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游来游去的鱼教案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美术教案:游来游去的鱼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鱼这一生物,探讨它们生活在水中的特点;
2.通过制作鱼的手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观察、色彩感知、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
4.促进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
1.画纸、彩笔、剪刀等美术教具;
2.认识鱼的图片、小动画等教学素材;
3.鱼的形状模板(如学生手型)等辅助制作工具;
4.学生小组制作鱼时需要用到的合作工作桌子、座位
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分享一些鱼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鱼的兴趣。
然后通过
展示图片或者小动画,让学生初步认识鱼这种生物,了解它们生活在水中的特点。
2. 认知和表现(25分钟)
老师为学生介绍制作鱼的方式和材料,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动手制作鱼。
制作方式:
1.将纸张对折;
2.按照模板剪下鱼的形状;
3.描绘鱼的花纹,然后涂上色彩。
在制作鱼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鱼的形态、颜色和花纹,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鱼类。
3. 互动交流(10分钟)
在学生小组内,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制作的经验和方法,并互相欣赏对方制作的鱼。
4. 整合表现(20分钟)
每个小组将制作的鱼放在一起,让学生共同欣赏。
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行为等表现方式聊聊制作的过程和成功的感受。
可以用问题引导他们:
•你对你们小组制作的鱼满意吗?
•制作鱼时你最享受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学习制作鱼这项手工艺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学到的一些新知识。
5. 反思(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反思这堂美术课的体验,询问学生对整个过程的感受,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回应。
四、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游戏式美术教学,学生兴趣高、参与度高。
学生能够认识鱼生存的一些特点,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鱼的过程中的乐趣。
学生在完成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展览和提问等活动中体会团队精神,增强互帮互助的意识。
教学问题
这堂课由于是小组制作,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情况直接影响着制作效果。
因此,老师在安排小组时,应该注意考虑学生之间的关系,力求平衡,避免出现单个或某几个学生无法参与或参与性较低的情况。
教学体验
总的来说,这次的游来游去的鱼教案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在体验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具备了团队合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能力,这对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延伸
1.通过制作更多的海洋动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增加其他形式的美术教育,如素描、彩塑等;
3.将制作好的鱼放置在教室特定位置,让孩子们有机
会随时欣赏和分享已完成的作品;
4.组织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更多的人看
到孩子们的作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创作。
六、总结
美术教育是孩子们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游来游去的鱼教案可以体现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传授给孩子们的一种良好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的素材、工具和技巧,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并鼓励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