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全册背诵所有篇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全册背诵所有篇目九年级上册古诗词
课内古诗
《忆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课外古诗
《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浣溪沙》(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中吕·朝天子》(王磐)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
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蒹葭》(诗经)
课外古诗
《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
人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大全《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材简说《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
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
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精彩教学设计吧《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七年级必修)《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新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练习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2005-2011年)《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网友来稿)教案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望江南》《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湖春行、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网友来稿)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九年级优秀教学设计)《诗词曲三首》(《观沧海》《江城子》《山坡羊》)教学案例《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绿、龟虽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使至塞上、江城子、一双手、广告多棱镜(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版九年级教案设计)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苏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破阵子、江城子密州出猎)(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宋词二首(《凤栖梧》《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望江南》《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优质说课稿

《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学校:教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我的说课包括八个内容: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阐释、说教育教学思想、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
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
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2.紧扣“狂”字品味词句,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当堂背诵课文。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字,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说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应与时俱进,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为以下四点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背诵lt;lt;《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心lt;lt;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译文lt;lt;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lt;lt;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 词五首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擎(qing) 裘(qiu) 骑(ji) 妨(fang)
锦帽貂diao 鬓微霜(bin) 酣(han) 谴(qian)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变型默写: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 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 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 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 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 随太守观猎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 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 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 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 杀犯界的天狼.
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可怜白发生”?转 笔使感情从极高点跌落下来,剩下的只有悲愤, 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和理想是美好的, 可是祖国没有统一,自己没有功名,却已经年纪 大了,生了白发,没有机会了。
作者从21岁起投笔从戎,从军杀敌,23岁时, 集合突入军营,生擒叛将,智勇双全,气吞山河。 40岁以后一直闲居在农村,“可怜白发生”,把 自己的悲愤展现在人们眼前。在理想与现实的强 烈的对比下,使千百载下的读者对作者那种报国 有心,请缨无路的愤慨,还觉得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准确理解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理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诵读、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o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o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理解并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准确背诵全词。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词人的情感表达。
2.难点:o深入理解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o学习并尝试运用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故事导入:讲述苏轼生平的一个小故事,如他如何以才华横溢、性格豪放著称,以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词做好铺垫。
(二)初读词文,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词文:教师先范读词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词文,注意纠正发音和断句。
2.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词文大意。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重点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概括词意: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大意,教师总结归纳,梳理词的结构和内容。
(三)精读词文,深入分析(25分钟)1.分析意象和典故:o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等,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o讲解词中的典故,如“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理解词人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壮志和期待。
2.理解情感表达:o引导学生分析词人的情感表达,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等句子,理解词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乐观豁达。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踏入仕途后,才华耀目,前途辉煌, 却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倍受打压。加之 1071年,有御史诬陷他贩卖私盐, 让苏轼 深感处境危险,于是被迫乞放外任, 为杭 州通判, 后改任密州太守。有人上书力荐 苏轼,反遭神宗严厉斥责。
1071 1079 1093
遭新党打压
贬往杭州、密州。
“乌台诗案” 远贬广东惠州
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那气冲斗牛的豪情; 也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似水柔情; 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气魄; 更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 生”的博大胸襟……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 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 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与鲜于子骏书 》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再贬往海南儋州。
1071
遭新党打压
贬往杭州、密州。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79
“乌台诗案”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1093 远贬广东惠州 再贬往海南儋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 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王国维
东坡老人翰林公,
醉时吐出胸中墨。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苏轼《祭常山回小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 盛意。”
