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遥感影像目视解译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2
阴影
金字塔阴影
桥梁阴影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3
l 色调 是指影像上黑白深浅的程度,是地物电磁 辐射能量大小或地物波谱特征的综合反映。色调 用灰阶(灰度)表示,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影像 上会有很大差别,影像上,由于成像时间和季节 的差异,即使同一地区同一地物的色调也会不同。
l 详细解译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结果,修正土地利 用/土地覆盖初步解译图中的错误,确定未知土 地类型,细化预解译图,形成正式的解译原图。
l 专题制图 根据解译结果图,对各种类型地块进 行编码,利用GIS系统制作专题图件,统计各类 土地面积。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7
影像目视解译要素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0
大小
小轿车
火车
小轿车、火车和建筑物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1
l 阴影 即影像上目标物因阻挡阳光直射而出现的 影子。阴影的长度、形状和方向受到太阳高度角、 地形起伏、阳光照射方向、目标所处的地理位置 等多种影响,阴影可使地物有立体感,有利于地 貌的判读。根据阴影的形状、长度可判断地物的 类型和量算其高度。
对比分析法:与该地区已知的资料对比,或与实 地对比而识别地物属性;或通过对遥感图像不同 波段、不同时相的对比分析,识别地物的性质和 发展变化规律。
逻辑推理法:根据地学规律,分析地物之间的内 在必然分布规律,由某种地物推断出另一种地物 的存在及属性。如由植被类型可推断出土壤的类 型,根据建筑密度可判断人口规模等。
TM卫星遥感影像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地物特征, 但由于航天影像常用可见光外的光谱从空中拍摄, 在不常用的比例尺和分辨率上描述地表,因而对遥 感影像的解译不同于传统的图像解读,需要借助一 些目视解译要素对其进行解译、识别。常用的解译 要素包括:
l 形状 指目标物在影像上所呈现的特殊形状。在遥 感影像上能看到的是目标物的顶部或平面形状,例 如河流的弯曲形状、规则的城镇用地、圆滑的湖泊 轮廓等都可以通过其形状进行判读。
特征或条件。排除法采用二分标志法方式,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7
l 图案 目标物有规律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的图 案。它可反映各种人造地物和天然地物的 特征,如农田的垄、各种水系类型、植被 类型、耕地类型等也都有其独特的图型结 构。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8
图型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l 颜色 彩色影像上色别和色阶。如同黑白影像上 的色调,它也是地物电磁辐射能量大小的综合反 映,用彩色摄影方法获得真彩色影像,地物颜色 与天然彩色一致。根据需要可以突出某些地物, 更便于识别特定目标。通过用光学合成方法可获 得假彩色影像。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4
颜色和色调
l 分析已有专业资料 目视解译的最基本方法是从 已有相关资料或已掌握的地面实况为基础,将这 些地面实况资料与影像对比分析,以判断、确认 二者之间的关系。
l 建立解译标志 根据影像特征,即形状、大小、 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建 立起影像和实际地物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l 预解译 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根据土地利用解译
51 城镇用地 指大、中、小城市及县镇以上建成 区用地
52 农村居 指农村居民点 民点
53 其他建设 指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大型工
用地
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
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1
6 未利用土地 — 61 62 63 64
— 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
l。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8
形状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9
l 大小 地物形状、面积或体积在影像上的尺 寸。地物影像的大小取决于比例尺,根据 比例尺,可以计算影像上的地物在实地的 大小。对于形状相似而难于判别的两种物 体,可以根据大小标志加以区别
66 裸岩石砾 指地表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以下的土
地
地
67 其他 指其他未利用土地,包括高寒荒漠,苔原等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2
2.目视解译标志的建立
影像的解译标志是目视解译的主要根据, 它为解译者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资料。影像解译标 志有助于解译者有组织地、协调地分析航空和航 天影像,它是正确识别影像上特征物及现象的指 南。理想的解译标志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 要有一套带注释的图片,能说明被识别的物体或 条件;二是要有一份图表或说明文字,能系统地 阐明识别物体或条件的一些识别特征。
下的疏林草地
31 高覆盖度 指覆盖度在>50%的天然草地、改良
草地
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
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32 中覆盖度 指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
草地
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
足,草被较稀疏
33 低覆盖度 指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此
草地
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
第六章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
第一节 . 目视解译原理及程序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自动解译和非自动 解译二大类。由于技术、数据源、模型等多 方面的因素,土地利用/覆被计算机自动解 译在当前面临许多困难,精度难以保证。人 机交互目视解译判读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仍是 主要手段。
沙地 指地表为沙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
戈壁 指地表以碎砾石为主,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 土地
盐碱地 指地表盐碱聚集,植被稀少,只能生长耐盐碱 植物的土地
沼泽地 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 性积水或常积水,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
65 裸土地 指地表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4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信息解译
l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判读标志
为了系统地分析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
盖的动态特征,我们参照国家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USGS70年代中期制定的用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分类系统和吉林西部的具体情况采用
