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类试题的复言命题考点与题型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类试题的复言命题考点与题型总结
栏目:辅导专区作者:王满花原创浏览量:683 发布时间:2009-11-10 摘要:复言命题的理论知识比较庞杂,题型也很多。

固然每道题都有它特殊的考点,但究其实,考点正是逻辑学的理论知识点,恰恰是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牢牢掌握的。

复言命题的理论知识比较庞杂,题型也很多。

学生往往在听完课以后,会觉得思绪较乱,有种吃不消的感觉。

即使熟记于理论,却在解题上,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固然每道题都有它特殊的考点,但究其实,考点正是逻辑学的理论知识点,恰恰是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牢牢掌握的。

下面,把复言命题的考点和题型总结如下,便于考生集中掌握。

一、考点
复言命题主要分为四种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当我们看到一道题时,首先要判断它属于哪种命题,然后再利用该命题的知识点去解题。

现将知识点总结如下表格:
二、题型
复言命题的解题重点,就是利用矛盾和规则来解题。

下面,将具体题型归类如下:
(一)直接用“矛盾关系”解题
1. 基础题型
例:小张承诺“如果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
以下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
Ⅰ.天没下雨,小张没去听音乐会。

Ⅱ.天下雨,小张去听了音乐会。

Ⅲ.天下雨,小张没去听音乐会。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仅Ⅰ和Ⅱ
解析:没兑现承诺,就是在找“如果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的矛盾命题:不下雨,没去听。

选择A。

2. 问题为: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发生?
例: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后来发生的情况是:
Ⅰ.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Ⅱ.儿子没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

III.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Ⅳ.儿子努力了,考上了重点大学。

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
A.仅Ⅳ
B.仅III和Ⅳ
C.仅Ⅱ、Ⅳ
D.仅Ⅰ、III和Ⅳ
解析:一个命题为真,那么其矛盾命题必为假,所以该题我们能确定一定不能发生的情况,就是该命题“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的矛盾命题:考上大学,且没有努力。

那么除了Ⅱ,一定不发生,其余都可能发生。

选择D.
(二)直接用“规则”解题
1. 找等价命题
例:只要不起雾,飞机就能起飞
以下哪项正确的表达了上述断定?( )
(1)如果飞机按时起飞,则一定没有起雾
(2)如果飞机不按时起飞,则一定起雾
(3)除非起雾,否则飞机按时起飞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2)和(3)
解析:该命题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运用规则:不起雾→起飞,不起飞→起雾;只要选项中符合这个两种推理形式的,都是正确的判定。

选择D.
2. 条件命题推理
例:如果小王考上了博士并且小刘没考上博士,那么温丽一定考不上博士。

如果以上命题为真,再加上什么前提,可以推出:小刘考上博士了。

A.小王与温丽一同考上了博士。

B.小王与小刘都没考上博士。

C.小王考上了博士而小刘没有考上博士。

D.小王没考上博士而小刘考上了博士。

解析:该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复合的一道题,解此题,运用三种命题的推理规则。

小王且非小刘→非温,转换其等价形式:
温→非小王或小刘,要让小刘一定考上,也就是说,选言命题的一个支命题必须成立的前提,是否定另一个支命题,即非小王不成立,即小王考上,所以小刘考上的前提为:温考上,且小王考上。

选A.
(三)矛盾与规则并用题型
1.联言选言复合型
例:小陈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为真?
A.如果小陈不懂法语,那么他一定懂英语。

B.小陈懂法语但不懂英语。

C.小陈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

D.如果小陈懂英语,那么他一定不懂法语。

解析:首先运用矛盾关系,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不懂英语或不懂法语,这是一个选言命题,它所代表的含义有三种情况都可能为真,而此题时问一定为真的,所以首先排除BC选项。

AD选项,就是运用规则解题。

A选项,如果不懂法语,说明一个选言命题的一个支命题成立,那么整个命题就已经为真,所以不能确定另一个支命题是否为真,即不能确定是否懂英语。

D选项,懂英语,说明选言命题的一个支命题不成立,那么要想整个命题为真,另一个支命题必须为真,则一定不懂法语。

选择D。

2. 真假问题
例: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
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
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

