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美国传播学者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媒介系统、
()媒介系统和()媒介系统。
2、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
三是(思考)功能。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4、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包括(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和(横向传播)。
5、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业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6、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
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权力精英)。
7、霍夫兰采用的(拉斯韦而)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卢因)一起,成为传
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8、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9、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0、 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大学诞生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拟态环境
2、集合行为
3、知晓权
4、传播效果
三、简答(20分)
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分)
答: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有以下特点:
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 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d. 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什么是传播学发展的“12345”?(7分)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3、画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图,并指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7分)
四、论述(20分)
作为一名未来的传播者,你怎样理解“控制分析”?以社会系统角度论述。
五、材料分析(20分)
阅读下列几则材料,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其做出分析。
材料(一)严守一和沈雪一进费墨的家,就能看出家中是大战后的暂歇。
费墨没戴眼镜,耷拉着脑袋,窝在沙发里。
深度近视的人摘下眼镜,脸就变了形。
李燕满脸泪痕,抽着一支烟,翘着腿,坐在费墨通常坐的书桌后面。
看到严守一和沈雪进来,李燕又发作了:“骗子,原来是个骗子。
原形毕露!说话呀,怎么不拽词了?平常我上个网,就说我堕落。
”
材料(二)严守一没有说话。
费墨看了里屋一眼,仰在沙发上:“二十多年了,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接着将头埋到自己手里,抽泣起来。
严守一愣在那里。
材料(三)半天,费墨仰起一脸鼻涕又说:“还是农业社会好哇。
”
严守一一时没听明白他的意思,问:“什么?”
费墨摇着头:“那个时候,一切都靠走路。
上京赶考,几年不归,回来你说什么都是成立的。
”
又点着桌子上的手机:“现在……”
严守一:“现在怎么了?”
费墨哑着嗓子说:“近,太近,近得人喘不过气来!”
严守一愣在那里。
材料(四)——做门、做窗,盖门楼的砖、灰、沙,这是3900,
——三天吃饭是600,这一共是4500,
——砖头哥,这是5000,你都拿着吧,
…………
电话响了,
——谁啊没……没空没空!别说了,费钱
——谁啊?
——路之信!叫我去杀猪看我买了个手机,他也买一个!他北京没人啊
——俩烧包!
—一条街上,放个屁都能闻到,喊一嗓子不比拨号吗快?
——资料来源:电影《手机》台词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示现的再现的机器
2、表述和理解传达思考
3、“多媒体”
4、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
5、商品属性文化属性
6、广泛的大众少数权力精英
7、心理实验法抽样调查法
8、阿尔及尔宣言
9、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10、伊利诺伊大学
二、名词解释
1、拟态环境答案要点: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但是,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一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对待。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产生影响。
2、集合行为答案要点:
其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比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合、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有其特殊的传播机制。
3、知晓权答案要点:
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4、传播效果答案要点:
其一,它指的是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其二,它指的是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地还是潜在的。
其又表现为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和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三、简答
1、答案要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有以下特点:
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 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d. 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答案要点: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3、答案要点:
图略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因素:
a. 传播者
b. 受传者
c. 讯息
d. 媒介
e. 反馈
四、论述答案要点:
第一,大众传播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对媒介的控制;媒介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第二,媒介所有者对媒介的控制;
第三,大众媒介与工商界的关系(利益诉求;经济影响);
第四,大众传播与行业组织;
第五,大众传播与受众的关系;
第六,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五、材料分析答案要点:
其一,四则材料分别说明这样几个问题:
——对新媒介的恐惧
——媒介形态需要改变,基于受众的视觉考虑。
比如,“瘦报”、“橙色新闻纸”等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拉进了人们的距离。
事实上,距离太紧了,也会让人感到不适应。
——身份的彰显,身份的标志。
用一头猪的钱没个手机,换来身份的炫耀,值得!!其二,联系传播学理论分析
涉及到的相关理论:
人类传播的特点和意义;
受众行为理论;
麦克鲁汉的媒介思想;
效果分析理论;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