22 灌木林 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 矮林地和灌丛林地
23 疏林地 指疏林地(郁闭度为10%~30%)
24 其他林 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 地 类园地(果园、桑园、茶园、 热作林园地等)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7
l 郁闭度 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 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 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简单的说,郁闭 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8
3 草地 — — 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 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 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
直接判读法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4
对比分析法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5
l 目视解译准备 包括了解影像的辅助信息,熟悉 获取影像的平台、遥感器,成像方式,成像日期、 季节,影像的地区范围、比例尺,空间分辨率, 彩色合成方案,明确解译的精度等。
标志对影像进行解译,勾绘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类型的界线,标注地物代码,形成预解译图。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6
l 地面实况验证 图件在室内进行预解译,不可避 免地存在某些错误或者难以确定的土地类型, 这就需要带着疑点进行野外实地调查与验证。 包括地面路线勘察,利用GPS仪器进行定位检验, 采集样品(例如植被样本,土壤剖面,水质分析 等等),着重解决未知地区的解译结果是否正确。
19
l 位置 即地物所处的环境部位。各种地物都 有特定的环境部位,因而它是判断地物属 性的重要标志。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0
位置
水电站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核遥电感影站像目视解译
21
l 布局 又称相关位置。指多个目标物之间的空间 配置。地面上的地物与地物之间相互有一定的 依存关系,例如盐碱地与湖泊、湿地与河流等。 通过地物间的密切关系或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可从已知地物证实另一种地物的存在及其属性 和规模,这是一种逻辑推理判读地物的方法, 在遥感目视解译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业利用条件差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பைடு நூலகம்29
4 水域 — —
指天然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
41 河渠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 渠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人工渠包 括堤岸
42 湖泊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 土地
43 水库坑塘 指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 土地
土地利用二级分类系统,第一级依据国民经济主
要用地构成、土地属性和利用方向,将土地利用
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
利用土地等6大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
主要利用方式、利用条件、利用难易程度又划分
了24个亚类。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5
一级类型
二级类型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3
根据识别地表特征的方式差别,解译标
志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法检索表,包含
无数附有说明文字的影像样例,解译者选
择与研究影像上的地物和条件最相似的样
例,判定地物类别;另外一种是排除法检
索,是指使图像解译逐步进行,从一般到
特殊,而排除一切不符合要识别的地物的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5
l 纹理 也叫影像结构,是指与色调配合看上 去平滑或粗糙的纹理的粗细程度,即影像 上目标物表面的质感。比如草场及牧场看 上去平滑,沙漠中的纹理可表现沙丘的形 状以及主要风系的风向。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16
纹理
44 永久性冰 指常年被冰川和积雪所覆盖的土地 川雪地
45 滩涂 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 侵地带
46 滩地 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
位之间的土地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30
5 城乡、 — 工矿、 居民用地
— 指城乡居民点及县镇以外的工矿、 交通等用地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2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3
我们在解译过程中利用上述要素直接在 遥感影像上识别地物或现象的性质、类型 和状况,同时通过已识别出的地物或现象, 进行相互关系的推理分析,进一步弄清楚 其它不易在遥感影像上直接解译的目标, 例如根据植被、地貌与土壤的关系,识别 土壤的类型和分布等。
含
义
编号 1
名称 耕地
编号 —
名称 —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 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果、农桑、农林 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滩涂
11 水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 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 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 物轮种的耕地
人机交互目视判读解译是在同一硬件和软
件平台上,对影像进行操作,目视判读划分
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及居民用地等地貌
单元,并进行编码与赋值、修改与删除等屏
幕解译数字化及编辑操作。最终建立拓扑入
数据库。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
目视判读的方法
直接判读法:依据判读标志,直接识别地物属性。
12 旱地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
物的耕地;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
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
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
歇地
环境遥感技术及应用(田静毅)第六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6
2 林地 — — 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 沿海红树林地等林业用地
21 有林地 指郁闭度>30%的天然木和人工林。 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 等成片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