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

C.矿工1的断定为真。

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解析:在解决真假问题时,首先找矛盾关系,矿工2:操→违,安全员:操且非违,两个人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那么这一真的断定存在于这两句话中,值班主任与矿1为假,则其矛盾命题,必为真。

分别为:值班主任:非操作,矿1:非违或操,由于非操是事实,要让“非违或操”成立,则非违必成立,也就是说现在的事实是:非违且非操,依
据此事实判断安全员说的话为假,则矿2为真话。

所以选择D。

(作者系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如何利用文氏图法解相关逻辑题
栏目:辅导专区作者:刘海姗原创浏览量:633 发布时间:2009-11-10 摘要:文氏图法是利用文氏图来求解结论的方法,在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部分,文氏图法主要运用于必然性推理中有关直言命题推理部分,当题目考查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或涉及直言命题推理特别是三段论推理时,可以考虑用文氏图法帮助解题,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公务员考试中往往会涉及一些表示概念间关系的题目,由于题干中给出的概念较多,关系比较复杂,考生容易混淆这些关系,可以通过简单的画图的方法将这些关系表示出来,也就是运用文氏图法进行解题。

所谓文氏图就是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它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

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有五种:全同、全异、真包含、真包含于和交叉。

用文氏图可分别表示如下:
文氏图法是利用文氏图来求解结论的方法,在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部分,文氏图法主要运用于必然性推理中有关直言命题推理部分,当题目考查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或涉及直言命题推理特别是三段论推理时,可以考虑用文氏图法帮助解题,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下面结合公务员考试真题对这种方法进行介绍:
例题1:2009年广西区行测真题
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云南人,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选修古典音乐欣赏,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这宿舍中所有的人,那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主要涉及多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中,黑龙江人和北方人之间是真包
含于关系,北方人和云南人之间是全异关系,选修逻辑哲学和选修古典音乐欣赏之间也是全异关系(如果同时选修两者就不算只选修逻辑哲学)。

画文氏图如下:
从上图可看出,最多即概念之间是全异关系,但黑龙江人一定真包含于北方人,所以最多应为2+1+2+3=8人。

最少即概念之间尽可能互相重合,于是2个黑龙江人和1个云南人完全可以包含于选修逻辑哲学或者选修古典音乐欣赏的,但是2个选修逻辑哲学的和3个选修古典音乐欣赏的不可能互相重合,所以最少应为2+3=5人。

故答案选B。

例题1考查的就是不同概念间的关系,只有在理清题干各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情况,而通过画文氏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从而快速得到正确答案。

对于常见几种直言命题,我们可以转化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即可以用文氏图表示。

例如:所有S都是P。

即S真包含于P,用文氏图表示为
所有S都不是P。

即S和P是全异关系,用文氏图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直言命题所表示的主项S与谓项P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因此在做题时要考虑全面。

例如:有的S是P,则S和P之间可以是交叉关系,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S真包含于P,用文氏图表示有两种情况:
而有的S不是P,则S和P之间可以是交叉关系,可以是全异关系,也可以是包含关系,用文氏图表示有以下三种情况:
例题2:
新学年开学伊始,有些新生刚入学就当上了校学生会干部。

在奖学金评定中,所有广东籍的学生都申请了本年度的甲等奖学金,所有校学生会干部都没有申请本年度的甲等奖学金。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有关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A. 所有的新生都不是广东人
B.有些新生申请了本年度的甲等奖学金
C.有些新生不是广东人
D.并非所有广东籍的学生都是新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画文氏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选项C必定是真的,因为至少新生和校学生会干部的重合部分都不是广东人。

选项A、B都不一定真。

选项D也不一定真,因为“新生”这个概念的范围不太确定,有可能广东籍的真包含于新生。

故答案选C。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当题目涉及许多概念以及他们之间关系时,画文氏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作者系中公教育特约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