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收了三五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先学
1.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

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

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

1930年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后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2.给加点字注音
埠( bù)头糙( cāo)米投掷(zhì)船舷(xián )
粜(tiào)米廒(áo)间迸(bèng )裂髭(zī)须
押解(jiè)拗不过(niǜ)殷红( yān )作梗( gěng )(二)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讨论: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

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三)课堂探究:
1.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

讨论明确:他们满怀希望的心情。

因为今年丰收了,可以喘口气,不像往年那样苦。

2.文中还有写他们心情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那些戴旧毡帽的……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是写心情的,很急。

3.旧毡帽朋友为什么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把握,要是有把握,就会高兴了。

“占卜”这个词,写了他们既怀着希望,又提心吊胆,怕希望不能实现的心情。

这告诉我们,虽然丰收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掌握在米行老板手中。

4.到米行一占卜,旧毡帽朋友就失望了。

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
“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大家都呆了”。

“刚才出力摇船……松懈下来了”。

“哪里知道……兆头”。

5.为什么旧毡帽朋友一到米行来希望就破灭了?米行先生的什么话使他们希望破灭了?
米价是决定旧毡帽朋友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米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呢?六月份市场上青黄不接,人们缺米吃的时候,他们就把米高价抛出来,十五元钱一担。

当农民种出的新米大量运来的时候,他们买进米,就把米价压到五元。

这一进一出之间,他们一担米就剥削了十元,他们操纵米价,而米价决定着旧毡帽朋友的命运。

6.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

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体会旧毡帽朋友说话,先是什么语气,后来转成什么语气?
先是“愤激”,后是“哀求”,愤激下说不卖了,到别处去卖,但是行不通。

于是语气由愤激转为“哀求”。

7.这个“哀求”,反映了旧毡帽朋友无可奈何的痛苦的心情。

但哀求的结果如何呢?“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是谁注定了旧毡帽朋友的不幸命运呢?在这段对话中,写了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种种原因,大家划出记号,准备讲一讲。

“地方那方面的租……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同行公议……谷三块”。

“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这些都是写造成旧毡帽朋友不幸命运的原因。

租代表地主的剥削,农民在没法过活的时候,还向地主借高利贷,这也是地主的剥削;洋米洋面,外洋大轮,代表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还有苛捐杂税代表当时封建势力的压迫。

在这一段对话中,把旧毡帽朋友不幸遭遇的社会根源都写出来了。

归纳起来,这根源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决定旧毡帽朋友丰收之年,贱价粜米。

8.提问:文章写景“一阵阵的嚷嚷……一叠钞票”。

这段写景烘托出旧毡帽朋友的什么心情?
懊丧。

在付钱时还要对旧毡帽朋友再刮一遍,可见他们的命运是多少悲惨!
9.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

四、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