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
试题库(精选)
单选题(共120题)
1、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属于同一种民歌类别的是( )
A.《上去高山望平川》
B.《川江船夫号子》
C.《对鸟》
D.《孟姜女》
【答案】 D
2、在学唱完歌曲之后,教师教学生用七个手势表示d0、re、mi、fa、sol、la、si七个音,引导学生带着手势去演唱歌曲,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最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演展示。

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
A.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
B.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B
3、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④②③①
B.⑤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④①
【答案】 A
4、下列不属于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音乐段落小标题的是()。

A.“列营”
B.“四面楚歌”
C.“吹打”
D.“诸将争功”
【答案】 B
5、乐队训练是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指导学生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可以用来定音的乐器是( )。

A.二胡
B.笙
C.古筝
D.琵琶
【答案】 B
6、某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唱一首歌时,请学生聆听、感受音乐之美,之后为学生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最后带着学生演唱歌曲。

上述案例中体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下列选项中,对于核心素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B.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情感表达
C.审美感知、实践体验、文化理解
D.人文内涵、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答案】 A
7、男性患者,52 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雷公藤片3 次/日,每次2 片,用药35 天后,患者出现小便色黄,皮肤瘙痒,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遂
入院治疗。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581U/L、以谷丙转氨酶353U/L、谷氨酰转肽酶942U/L、总胆红素267.3μmol/L,直接胆红素161μmol/L、间接胆红素106.3 μmol/L、甲、乙、两、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呈阴性。

肝穿病理检查提示胆汁淤积型肝炎。

A.淋证
B.癃闭
C.痹证
D.胸痹
E.乳癖
【答案】 C
8、()是在相和歌音调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吴歌”“西曲”发展起来的。

A.鼓吹乐
B.相和大曲
C.清商乐
D.清宫调
【答案】 C
9、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

A.表演艺术的特点
B.音乐艺术的特点
C.综合艺术的特点
D.文学艺术的特点
【答案】 B
10、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的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元气
E.水气
【答案】 C
11、下列对20世纪各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音乐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并通过剪接运用于电子合成器中
B.机遇音乐是十二音作曲的延伸
C.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
D.具象音乐是以电子音响的方法把音乐力加以复制、改变、制作并记录电子【答案】 D
12、《牡丹亭》是()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

A.宋
B.元
C.明
D.清
【答案】 C
13、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音乐家是()。

A.沈心工
B.李叔同
C.萧友梅
D.赵元任
【答案】 B
14、探戈舞的节奏特点是()
A.三连音
B.附点
C.后十六
D.切分音
【答案】 D
15、下列哪首作品是福建南音的代表作()
A.《八骏马》
B.《步步高》
C.《雨打芭蕉》
D.《行街》
【答案】 A
16、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的鼎力资助促进了歌剧的兴起。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洛克早期歌剧的代表作?
A.《唐璜》
B.《费岱里奥》
C.《奥菲欧》
D.《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答案】 C
17、“作曲家所表现的理念,主要都是纯粹的音乐特性.而明确的情感或情绪不可能具体地表现在音乐中”,上述观点体现的美学观是()。

A.形式主义
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
D.极简主义
【答案】 A
18、下列作品不属于19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创作的是()。

A.《弄臣》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费加罗的婚礼》
D.《茶花女》
【答案】 C
19、最早将西方音乐带到中国的人是()。

A.汤若望
B.徐日昇
D.郎世宁
【答案】 C
20、“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答案】 D
21、音乐课堂上,张老师为学生讲解《小小少年》的创作背景用时30分钟,并播放歌曲出自的影片《英俊少年》,随后让同学们表演该影片的情景剧片段。

此课程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理念。

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答案】 B
22、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指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E.气化作用
【答案】 D
23、创作有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A.贺绿汀
B.丁善德
C.冼星海
D.杜鸣心
【答案】 A
24、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

A.大芩
B.尺八
C.玄琴
D.伽耶琴
【答案】 B
25、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

他虽不是第一个写出歌剧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创作的歌剧却可以一直流传至今日,甚至影响后世各乐派的作曲家。

他是()歌剧乐派的代表人。

A.佛罗伦萨
B.威尼斯
C.那不勒斯
D.罗马
【答案】 B
26、“作品将听者的注意力吸引向音乐本身的特性上,认为音乐的意义都可以用文字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文字和具体化的暗示才能明确表达作曲家的思想。

