皂角刺3 g、薏苡仁10 g、香附3 g、败酱草7.5 g、
鸡血藤7.5 g、桃仁4.5 g、苦参7.5 g、鳖甲5 g。
2.1.2中药灌肠方:鸡血藤24 g、白花蛇舌草24 g、紫花地丁24 g、败酱草24 g、蒲公英24 g、红花10 g、香附10 g、三棱10 g、莪术10 g、益母草10 g,煎汤100 ml,等至温热时灌肠卧床1~2 h,或晚上临睡前灌肠可保留到次日清晨疗效更好。
2.1.3物理治疗一般常用的方法有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红外线、离子导入、醋疗、热盐包等。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2.2内服法中药汤剂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方用丹参30 g、赤芍12 g、乳香6 g、没药6 g、桃仁9 g、银花30 g、连翘15 g、败酱草30 g、川芎12 g、延胡索9 g、薏苡仁30 g,水煎服1剂/d。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方用丹参12 g、赤芍15 g、木香12 g、桃仁9 g、银花30 g、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茯苓12 g、丹皮9 g、生地9 g,腹痛明显可加延胡索9 g,水煎服1剂/d。
2.3食疗法
2.3.1雪花鸡汤党参15 g、雪莲花3 g、人参1.5 g、薏苡仁100 g、鸡肉100 g、葱100 g、姜5 g,把党参、雪莲花、人参切片共放入纱布袋内扎紧口,薏苡仁洗净后装袋扎紧口,和鸡肉及葱姜入锅加水适量先旺火煮沸后文火炖2~3 h加入适量盐即可食用每日早1次,1碗/次,分10次服完。
2.3.2生地30 g、粳米60 g,生地切片水煎2次共取汁100 ml,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加入生地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适用于小腹隐痛、带下量多、伴腰膝酸软者。
健康指导: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每天用温开水水洗外阴1或2次,在经期、产后、流产后禁止盆浴或游泳,防止受凉,忌食生冷,房事前后男女双方应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与卫生。
治疗及疾病恢复期间应节制性生活,避免多个性伴侣及不洁性生活。
备注:中药塌渍使用方法:①用前将药包用酒精或白酒对水打湿1∶1浸泡30 min。
②把药包放在锅上蒸,待药包完全蒸透后大约30 min(用手背感觉温度能承受即可),将药包小心拿出。
③用毛巾垫在需要热敷的位置(腰部、腹部),然后将药包放在毛巾上,把药包铺平,其上盖一层不透气的膜以防药气散发。
④待药包完全凉透后,方可取下药包(一般30 min 即可)。
取下后将药包放在干净通风处晾干(以防药性变质发霉)。
待下次使用。
⑤药包用8~10次后即可停止使用,更换新药包[2-3]。
注意事项:①塌渍过程中一定注意温度调整避免烫伤。
②月经期间停止使用。
③塌渍结束后观察皮肤情况,如有红疹、瘙痒等情况停止使用或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崔晶,刘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J].河南中医,2014,(07).
[2]来玉芹,刘果果.慢性盆腔炎外治法的应用进展[J].北京中医,2006,(03).
[3]程玲,丁永芬.论盆腔炎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