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2.生活污水污染
粪便污水:致病微生物造成介水传染病。 洗涤用水:高P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向水体排放营养元素后,使水中植物和微
生物大量生长,通过有氧代谢而消耗水中DO,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危害: 1)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DO下降); 2)严重污染饮用水水源(有机物增加)。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2)特殊毒性: 某些酚类化合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可通过模仿天然激素,发挥以下毒作用:
与胞质中的激素受体结合组成复合物,
产生激素样作用;
竞争血浆激素结合蛋白; 影响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干扰机体甲状腺素的正常功能。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
水体卫生
第一节
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一、降水 即雨雪水。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且不受人类控制。 卫生学特性: 1.来源 如海水含碘量高等。 2.大气 如酸雨等。
二、地面水
即江、河、湖泊水等。 1.封闭型 即死水,易污染。
2.开放型 即流水,抗污染力较高。
第一节
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三、地下水
饮用、食物、洗涤、娱乐、劳动等活动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二)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1.主要危害 (1)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2)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3)经济损失巨大;
(4)可引发生物的急慢性
中毒甚至死亡。
(5)降低饮水安全性。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 藻毒素种类及理化性质 (1)种类
MC-LR
微囊藻毒素(MC) 蓝绿藻 节球藻毒素 MC-RR MC-YR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2)生殖毒性
人类精子数及女性受孕能力下降;
早产、流产、死胎率增高;
婴儿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率增高;
男性婴儿出生比例下降,且生殖系统畸形增加 (隐睾症、尿道下裂等)。 (3)致癌作用 1987年,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将PCBs列 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
抑制雄激素生物学效应,影响睾丸生精功能。
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雌激素的正常代谢,影 响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出生前暴露,不仅影响其生殖系统的分化成熟, 还使子代出现的性行为异常。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2) 对甲状腺激素影响:
母乳中PCBs 水平与儿童血中总甲状腺素( TT4 ) 水平呈负相关,与TSH水平呈正相关。 PCBs染毒剂量与甲状腺细胞形态结构、甲状腺 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均与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且随剂量的增加,甲状腺细胞凋亡增加。 甲状腺素合成的下降,可造成子代发育期间体重 增长缓慢、听力缺失等。
1.理化特性及工业用途 多氯联苯是由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 的一类含氯的有机化合物。 易溶于脂质,水溶性差; 化学稳定性随氯原子数的增加而增高; 具有低可燃性、低电导率、高热稳定性、高度的 化学稳定性; 工业中主要作为冷却剂、润滑剂和绝缘剂。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2. 环境中的行为及人体暴露方式 PCBs在水环境中极为稳定,被认为是一类
即井水、泉水等。 相对卫生,但矿化程度高,硬度大,有时水质有 异常。 “神六”航天员饮用水取自地下1700米,纯 度达99.99999%,堪称我国目前“最纯净的饮用 水”,每人每天约需要2.5公斤。一般矿泉水仅地 下100米。
第二节
水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一、物理和感官性状指标 1.色度 正常水为无色透明。 2.浑浊度 turbidity
反映水体是否受生物污染及其污染程度的指标。
2.总大肠菌群 total coliform group
指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在37 ℃ 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rs内产酸产气
的革兰无芽孢杆菌。
反映水体是否受粪便和植物污染及其污染程度的指标。指示致病菌的污染情
况。
四、放射性指标
主要指同位素的ą和ß射线。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3.农业污染
农药(有机氯农药)的滥用造成全球性水源污染, 从珠穆朗玛峰到南极、北极的积雪水中都能检测 到有机氯农药。
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一、水体污染的自净
定义:在理、化、生作用下,水体污 染物逐渐清除、恢复到原来状态。 1.物理自净过程
稀释:如水流作用等。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2.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一般毒性:
酚为细胞原浆毒物,低浓度时能使蛋白质变性, 高浓度时则能使蛋白质沉淀。 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 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
可经皮肤和胃肠道吸收,其中大部分在肝脏氧化 成苯二酚、苯三酚,并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而失 去毒性,然后随尿液排出,使尿呈棕黑色(酚 尿)。
3. 毒理
① 肝脏毒性
肝脏是MCs主要的靶器官。主要作用肝细胞和
肝巨噬细胞。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肝脏大面积
出血、坏死、肿胀、瘀血、肝细胞结构破坏。 血清酶学表现为乳酸脱氢酶、γ-谷酰基转移酶 和碱性磷酯酸等升高,蛋白磷酸酯酶1和2A 受抑 制。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② 促癌作用 微囊藻毒素是迄今已发现的最强的肝癌促进
剂,且MC-LR 和黄曲酶毒素B1有协同促癌作用。
在肝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长期饮用 含有较高浓度微囊藻毒素水的人群肝癌发病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认为沟塘水中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 藻类毒素可能是人类肝癌的促癌剂。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③ 肾毒性
肾脏是微囊藻毒素除肝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
靶器官, 微囊藻毒素可在肾脏中蓄积。
酚类化合物的健康危害多为急性中毒。
患者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肺水肿、吞咽
困难、肝及造血系统损害、黑尿等。 (4)其他: 酚污染水体能使水的感官性状明显恶化, 产生异臭和异味。酚可与水中游离氯结合产生 氯酚臭,苯酚的氯酚臭阈为0.005mg/L。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5.化学耗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指在规定条件下,用KMnO4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的 量。简称COD。
指标无法区分还原性物质的种类,是一项表观总体指标。