”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A.指涉主义
B.表现主义
C.极简主义
D.解构主义
【答案】 A
27、“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后,老师请几位学生根据投影的雄狮、骏马、小鸟画面,用口风琴即兴吹奏旋律,其他学生猜出其表现的动物。

”该环节属于音乐课程的哪个领域?
A.演唱
B.创造
C.综合性艺术表演
D.首乐与相关文化
【答案】 B
28、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
A.古琴
B.昆曲
C.蒙古族长调民歌
D.京剧
【答案】 B
29、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技术手法之一是( )
A.十二音
B.微分音
C.全音音阶
D.音块
【答案】 C
30、药历的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包括
A.基本情况
B.病历摘要
C.用药记录
D.特殊人群
E.用药评价
【答案】 A
31、下列属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是( )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乱云飞》
C.《御风万里》
D.《云南音诗》
【答案】 B
32、()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

A.乐句
B.乐汇
C.乐节
D.动机
【答案】 A
33、下列速度标记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
rgo—Andante—Allegro—Presto
B.Allegro—Vivace—Presto—Largo
rgo—Allegro—Andante—Vivace
D.Presto—Allegro—Andante—Adagio
【答案】 A
34、“作曲家所表现的理念,主要都是纯粹的音乐特性,而明确的情感或情绪不可能具体地表现在音乐中”,上述观点体现的美学观是()。

A.形式主义
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
D.极简主义
【答案】 A
35、京剧行当中,青衣主要扮演()。

A.老年妇人角色
B.性格活泼的女性角色
C.贤妻良母角色
D.以武功见长的女性角色
【答案】 C
36、音乐教学过程是由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序和课时安排来划分的,具体四个阶段为()。

A.起始阶段、展开阶段、提高阶段、结束阶段
B.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形成阶段、结束阶段
C.起始阶段、展示阶段、形成阶段、巩固阶段
D.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巩固阶段、结束阶段
【答案】 B
37、被称为“芬兰音乐之父”的是()
A.格林卡
B.帕修斯
C.西贝柳斯
D.斯美塔那
【答案】 C
38、张某,男,65岁,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长期咳嗽。

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

医生诊断为风寒感冒,伴慢性支气管炎。

A.银翘解毒丸
B.感冒清热颗粒
C.桑菊银翘散
D.羚羊解毒片
E.桑菊感冒片
【答案】 B
39、“在音乐课上,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顺时针方向舞蹈,并演唱《非洲赞歌》中人声部分,一个同学在中间敲击简单的马林巴节奏,身边两个同学在打击非洲鼓节奏,教师融入外圈同学当中和学生一起演唱与舞蹈。

”这样的情景应该出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什么阶段?()
A.展开阶段
B.呈示阶段
C.导入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 A
40、下列歌剧中,被称为“中国歌剧探索里程碑”的是()。

A.《刘胡兰》
B.《白毛女》
C.《赤叶河》
D.《小二黑结婚》
【答案】 B
41、某位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如下:“这节课,我们认识到音乐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在无伴奏的前提
下,能够把握好节奏、音准,而且善于总结,并实际运用。

”以上案例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音乐课程的()特点。

A.强调学科综合
B.注重学生体验
C.加强人文教育
D.关注知识更新
【答案】 B
42、在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乐中,担任旋律的装饰、润色功能的乐器是( )
A.竹排箫
B.排箫
C.排鼓
D.铜排锣
【答案】 D
4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以描摹思维学习音乐是哪个学习发展阶段的特点( )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阶段
【答案】 B
44、国际教育委员会曾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下列哪一项教学
A.识读乐谱
B.即兴编创
C.合作探究
D.创作实践
【答案】 C
45、《秦腔牌子曲》是由()演奏的独奏曲。

A.京胡
B.二胡
C.高胡
D.板胡
【答案】 D
46、巴洛克时期历经()年。

A.100
B.120
C.150
D.200
【答案】 C
47、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

A.斯宾塞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48、传统戏曲行当中常有“大花腧“”二花腧”和“小花脸”之说,其中“小花脸”属于哪个行当()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D
49、杨老师带领学生欣赏《阿里山的姑娘》,然后为学生深入分析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以及台湾歌曲的特点,并展示了乐谱让学生模仿、演唱。

