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疗效观察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结论:经纤支镜局部灌洗和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显
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巨大肺脓肿疗效
我们自2003年1月起,在常规全身抗生素治疗等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巨大肺脓肿2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巨大肺脓肿
患者,共48例,均符合内科学急性肺脓肿的诊断标准,且脓肿直径≥9cm;48例
患者依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
龄28—66岁,平均52岁,高热(体温>39℃)22例,咳嗽24例,大量咯脓痰
16例,咯血7例,胸痛16例,肺部闻及湿性罗音21例;胸部CT示肺脓肿位于
右肺上叶后段6 例,右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12例;左肺上叶后段2例,左肺
下叶背段、后基底段4例。

均为团片状浓密度增高、边缘模糊阴影,中央有透光
区(空洞),脓腔的直径9~11cm,内壁光滑,血像中:24例患者白细胞均升高,其中(15~20)×109 17例,>20×109/L 5例,均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治疗
组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30~68岁,平均58岁,高热(体温>39℃)23例,咳嗽24例,大量咯脓痰18例,咯血6例,胸痛17例,肺部闻及
湿性罗音22例;胸部CT示肺脓肿位于:右肺上叶后段4 例,右肺下叶背段、后
基底段14例;左肺上叶后段1例,左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5例。

亦为团片状
浓密度增高、边缘模糊阴影,中央有透光区(空洞),脓腔的直径9~12cm,内
壁光滑,血像:24例患者白细胞均升高,其中(15~22)×109/L 16例,>
22×109/L 5例,均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两组痰液与分泌物均作细菌培养+药敏:为混合菌感染,但也有部分未培养出细菌,感染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
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24 例,敏感抗生素抗炎+体位引流+全身营养支持及对
症处理。

治疗组24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局部给药。

具体方法:术前禁食6小时,术前30分钟予安定5mg肌注,予2%利多卡因喷
雾局部麻醉,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

经鼻腔插入纤支镜,将纤支镜插入病
变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在直视下吸引支气管内及病灶局部分泌物及阻塞物,抽取
分泌物送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以37℃生理盐水每次15~30ml经纤支镜
注入支气管内,反复冲洗使粘稠的脓液变稀薄,经纤支镜负压吸引(负压设为40~100 cmH2O),直至支气管及脓腔内分泌物吸净、灌洗液较清亮为止,总量
约200~350ml。

冲洗后,注入抗生素(抗生素局部用药量一般为静脉给药量的
1/2~1/3),缓慢退出纤支镜,嘱患者保持患侧卧位15min,每3d~4d重复1次,直至病灶闭合。

治疗中每周复查1次胸片及血常规。

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1.3.1 退热效果(体温退至正常时间):1~7d为明显好转,8~12d为好转,12d以上为无效。

总有效率:明显好转+好转。

1.3.2 治疗效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胸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脓腔闭合,或尚有纤维化阴影。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胸片示病灶部分吸收、
脓腔缩小>1/2。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胸片显示病灶无吸收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并发症
治疗组在纤支镜治疗过程中8例次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未作特殊处理,治疗
结束后自行缓解,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0例次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轻度降低,吸氧后恢复正常。

对照组无上述并发症,但有2例病人并发脓胸。

3 讨论
肺脓肿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内科常规治疗
主要是应用敏感抗生素抗菌配合体位引流及全身营养支持等治疗,但效果往往不好。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其可直达病
灶部位,并通过反复冲洗吸引,达到清除脓液和净化病灶目的,减少细菌毒素吸收;减轻或缓解症状,同时能将有效抗生素注入病灶及临近支气管,大大提高了
局部药物浓度,杀菌力增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修复,有利于炎症吸收及脓腔
闭合,同时可减轻抗生素应用引起的全身毒副作用。

总之,经纤支镜局部灌洗和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可
作为急性巨大肺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83.
[2]俞森洋.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1994:211—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