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行为管控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行为管控措施
摘要:电费是电网经营企业的销售收入,是电力营销工作的最终成果体现。


费管理工作是电力营销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管理水平的高低直
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海东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对公司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客服中心所辖大
客户和四县公司所辖中小客户发生的电量电费退补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以基础数据为支撑对公司电量电费退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针对存在
的问题提出有效管控措施,以提升公司电费精益化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经济利益
不受损失。

关键词: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行为
1不合规行为分析判定
为确保此次研讨工作有理有据,工作人员从营销抽取公司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电量电费退补客户信息40518笔(其中:政策性退补38416笔,占比94.65%,非政策性退补2172笔,占比5.35%;发生大额电量调整30笔),通过对2172笔非政策性退补数据及大额电量调整30笔开展甄别分析,以便准确
发现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问题。

经数据分析研判,发现公司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
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工作差误导致电量电费发行后进行退补
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由于工作差误造成电量电费退补达到1743条,占非政策性退补条数的80.25%,其中:退电量1320.136万千瓦时,退电费2017.4197万元;补电量604.5542万千瓦时,补电费1576.1198万元,退补原因
主要是业务人员工作差误所致。

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进入2018年以来,异常电量电费退补呈大幅上升
趋势,仅2018年1月至3月电量电费退补笔数就达到1083笔,是前三年平均工
作差误造成电量电费退补笔数的5倍。

图1 工作差误退补电量电费笔数?
3计量装置故障引起的电量电费异常退补
2015年1月~2018年3月,由于计量装置故障引起的电量电费异常退补254笔,占非政策性退补笔数的11.69%。

退补原因主要是:
计量装置发生故障后,违反《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在没有取得计量表计校
验结果的情况下,先行对客户电量进行退补。

计量采集数据错误,造成用户首次用电电量多计或少计,抄表人员没有严格
按照新转为远程抄表客户在3个月内必须执行双轨抄表的规定,开展现场抄表数
据核查工作。

4违约窃电查处的电量电费退补
2015年1月~2018年3月违约窃电行为查处150笔,补收电量32.0429万
千瓦时,补收电费22.4525万元,其中违约用电53笔,补收电量2.1046万千瓦时,补收电费5.882万元,占查处总数的35.33%;窃电97笔,补收电量29.9383
万千瓦时,补收电费16.5705万元,占查处总数的64.65%。

在核查违约窃电行为
处理情况时存在以下不规范的现象:
第一,违约用电行为在营销系统处理不规范。

2015年、2016年各发生1笔
违约用电补收电量的现象,共补收电量2.1046万千瓦时,影响公司线损虚降。

第二,违约用电、窃电行为违规处理。

基层单位在处理违约用电、窃电行为
时存在未按照违约用电、窃电流程处理,而是将收取的违约用电、窃电电量和违
约使用电费经过折算以临时用电的方式计入系统,以降低线损。

5基本电费未按规定收取,存在减免情况
2015年至2018年3月基本电费未按规定收取,存在减免情况25笔,占非政策性退补笔数的1.97%。

退补原因主要是:
第一,存在政府限停,基本电费随意减免的情况。

2015年由于政府节能减排限停环保不达标的客户,减免客户基本电费17笔,占非政策性退补笔数的0.78%,涉及金额123万元。

第二,存在电网检修,基本电费随意减免的情况。

2015年、2016年大客户
没有严格执行《供电营业规则》相关条款,在电网检修、计划限电等原因对客户
停电后,减免客户基本电费7笔,占非政策性退补笔数的0.32%,涉及金额112
万元。

第三,销户用户基本电费退补不规范。

2015年客户生产困难申请销户,基本电费计算应该以营销业务系统销户日期为准,但在执行过程中为避免电费回收风险,存在以客户实际停产日期减免客户基本电费1笔,占非政策性退补笔数的
0.05%,涉及金额26.5万元。

6管控措施实践和应用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不合规行为的分析研判,结合公司电量电费退补实际工作
流程及退补合规性,建议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6.1在业务管理方面
一是省公司在下发各类电价执行文件时,应首先取得发改委的相关支持意见,考虑特殊电价执行的合规性,从源头防范审计风险。

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有关规定,规范公司电量
电费退补(调整)流程,明确退补范围和审批权限,进一步加强电量调整及电费
退补管理工作。

三是业务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开展营业互查工作,通过营销互查互评互学活动,及时发现营销基础管理漏洞,夯实营销业务基础管理工作。

6.2在业务提升方面
一是做好关键营销岗位调整的衔接工作,在调整关键营销岗位时,应给予充
分时间让新老员工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经验进行交流,对于业扩报装、计量
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不应频繁更换人员。

同时,积极开展营销基础业务培
训工作,业务管理部门应集中一批营销业务精通、营销系统操作熟练的员工,面
向供电营业所人员开展营销系统应用培训工作,分享系统操作经验及成果,全面
提升公司营销人员系统操作熟练度和准确度,最大可能减少人员工作误差引起的
电量电费异常退补。

二是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按规定对运行的电能计量装置开展周期性现场
校验工作,防止互感器倍率错误和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

同时加强采集运维管理,积极开展采集设备巡视、消缺工作,提高采集数据准确率。

各单位客户经理要严
格执行公司《关于开展手工抄表与自动化抄表工作双轨运行的通知》要求,开展
双轨抄表工作,有效避免和预防电能计量故障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上述管控措施中心通过运监协调控制流程,督促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管控。

7 研究结论
为确保课题研究成效,工作人员从4月份开始,按月持续关注公司电量电费
退补异常情况,通过对4~9月份监测数据趋势分析结果,发现电量电费退补不合规行为管控措施,对公司电量电费退补管理工作的提升,成效十分的显著。

最后,在研究及异常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当前被动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从事业务的工作人员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缺员。

目前公司从事电费核算人员6人,平均年龄为42.67岁,电费审核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电费审核岗位存在人员青黄不接情况。

由于电费审核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业务人员需要熟知业扩、用电、计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近年来电费审核岗位无新进人员补充,没有开展导师带徒工作,随后5年内电费审核人员将陆续退休3人,电费审核岗位面临严重缺员问题,为保证电费审核工作质量,课题小组已向公司主管领导以及人力资源部做了专题汇报,希望公司及人力资源部能提前考虑电费审核人员配置问题,使公司的电量电费退补业务逐步走向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卢运培.国产化0.01级三相电能表智能检定装置[J].电测与仪表,1995,36(401):21-25.?
[2]陈小波.最新电能仪表设计制造、安装校验、性能测试及通用标准实物全书[M].北京:中国计量标准出版社,2005:3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