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献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价值及已有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创建良好的阅读坏境做好铺垫。
(三)个案研究法:对平时阅读活动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
(四)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对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
三、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所以,鉴于以上认识,我特展开了《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我国早期阅读研究始于90年代初,在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培养“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在语言教育的内容中规定:“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使得早期阅读成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阅读与书写准备”同样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喜欢看书,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等。
2.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使幼儿深受其中。注重培养幼儿阅读的良好习惯,并给家长列出推荐阅读书单供亲子阅读。
3.积极参加语言领域专题讲座,丰富自身知识经验,更新知识库。
4.利用家园联系,了解幼儿的亲子阅读情况并记录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整理。
5.在平时工作中积极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讨论,学习经验,完善方法漏洞。
研究设想
(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过程设计,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一、研究内容
(一)调查、了解小班幼儿现阶段的年龄发展特点、幼儿园内早期阅读的基本形式及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设计相关的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探究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了解早期阅读在幼儿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所起的调节作用,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并且帮助幼儿认识图书,爱护图书。
(三)总结阶段(20XX.11-20XX.12)
1.在阅读活动中形成阅读——想象——表达的整体环节,让幼儿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倾听、大胆想象、勇于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3.利用探索的策略组织早期阅读活动,在活动后积极进行总结反思。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三、实用价值
早期阅读是当今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本次论文撰写首先为了了解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该年龄段幼儿的早期阅读的水平。其次,了解早期阅读在3—4岁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价值性体现,以便更好地利用。最后,通过研究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得出指导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让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性可以在其一日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探究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的策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为了能更好的展开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及客观性,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基本形式及实际情况。
年月日பைடு நூலகம்
1.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创新阅读方法,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2.帮助幼儿在平时活动中能够认识图书,爱护图书,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幼儿阅读中做好观察记录,活动后进行分析整理。
(可另附页)
所在单位
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区县教研室
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市教研中心
意见
(单位盖章)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
选
题
缘
由
(包括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实用价值,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选题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前书写前阅读阶段,好奇心强,爱模仿。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兴趣,甚至对周围世界的一砖一瓦的变化都充满好奇,并且爱模仿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但语言发展的不完善恰恰阻碍了他们情感的更好表达,比如说话会出现断句、含糊、重叠等情况导致其他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语言,所以早期阅读的出现为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3—20XX.4)
1.利用课余时间翻阅幼儿早期阅读的相关书籍,丰富知识经验,增强理论基础,在翻阅的过程中做好笔记。
2.提出微型课题申请,制定微型课题计划并制定微型课题教学进度。
(二)实施阶段(20XX.5-20XX.10)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激情。
(三)个案研究法:对平时阅读活动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
(四)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对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
三、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所以,鉴于以上认识,我特展开了《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我国早期阅读研究始于90年代初,在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培养“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在语言教育的内容中规定:“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使得早期阅读成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阅读与书写准备”同样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喜欢看书,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等。
2.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使幼儿深受其中。注重培养幼儿阅读的良好习惯,并给家长列出推荐阅读书单供亲子阅读。
3.积极参加语言领域专题讲座,丰富自身知识经验,更新知识库。
4.利用家园联系,了解幼儿的亲子阅读情况并记录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整理。
5.在平时工作中积极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讨论,学习经验,完善方法漏洞。
研究设想
(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过程设计,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一、研究内容
(一)调查、了解小班幼儿现阶段的年龄发展特点、幼儿园内早期阅读的基本形式及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设计相关的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探究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了解早期阅读在幼儿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所起的调节作用,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并且帮助幼儿认识图书,爱护图书。
(三)总结阶段(20XX.11-20XX.12)
1.在阅读活动中形成阅读——想象——表达的整体环节,让幼儿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倾听、大胆想象、勇于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3.利用探索的策略组织早期阅读活动,在活动后积极进行总结反思。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三、实用价值
早期阅读是当今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本次论文撰写首先为了了解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该年龄段幼儿的早期阅读的水平。其次,了解早期阅读在3—4岁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价值性体现,以便更好地利用。最后,通过研究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得出指导3—4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让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性可以在其一日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探究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的策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为了能更好的展开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及客观性,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基本形式及实际情况。
年月日பைடு நூலகம்
1.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创新阅读方法,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2.帮助幼儿在平时活动中能够认识图书,爱护图书,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幼儿阅读中做好观察记录,活动后进行分析整理。
(可另附页)
所在单位
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区县教研室
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市教研中心
意见
(单位盖章)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
选
题
缘
由
(包括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实用价值,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选题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前书写前阅读阶段,好奇心强,爱模仿。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兴趣,甚至对周围世界的一砖一瓦的变化都充满好奇,并且爱模仿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但语言发展的不完善恰恰阻碍了他们情感的更好表达,比如说话会出现断句、含糊、重叠等情况导致其他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语言,所以早期阅读的出现为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3—20XX.4)
1.利用课余时间翻阅幼儿早期阅读的相关书籍,丰富知识经验,增强理论基础,在翻阅的过程中做好笔记。
2.提出微型课题申请,制定微型课题计划并制定微型课题教学进度。
(二)实施阶段(20XX.5-20XX.10)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