在课堂的最后又让学生聆听了西北民歌,感受了中国歌曲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浓厚兴趣。

杨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答案】 C
50、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 )。

A.6岁
B.9岁
C.12岁
D.15岁
51、下列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感受与欣赏”教学以欣赏为中心,不能穿插表现、创造等内容
B.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安排完全依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来决定
C.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包括多听、多唱、多演奏、多读谱等
D.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不能涉及教材以外的内容
【答案】 C
52、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
B.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
C.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
D.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
【答案】 C
53、江南丝竹一般不包含()。

A.二胡
B.扬琴
C.唢呐
D.琵琶
【答案】 C
54、下列选项所述要求符合九年级学生音乐教学活动的是()。

A.要求学生根据《茉莉花》的旋律创编2—4小节的旋律
B.要求学生体会四拍子的律动
C.要求学生创编4—8小节的节奏
D.要求学生一学期演奏乐曲1—2首
【答案】 C
55、下列内容不适合运用讲授法的是()
A.教师在教授歌曲《踏雪寻梅》时,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
B.讲解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及重要贡献
C.说明二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名称
D.在欣赏过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后,教师总结该作品的结构、风格【答案】 A
56、处方直接写药名,药师调配时需调配醋炙品的是
A.补骨脂
B.益智仁
C.穿山甲
D.延胡索
E.钟乳石
【答案】 D
57、三根中“希日”属于五元中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答案】 D
58、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打严嵩》
D.《群英会》
【答案】 B
5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 )
A.头腔共鸣
B.明亮清晰
C.声音统一
D.声情并茂
【答案】 A
60、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

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B.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C.培养音乐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D.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答案】 C
61、肖邦的钢琴作品《bA 大调波洛奈兹 Op.53》属于哪类音乐体裁?( )
A.舞曲
B.进行曲
C.谐谑曲
D.颂歌
【答案】 A
62、《智斗》选自()。

A.传统京剧《沙家浜》
B.传统京剧《红灯记》
C.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D.现代京剧《沙家浜》
【答案】 D
63、贝多芬在完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他将德国诗人()的诗《欢乐颂》谱写进作品,创造了交响音乐与合唱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也体现了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追求。

A.拜伦
B.普希金
C.歌德
D.席勒
【答案】 D
64、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注意的是()。

A.作曲家生平
B.创作背景
C.故事情节
D.乐器音色
【答案】 D
65、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作品是()。

A.《费加罗》
B.《费德里奥》
C.《科里奥兰》
D.《莱奥诺拉》
【答案】 B
66、《幻想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创作的。

A.勃拉姆斯
B.柏辽兹
C.罗西尼
D.圣一桑
【答案】 B
67、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

A.唯理主义
B.折中主义
C.理性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 D
68、演奏交响音乐的乐队称为()。

A.管弦乐队
B.民族乐队
C.铜管乐队
D.打击乐队
【答案】 A
69、相和大曲中,()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

A.艳
B.乱
C.解
D.趋
【答案】 B
70、隋唐时期的()最能反映当时的音乐文化成就。

A.变文
C.燕乐
D.琴歌
【答案】 C
71、一般来说,表示高昂、热烈、喜悦、激动的情绪的音乐术语是()。

A.快速
B.中速
C.慢速
D.中速偏慢
【答案】 A
72、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

A.《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
B.《好汉歌》—鲁豫民歌
C.《鸿雁》—蒙古呼麦
D.《东方红》—陕北民歌
【答案】 C
73、“老师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音乐交流会、音乐沙龙等形式考查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乐学习的测试”,这种评价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实践性
B.标准性
C.自省性
【答案】 A
74、下列传统乐种属于丝竹乐的是( )。

A.福建南音
B.十番锣鼓
C.苏南吹打
D.冀中管乐
【答案】 A
75、下列哪件乐器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常用定音乐器?
A.中阮
B.琵琶
C.埙
D.笙
【答案】 D
76、《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