——胡云翼《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随我去打猎。”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课件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苏轼,北宋着名词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与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都是豪放派(诗内容多写战争、国事)的代表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词坛上慷慨豪壮的爱国词章的最早代表作。
(刘乃昌)”
作者简介zhānxúnzhéqìjíkāng kǎi《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内容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作者愿赴边疆,驱逐外敌的爱国情怀。
北宋虽不断与西夏、辽割地议和,
还是经常遭受进犯。
“”成为当时北宋的
一大忧患。
边患未平
写作背景
北宋受到辽、西夏的侵扰北宋妥协退让,送银、白绢。
苏轼主张抗击,希望作战。
但确被捕入狱,并多次遭贬(谪zhé)。
本词就写在作者在密州出任太守时所做。
写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课件

会⑿挽雕弓⒀如满月,(会到:那一时定)要我一雕定弓要:把绘雕以弓彩拉饰得的像弓
西北望,射天狼⒁。
满天月狼一:样典,故朝,着天西狼北星方主向侵望略去,,这射里 落指那西给北人的民进带犯来者进西犯夏灾军难队的。天狼星
(将西北进犯者驱逐出境)。
2021/10/10
9
(典故) 〔持节云中〕
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 云中:在今内蒙古境内。 云中太守魏尚打了胜仗,汇报杀敌数目时撒 谎多报了6人,汉文帝撤销了魏尚的官职, 冯唐认为判得太重,大家会有意见。皇帝被 说服了,派冯唐拿着兵符去赦免魏尚。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2021/10/10
1
苏轼,北宋著名词人。字子z瞻hā,n 号东坡居士。与父
xún
zhé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与南宋著名词人辛
弃qì疾jí并称为“苏辛”,都是豪放派(诗内容多写战争、国
事)的代表人物。《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北宋词坛上
kāng kǎi
慷2慨021/豪10/1壮0 的爱国词章的最早代表作。(刘乃昌 )” 2
2021/10/10
15
☺ 小测验 ☺
2021/10/10
16
用词作中的一句来形容这幅画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1/10/10
17
用词作中的一个字来形容上阙的情景 狂
2021/10/10
18
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
1、专用术语
(1)典故
(2)词眼(统领性语句,核心句)
(3)风格 2021/10/10
12
借出猎 表达报 国之志
出猎
上阕
情景
报国
下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邱庙中学张敏【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读词以入境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余光中)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
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师:题目是“江城子”吗?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师:谁在密州出猎?师:你怎么知道?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
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
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
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
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
”的确,在诗歌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2.我们先从词的上阕中来研读。
一起读,注意把握词的豪放风格。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的理解。
来,我们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当然也完全可以把你们的不同意见或困惑提出来,因为问题同样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思考。
注意要作好记录。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狂在哪里”,当然也可以是疑难问题或不同意见。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太守出猎的?装备(齐全)。
▲你用自己的话帮我们再现一下太守当时的装备: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
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干骑卷平冈”。
▲请你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卷”能不能换成“过”或者“扫”?不能,体现不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无法体现出恢弘的气势。
朗读指导:“卷”字重读,我们给“卷”字画上着重符号。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我不解的是,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受百姓衷心爱戴的太守。
很对。
有了解苏轼政绩的同学吗?苏轼一生勤政爱民,每到一处,皆为百姓拥护爱戴。
在任杭州通判时,疏浚运河,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苏堤。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朗读指导:所以这里要读出满满的自豪和自信。
和上句连起来叫同学们齐读。
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有认为不狂的吗?或者认为有语句不能完全体现出“狂”的吗?▲“聊”是什么意思?★有点无奈和落寞,因为苏轼年纪已大,而且只能姑且、暂且发一回少年般的狂气。
这英雄少年只能暂时做一回。
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三十九岁,人生正当年,他却自称“老夫”,你体味到了什么?苏轼勤政爱民,在外在形象上确实已是两鬓斑白;更重要的是,由于身陷北宋当时的新旧党争之中,长期不受重用,让苏轼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老了。
▲有没有补充意见?朗读指导:这一句的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少年狂”。
并且要读得激扬一点。
而“老夫聊发”语速和音量读呢?缓慢、低沉。
读这一句的时候情感应是丰富的:前四个字是缓慢、低沉的,要包含淡淡的无奈和不受重用的积郁;后三个字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张狂,要读得铿锵有力。
集体朗读这一句4. 总结上阕:师:集体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师:在上阕中,词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幅什么图?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意气风发气势磅礴【确实是气势磅礴。
那下阕又是一幅什么图呢?加上适当的想象,用现代文将你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描摹出来。
】四、论词以识人因何而狂?但老夫为何会放浪形骸(意气风发、气势磅礴)地在这次出猎中作一回少年英雄呢?让他有这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下阕。
1. 一起把下阕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么?请你结合词句谈谈。
【让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怀?】【从哪里体现出来】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这句话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哪几个词上?我请同学来读。
【“开张”何意又何妨重读,作下记号】这种老当益壮的豪情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主基调之一,我们在课堂的开始也提到过,还记得吗?一起背一背。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会”是什么意思?是定将的意思。
▲那要读得坚定有力。
那我一定要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我们的朗读在这里也到达最高亢。
一起读。
③但这是实际已经发生事的吗?不是,是想象。
如果要实现得有一个什么前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难道他们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我们一起看206页的注解⑤,有一个字你若留意了,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自比为魏尚。
“迁”字。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
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这句要读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淡淡的悲哀。
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壮志难酬的无奈。
但这句话中更多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2. 知识链接: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
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道理”“忠义”的信念。
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
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这一句的整体情感和上阕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时,应用向下的低沉而又不失希望的语调来读。
范读,跟读。
3.总结下阕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4.我们一起完整地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苏轼的狂举豪情。
注意词的风格,把握词人在情感上细微变化。
五、悟词以入心1.时下的我们,浮躁张扬,信仰缺失,是不是可以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得到一点什么有益的启示?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先写一写【视时间机动安排】。
2. 苏轼毫无疑问是阳春白雪,但他却在下里巴人中也能找到知音。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全词吟诵出来,个别句子记不住的,可以看一下书本。
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注意节奏、语气语调。
4.全体起立,并背诵。
五、结束语师: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
只要赤壁下的长江永远地奔流,苏轼的文章,连同他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最后我们用一小段文字来结束我们师生的这次观苏轼密州出猎之旅。
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