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为何偏爱明朝那些藏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为何偏爱明朝那些藏品作者:
来源:《海外星云》2014年第19期
今年秋季,英国有两个重量级的明代主题展览。

“明朝:黄金帝国”已经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展出,而“明:盛世皇朝50年”展览也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开始。

大英博物馆还拿出一个明代花瓶,在英国各地的博物馆巡回展出,让不能亲身前往伦敦或爱丁堡的人也有机会饱饱眼福。

琼斯问道:“为什么在漫长而灿烂的中国历史中,我们偏偏对这一个时期这样钟情?这种对明朝的狂热会不会让我们忽视中国古代其他艺术的智慧、雄心和独创性呢?”
黄金时代?
琼斯在文中说,“明”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认同率很高的品牌,成为中华文明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写。

他写道,博物馆都知道,要推销历史,就要挑一个名字“性感”的时代。

一个题目叫“宋”或“唐”的展览不可能像“明”那么风靡,尽管这两个朝代的艺术都远比明代富有创造性。

琼斯随后讲了他自己对明朝的评价,“明朝不是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而是一个中国“错失时机”,由“孱弱却又暴虐的君主”统治的时代。

他说,明朝是古代中国逐渐陷入衰弱和落后的开端。

琼斯认为,中国真正的黄金时代远远早于明朝,而是与古希腊、罗马帝国、欧洲“黑暗时代”和中世纪同时的更遥远的古代。

他历数了春秋时代出现的孔子学说,与罗马帝国同时代的强大的秦、汉帝国以及文化繁荣的唐代和宋代。

他写道:“在罗马帝国崩溃,欧洲陷入贫穷和野蛮的时候,中国却变得越来越文明。

”他说,唐朝和宋朝的文化很灿烂,但西方却对其艺术独创性视而不见。

明代花瓶的魅力
那么,明朝是怎么在西方热起来的呢?
琼斯在文中说,在明朝,中国和欧洲“互相发现了对方”。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发现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航线。

到1577年,葡萄牙人已经在澳门立足。

荷兰东印度公司也紧随其后,来到远东。

1604年,荷兰人俘获了两艘载有20万件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商船,然后把这些瓷器在欧洲拍卖。

在那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进口中国瓷器。

从17世纪的荷兰画作中可以看出,中国瓷器那时已成为荷兰人的日常用品。

对明代花瓶的尊崇就从那时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尊崇背后的轻蔑
但是,琼斯说:“在西方对明代瓷器的尊崇背后,隐藏着一个傲慢的谎言。


他在文中说,西方人认为西方艺术代表着一种更有雄心、更理性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他们倾向于认为,西方绘画是思想的结晶,而中国瓷器不过是装饰品。

但琼斯指出,中国古代艺术绝不只是装饰性的。

“中国宋朝的画家就以一种尖锐的、不可思议的自然主义风格来描绘大自然。

“在欧洲深陷中世纪的黑暗中的时候,中国艺术家不仅以敏感的笔触来描绘山水,还开始把艺术看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学者甚至皇帝都在丝绸上作画,用毛笔表达他们的感情。

“远在欧洲人萌生类似想法之前,中国的画家们就已因其善于表达、富有个性的风格而受到盛赞。


琼斯最后说:“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甚至现代艺术的关键思想(比如自然主义,艺术家享有的崇高地位,以及将艺术看作自我表达的方式),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发明了。

这是一个可以改写艺术史的真相。

但是,尽管我们用那么多明代花瓶装饰我们的壁炉台,但我们却看不到这个真相。

”(秦川编译)(编辑/立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