A.女高音独唱
B.女中音独唱
C.混声合唱
D.女声二部合唱
【答案】 A
77、学生在学习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课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哪一项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增强创造意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A.学生进行表演唱
B.学生来表演歌剧《北风吹》选段
C.根据特色旋律进行歌词的创编
D.自主查阅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答案】 C
78、霉菌易萌发的相对湿度是查看材料
A.60%以上
B.65%以上
C.70%以上
D.75%以上
E.80%以上
【答案】 D
79、《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歌曲体裁是()。

A.歌舞曲
B.进行曲
C.叙事曲
D.摇篮曲
【答案】 B
80、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瞿小松《Mong Dong》
B.刘媛《土楼回响》
C.朱践耳《纳西一奇》
D.郭文景《御风万里》
【答案】 C
81、下列作曲家与作品名称对应错误的是()。

A.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B.海顿——《时钟》
C.舒伯特——《睡美人》
D.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答案】 C
82、通常另煎的药宜煎
A.10~15 分钟
B.15~25 分钟
C.30 分钟
D.30~40 分钟
E.2~3 小时
【答案】 D
83、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2007高校系列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
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可能是()。

A.马头琴、囊玛、呼麦
B.札木聂、安代舞、长调歌曲
C.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
D.手鼓、安代舞、长调歌曲
【答案】 C
84、20世纪早期音乐家黎锦辉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领域是
A.歌剧
B.儿童歌舞剧
C.艺术歌曲
D.交响乐
【答案】 B
85、著名的大提琴曲《天鹅》是圣桑的作品()中的一首。

A.《死之舞》
B.《动物狂欢节》
C.《魔王》
D.《菩提树》
【答案】 B
86、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发热恶寒
B.气滞血瘀
C.胸胁胀满
D.纳呆食少
E.鼻塞流涕
【答案】 B
87、该证可见口干,其特点是查看材料
A.饮水量少,水入即吐
B.大渴喜冷饮
C.但欲漱水不欲咽
D.渴喜热饮
E.口虽干但不喜饮
【答案】 C
88、合唱是一种多声部演唱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合唱可以分为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
B.指挥动作的基本原则是快、准、美
C.合唱有音域宽、气息长、力度大、音色多四大特点
D.混声合唱包括女声与男声(或童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答案】 C
89、奥尔夫常把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短语组合在一起进行朗诵教学、这种组合通常称为什么?
A.音乐织体
B.和声基础
C.律动
D.调式色彩
【答案】 C
90、下列属于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的是()
A.欣赏法
B.律动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答案】 B
9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以“六艺”作为传授的主要科目。

“六艺”指( )
A.礼、乐、易、御、书、数
B.礼、乐、射、御、书、数
C.艺、射、诗、御、书、数
D.礼、诗、兵、御、书、数
【答案】 B
92、“八音分类法”是把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A.琵琶、三弦、古筝、二胡属于丝类
B.琵琶、三弦、笛子、埙属于竹类
C.编钟、三弦、古筝、二胡属于金类
D.笛子、三弦、古琴、埙属于土类
【答案】 A
93、长鼓舞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舞蹈()
A.蒙古族
B.满族
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答案】 C
94、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称为“爵士乐之父”,对于爵士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

A.南美洲音乐
B.苏格兰音乐
C.非洲音乐
D.澳洲土著人音乐
【答案】 C
95、下列哪两个音为燕乐G七声宫调式的偏音?()
A.C、?E
B.B?F
C.?EB.B.?FC?B.E
D.C.F
【答案】 D
96、提出“大音希声”这一音乐美学思想的是()。

A.墨子
B.苟子
C.庄子
D.老子
【答案】 D
9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8-100题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 A
98、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作,叙述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犹太人事件的十二音序列作品是()。

A.《春之祭》
B.《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C.《沃采克》
D.《太平洋231号》
【答案】 B
99、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参苏饮
B.血府逐瘀汤
C.右归饮
D.荆防败毒散
E.柴胡疏肝散
【答案】 D
100、“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尤其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等极端的情感,忽略对信息的描绘。

”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A.极简主义
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
D.解构主义
【答案】 C
101、“初生婴儿的音乐经验应该以实际音响为主,在聆听中建立音乐声响的储存库,提供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种婴儿与音乐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下列哪种能力实现?()
A.感官参与
B.守恒能力
C.逻辑思考
D.概念分析
【答案】 A
102、音乐教学当中,教学艺术的()功能更加明显。

