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8七上·长沙开学考) 找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更正在横线。
(1)实事求是欲擒故纵革故顶新天经地义 ________
(2)举一返三对酒当歌茅塞顿开炉火纯青 ________
(3)举世瞩目言传身教敬老怜贫独出心栽 ________
(4)曲高和寡目不瑕接古道热肠肃然起敬 ________
二、其他 (共5题;共20分)
2. (1分)(2013·陕西)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历史________(蕴藏蕴含蕴蓄)着兴盛衰亡的深刻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
(2)
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结构________(别开生面别出心裁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3. (1分) (2017八下·夏津月考)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用修改符号加以改正。
①今年“清明”假期,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的夏津,百姓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
在森林古道公园、会盟公园、九龙湖等景区,到处人头攒动。
②在县城的德百大楼、家庭号商厦等各大商场、超市里,也以优质的商品、热情的服务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③据县旅游局统计,期间夏津共接待游客1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近6000万元左右。
4. (1分)(2012·锦州) 在横线上仿写,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
青春好似一首悠扬的歌曲,我们则是柔和的音符:青春好似一股跳动的火焰,我们则是欢快的火苗;________ ,________。
5. (6分)(2015·宜昌) 享读书妙趣
【材料一】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
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
”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 A )。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二】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C/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三】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
乙:《》.
乙:有!
甲:《》?
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
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2)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
(3)
【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
(4)
【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
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
(5)
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
6. (11分) (2017八下·建湖月考)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1)
【鸟之囧况】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类生存囧况的原因。
(2)
【鸟语寄情】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
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大雁、燕子、鸽子、鹧鸪、乌鸦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3)
【为鸟代言】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红烧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受,这样对老板说:
三、句子默写 (共8题;共63分)
7. (1分)按要求填空。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宗悫的典故,表达诗人李白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2分)(2019·温州模拟) 《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9. (6分) (2019九上·肥西期中)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的乳房,它养育了我,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1)这段诗选自诗歌《________》,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的含义是________。
(3)调整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4)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________,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
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11. (13分)(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父舆,有风干。
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
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
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
”渥即表为僚佐。
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
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图不肯往,章泣下。
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
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
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
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
即引去。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
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
”因自目为耐辱居士。
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
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新唐书•列传——九》有改动)
【注】卢携:(824年~880年),唐,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俄而凝坐法贬商州(由……而获罪)
B . 属于观察使卢渥(通“嘱”,叮嘱)
C . 不获从,又还河中(跟从)
D . 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图画)
(2)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限段四处)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②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4)
司空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赏析。
12. (10分) (2018七上·巴南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
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__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3)第③自然段和第⑩自然段两个画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的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4)文章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深刻含义?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5)文章第②自然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6)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哪好?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7)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13. (16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
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
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
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
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
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
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
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
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
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
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
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
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
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
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
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
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
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描写,有什么作用?
(3)
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
(4)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14. (5分)请以“一同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2)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1-1、
1-2、
1-3、
1-4、
二、其他 (共5题;共20分)
2-1、
2-2、
3-1、
4-1、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三、句子默写 (共8题;共63分)
7-1、
7-2、
7-3、
7-4、
7-5、
7-6、
8-1、
9-1、
9-2、
9-3、
9-4、
10-1、
10-2、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3-1、
13-2、
13-3、
13-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