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测试(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
手续()
A.海关 B.市舶司 C.州府 D.市舶使
2.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
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
C.淮河流域D.长江流域
3.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4.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纸币的地区是()
A.东京 B.四川 C.广州 D.临安
5.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流通东南地区的货币叫做会子,这些纸币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宋政府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B.发行纸币以此承担沉重的“岁币”负担
C.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
D.海外贸易需求与对外贸易支付的需要
6.“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A.两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7.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8.清朝前期工商业繁荣,在丝织业方面,超过了明代丝织业中心苏州的城市是()
A.扬州B.杭州C.景德镇D.南京
9.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苏湖熟,天下足” D.景德镇的丝织品精美绝伦
10.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
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
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
11.著名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以下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A.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B.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
C.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D.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
12.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下列情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
①在泉州港经营由朝鲜贩运来的高丽参专卖店,接受市舶司的管理,按规定时间内营业
②携带纸币,去苏州等地进货
③乘坐海船,从明州出发,将丝织品贩运到日本
④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辽国使团来临安与南宋议和D.曲辕犁被发明提高耕作效率
14.瓷都景德镇兴起于()
A.唐朝B.北宋C.隋朝D.元朝
15.经济作物能增加农民的收人,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宋代在南方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A.水稻、棉花
B.茶树、水稻
C.小麦、棉花
D.茶树、棉花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
材料二水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
……外贸所得,在政府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宋,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材料二、三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2)请写出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这些史实发生的朝代。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17.材料一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反映了从西汉至北宋,我国人口户数发展有哪些变化?
(2)材料二的谚语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何时开始?何时完成?(4)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