A.艺术
B.愉悦
C.审美
D.美育
【答案】 B
103、在欣赏《广陵散》这首作品前,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聂政刺韩王。

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练得一手绝技,在韩国声名鹊起。

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抓住机会刺杀了韩王,完成了报仇的心愿,最后自杀而亡。

在讲述的过程中,该教师配上古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学生仿佛看到了聂政艰辛修炼、慷慨激昂为父报仇的场面……该教师的做法属于()。

A.音源创设情境
B.美术创设情境
C.故事创设情境
D.游戏创设情境
【答案】 C
104、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拉丁文演唱
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
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
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
【答案】 A
105、《卖花姑娘》是()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美国
【答案】 C
106、“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时,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乐曲旋律、音响所表现的意境、氛围与形象。

”这一教学形式体现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
A.形式主义
B.所指主义
C.表现主义
D.自然主义
【答案】 B
107、出现在全曲呈示段之前,作为全曲音乐形象缩影的音乐是()。

A.间奏
B.过门
C.尾声
D.引子
【答案】 D
108、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打严嵩》
D.《群英会》
【答案】 B
109、音乐剧《猫》的作曲者是()
A.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B.理查德·罗杰斯
C.奥斯卡·汉姆斯特恩
D.巴特
【答案】 A
110、我国的古代乐器埙是用()材质制作的吹奏乐器。

A.金属
B.石头
C.陶土
D.竹子
【答案】 C
111、“在学唱歌曲《半屏山》后,学生围成圆圈,边唱边用笔在地上敲出节拍,并在歌曲的每一句最后一拍将手中的笔往右传。

”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
B.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乐句感
C.帮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D.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素质
【答案】 B
112、马老师在“音乐与舞蹈”模块的社交舞教学中,播放探戈与华尔兹的舞蹈片段,让学生讨论二者的异同。

他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比较法
C.练习法
D.音乐与戏剧表演
【答案】 B
113、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采用了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来表现
A.《森吉德玛》
B.《民族解放交响曲》
C.《中国狂想曲》
D.《台湾舞曲》
【答案】 A
114、美国综合音乐教学法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

A.观赏者
B.参与者
D.宣传者
【答案】 C
115、“在《多姿的线条》一课中,老师示范傣族孔雀舞中典型的‘三道湾’动作,并分析讲解其基本的舞蹈特征”,此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自主探究法
C.体验法
D.小组讨论法
【答案】 A
116、某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自由探戈》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自由探戈》的旋律引导学生聆听,播放《自由探戈》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学生充分体会与感受到了《自由探戈》中的美感。

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A.彰显美誉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作潜能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A
117、“老师在讲解《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前,先给同学们演奏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

”这一课堂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A.竞争
B.探索
D.示范
【答案】 D
118、下面谱例出自黎英海1975年的一首钢琴作品。

其旋律取材于哪一首古曲()
A.《十面埋伏》
B.《阳春白雪》
C.《梅花三弄》
D.《夕阳箫鼓》
【答案】 D
119、在朝鲜半岛的传统乐器中,最有特色的乐器是()。

A.大筝
B.古筝
C.琵琶
D.玄琴
【答案】 D
120、“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答案】 D
大题(共30题)
一、案例:音乐课上,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彝族风情,然后组织学生演唱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歌曲简单易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

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6组,为每组准备了制作彝族姑娘和小伙佩饰所需的珠子、铅丝、羽毛、塑料薄膜、胶水、剪刀等材料工具。

学生们高兴地动手制作起来,老师在各组间穿梭指导。

大约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完成了作品,此时下课铃响了。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分析此题时,要从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二、案例: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

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

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

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首先,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的时候发现特长生在教室里练习唱歌和弹琴,认为学生是因为热爱音乐才进去练习。

这种想法做到了关注学生,为学生着想,是关心学生的真实表现,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其次,林老师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课下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体现了林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在林老师把钥匙教给学生后,并没有考虑周全,没有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有秩序有纪律地练习,也没有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导致人员出入混乱,练习效果不佳,钢琴等很多教学设备也遭到损坏。

(3)林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音乐教室真正的用途,并制止学生在教室中随意地破坏公共设施。

教师可以采取制定规则的办法,让学生有纪律的在音乐教室中高效率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