6.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指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有氧分解 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简称BOD。 一般测试条件:20℃培养五日,BOD520
硬水影响健康,但机制不完全清楚。
3.三氮 NH3 NO2 NO3 水体受含氮有机物或粪便污染后,经微生物有氧代谢,依 氧化程度不同的产物。
三者含量的不同和变化可提示污染新近或陈旧的状况:
3.三氮
NH3
NO2
NO3
水体受含氮有机物或粪便 污染后,经微生物有氧代
NH3
NO3
污染新 陈状况 新近污 染 陈旧污 染
吸附和沉降:悬浮颗粒的吸附和沉淀。
物理过程不减少绝对量,但影响浓度 分布,对水体自净极为有利。
2.化学自净过程
中和:酸性废水与盐的中和作用。 氧化还原:亚铁氧化为铁。
化学过程可改变污染物的绝对量和毒性。
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3.生物自净过程 有机物降解: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如硝化酶、氧化 等,终点产物为无害化的无机物。 酶
病源体死灭:生物拮抗等作用,致病源生命终结。
生物过程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是水体自净的主要途径, 不同于大气自净过程。可作为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加以 利用。
二、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三个概念:
生物蓄积:bioaccumulation
指同一生物个体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体内绝对量不断增加。
仅指绝对量。
(一)生物性病原体的污染危害 1.来源
人畜粪便、生活污水;
医院废水;
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等废水。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进入水体最常见的病原体 (1)致病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2)病毒: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人类轮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及腺病毒等。
(3)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 兰氏贾第鞭毛虫及血吸虫等。 (4)其他:沙眼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 3.接触方式及途径
BOD与COD一样,也是一项表观总体指标,只是 测试条件不同,其结果的意义也不同。COD反映 能被KMnO4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总量,BOD反映能
被微生物有氧代谢的有机物总量。
三、生物学性状指标
指示菌:具有反映各种致病菌基本状态的菌。应具备:代表性强、容易检测等特 点。 1.细菌总数 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 ℃ 24hrs生长的菌落总数。
谢,依氧化程度不同的产
物。
高
低
三者含量的不同和变化可 提示污染新近或陈旧的状 况:
低
高
Hale Waihona Puke 4.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 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简称DO。 耗氧过程:污染物经微生物有氧代谢而消耗氧的过程。 复氧过程:大气中氧向水中溶解的增氧过程。
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产物不同,水体发臭属严重污染。
大剂量接触、内吸入,或小剂量长期接触有致畸、 致癌的可能。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指: 1.理、化、生、放射性等特性改变。 2.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如危害健康等。
3.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恶化。
一、水体污染源 1.工业废水(indusrrial wastewater)污染 工业生产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废水排放,是目前最大污 染源。在工业大发展时期,导致公害病。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4)免疫系统 暴露PCBs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抑制。 (5)皮肤 皮肤炎症、氯痤疮、 指甲和皮肤的色素沉着等。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同一生物个体摄入某种物质后,在体内由于浓度的分配不均,造成某些部位浓 度不断增加。
指浓度、无绝对量的概念。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污染物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内比低端生物体内逐渐增加、放大。
指不同生物个体,绝对量和浓度均可。
(吴志刚)
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④ 肠毒性
微囊藻毒素能引起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用
微囊藻毒素处理结肠的模型细胞发现,其能降低细胞 活性,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证实了微囊藻 毒素具有肠毒性。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4. 人群健康效应
(1) 急性中毒
直接接触含有MCs 的水,如在湖泊、河流、
水库中进行游泳等娱乐活动,会引起皮肤、眼睛过敏
定义: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粒。
定量:1L蒸馏水中含1mg硅藻土为1度。 悬浮物具有吸附污染物和细菌、病毒等影响水质,是饮用水 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3.总固体 悬浮和溶解性物质的总称。将水蒸干测量溶解性 物质要注意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二、化学性状指标
1.pH 天然水pH在7.2~8.5之间。 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有氧代谢生成CO2,pH下降。 富营养化:光合作用消耗CO2,pH上升。 2.硬度 hardness of water 指溶解于水中钙镁盐的总含量。 暂时硬度:加热可沉淀部分。 永久硬度:加热不能沉淀部分。 1德国度:1L水中含有10mgCaO。 现在指标:CaCO3(mg/L)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理化特性
易溶于水, 不易沉淀或被吸附于悬浮颗粒物中。
可被紫外线光解或发生化学反应而丧失毒性。
具有热稳定性,加热煮沸不致丧失毒性。现行自 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
半衰期10天,其稳定时间与水体的特征有关,在 已消毒的水中可保持稳定12天。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通过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
摄取被PCBs污染的食物,是人类暴露PCBs的主 要途径。
宫内及母乳暴露是胎儿或婴儿体内PCBs 增高的主要原因。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3.对健康的危害
(1)内分泌干扰作用
1) 拟雌激素作用
在胚胎原始性腺的形成期,使雄性胎儿睾酮水平 降低,致胚胎期雄性性腺的分化发育障碍。
,发烧,疲劳以及急性肠胃炎。 (2)慢性危害 饮水MCs污染与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 率密切相关, 当水中MCs平均浓度低于0.3μg/L 时, 长期饮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一)酚(phenols)
1.理化特性及水体主要污染来源
(1)酚类化合物系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
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其中具挥发性的称为 挥发酚。 (2)酚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 含酚废水; 消毒、灭螺、除莠、防腐等; 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