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精练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物态变化
(时间:30分钟分值:48分)
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
一、选择题
1. (2017常德)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
A. 夏天,湿衣服变干
B. 春天,冰雪消融
C. 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
D. 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2. (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 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 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 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3. (2017云南)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2017辽阳)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5. (2017重庆A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6. (2017河南)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7. (20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凝固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升华,后凝华
D. 先汽化,后凝固
第7题图
8. (2017德州)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第8题图
A. 吃冰棒解热
B. 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 烧开水时冒“白气”
D.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9. (2017滨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
D.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第9题图
10. (2017日照)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海波的熔点是48 ℃
B. 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 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
11. (2017甘肃省卷)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2. (2017成都A卷)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要__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13. (2017无锡)2017年5月5日,我国首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4. (2017吉林省卷)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水的初温是________℃;加热至水沸腾用了________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________保持不变.
第14题图
15. (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温度.
第15题图
16. (2017广东省卷)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题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16题图
17. 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酒精提纯装置.该装置利用水浴法给装有酒精的试管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在提纯过程中,酒精先后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17题图
18. (2017莱芜)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使全球冰川________,使海面上升,使低地被淹,影响城市供水.生活在海边的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地上挖一个水池,往池内灌入海水,按照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在阳光照射下池内的海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后,在塑料袋上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滑到最低处滴入桶中得到淡水.(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第18题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 (2017爱知中学模拟)(8分)同学们在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第19题图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固定__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
(2)图1是小明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实验装置,待冰完全熔化后,小明又持续加热了一段时间,图3为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为________℃.当温度计示数维持100 ℃不变(外界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是小明得到的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过程中,冰熔化阶段用时________min;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
(4)小明将试管中的水全部倒入烧杯中,盖上硬纸片如图4所示,则水沸腾时的图像是________(选填“图5”或“图6”).班上其他组同学得到图7中a、b两种不同图像,a、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答案
1. A 【解析】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现象.夏天,湿衣服变干也是蒸发现象,属于汽化,A项符合题意;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A 【解析】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水凝固造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霜是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
3. B 【解析】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因此属于放热的是②③.故选B.
4. B 【解析】蜡烛流的“泪”,发生的是熔化现象,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炽热的铁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B符合题意;清晨的露珠,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温度降低,C不符合题意;寒冬的树挂,发生的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温度降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D 【解析】雾凇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体,属于凝华现象,A、B错误;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错误、D正确.故选D.
6. C 【解析】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身上水蒸发吸热,使身体周围的温度降低的缘故;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夏天用干冰保鲜食品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冬天,在菜窖里面放几桶水,水凝固放热,这样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故选C.
7. B 【解析】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污水先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再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 B 【解析】浸入水里的纱布中的水由于汽化吸热,从而使袋内的温度降低,起到保鲜作用.
×
×
×
9. B 【解析】
×
×
×
10. C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在第6~12 min 内温度保持48 ℃不变,由此可得是晶体,且熔点为48 ℃,A正确;分析图像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正确;分析图像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错误;CD段海波全部熔化,处于液态,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此过程仍然吸热,D正确.故选C.
11. 凝华放出【解析】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此过程需要放热.
12. 放出熔化【解析】凝华的过程放热;霜是固态,水是液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吸热.
13. 吸收熔化【解析】钛合金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4. 90 7.5 温度【解析】液体沸腾的图像,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 2.5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2 ℃,初温90 ℃,加热至沸腾用了7.5分钟.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且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
15. 液化放出降低【解析】气态乙醚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液化的方式除压缩体积外还有降低温度.
16. 不会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液化【解析】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达到沸点,而试管中的水温度也达到沸点,二者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中的水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17. 受热均匀汽化液化
18. 熔化先汽化后液化
19. (1)B (2)92 不沸腾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3)6 保持不变(4)图6 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