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同步 内含视频)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省自身,表达了保持美好品质的强烈愿望,抒发了献身理 想的爱国情感。
主题归纳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 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坚持“美政”、至 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 的爱国情感。
1
内容理解
文本探究
2 艺术特色
1、如何理解“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两句的含义?
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考,称已故的父亲。
摄提:寅年的别称 贞:正当。 孟陬:孟春正月,是寅月。陬:正月的别名。
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名为伯庸。正当 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
释义(第一段)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览揆:观察。 揆:测度,衡量。 初度:出生时的情况。 肇:开始。 锡:通“赐”,赐给 嘉名:美名。 名、字:名作动,取名字,取表字。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恐慌。 早晨我在采集坡上的木兰,傍晚摘取洲中的宿莽。
释义(第二段)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忽:迅速。 淹:久留。 代序:时序更替。 惟:想到。 美人: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迟暮:指年老。
时光迅速逝去不肯停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想到草木不 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自己的身体日益衰老。
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叙述自己注重修身,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 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
文中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以及剥皮不 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比喻什么?有何寓意?
江离:香草。(取其芬芳) 辟芷:幽僻处的香草。(取其淡泊) 秋兰:秋天盛开的兰花。(取其高洁) 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取其顽强) 宿莽:经冬不凋的草。(取其坚守)
让我的马缓缓走长着兰草的水边,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岗暂 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退下来 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释义(第四段)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芰荷:荷叶与荷叶。 衣:上衣。 芙蓉:荷花。 裳:下衣。 不吾知:宾语前置,“不知吾”。 苟:如果,只要。 信:确实。 芳:美好。
释义(第四段)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民生:人生。 所乐:爱好喜欢的东西。 虽:即使。 体解:肢解。 岂: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惩:因受创而戒止。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美好并且习以为常。 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停止 (爱美好,从正道)?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释义(第四段)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相:观察。
延伫:久立。
反: 通“返” ,返回。 回:掉转。
朕:第一人称代词。 复路:返回原路。
及:趁着。
行迷:走人迷途。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的时候。
释义(第二段)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抚:把握。 抚壮:把握壮年。
弃秽:抛弃污秽的东西。秽,形容词作名词,污秽的东西。
度:法则,准则。
来:呼唤 一语,呼唤君主跟从自己。
道:同“导”,引导。
先路:前驱。
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我愿为前驱。
释义(第四段)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反顾:回头看。 游目:放眼观看。 四荒:辽阔大地。 菲菲:香气浓烈。 弥章:更加明显。章:同“彰”,显著,明显。
忽然回头啊放眼远眺啊,我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服饰的 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减 损。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 诗。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 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即“遭遇忧愁”。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 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
自主思考
1 自主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读准字音。 2 结合书下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合作交流
1 结合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大意,存疑之处注
意做好标记;
2 组内分工合作,分段概括选文1-4段主要内容。
1
随文注音
释义
2
随文注释
释义(第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高阳: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
苗裔: 远代子孙。
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共 23篇。《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 生深远影响。
《楚辞》简介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编辑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作品“产于楚地,用 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 。因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体称 为“骚体”。
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的,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 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度。
释义(第三段)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忳、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 溘:突然。 流亡:随流水消逝。 此态:指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
释义(第四段)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步:缓行,动词使动用法,使……步行。 兰皋:水边地。 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 焉:在那里。 进:在朝为官。 不入:不被容纳。 离:通“罹”,遭受。 尤:指责。 复修:重新整理。 初服:当初(未出仕前)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楚王同宗
自
出身高贵
述
出 身
生逢三寅
与
降生祥瑞
身
世
名字美好
作用: 表面上看,好像是屈原在自我夸耀。
其实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 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自己有理 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 负重任。
离 骚 ( 节 选 )
教学目标
1 理解《离骚》的内容及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 2 掌握分析《离骚》诗歌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3 深入理解《离骚》中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
神和坚持高尚人格的操守。
温故知新
回忆《屈原列传》所述的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
创作原因
国君昏庸 小人当道 自己离忧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忧愁烦闷而又失意,独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愿突然 死去随流水长逝啊,我绝不肯做出讨好他人这种丑态。
释义(第三段)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鸷鸟:凶猛的鸟,指鹰、雕等。 群:名作动,合群。 固然:本来这样。方:方枘。 圜:通“圆”,形作名,圆凿。 周:合。 孰:“何”,怎么。
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贬黜我,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 我加上罪名。
释义(第三段)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灵修:指怀王。 浩荡:荒唐。 察:体察。 夫:复指代词,那。 民心:指屈原自己的心。 众女:喻指小人。 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善:擅长。 谣诼:毁谤。 淫:形作名,淫邪的事。
释义(第二段)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汩(yù):水流很快的样子,这里用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 年岁:时光,岁月 不吾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恐年岁之不与吾”。与:等待。 朝搴夕揽:朝,名作状,在早晨;夕,在晚上。比喻早晚勤勉修德。 搴:拔取。 阰:土坡。 木兰:一种香木。 揽:采摘。 宿莽:一种香草。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上。 :废弃。
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呀,我哀伤人生是如此多灾多难。
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就遭到贬黜。
释义(第三段)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因为。 蕙:香草名,俗名佩兰。 纕:佩带。 申:重复,加上。 揽:采集。 茝:香草名,白芷。 亦: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所善:所字结构,所崇尚的美德。 虽:纵然、即使。 九死:多次死亡。 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美人 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乘骐骥 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对高洁人格的坚守 修 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身
治 国
释义(第三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 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叹息。 掩涕:掩面而泣。
民生:人生。 好:爱慕、崇尚。
:美好。
:鞿,马缰绳;羁,马笼头,喻束缚、约束。
:楚地方言,助词,无实义。 :谏诤。
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
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
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
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视频‖作者简介
诗人屈原
作者文学的奠 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等都受其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体独创 的新时代。
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 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抒情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 君王昏庸),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屈原“怨”的是什么?造成他失意的原因有哪些?
一怨怀王荒唐;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二怨小人(众女)嫉妒;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三怨社会风气(世俗)不正。
猛禽不与凡鸟同群,自古本来就是这样。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互安处的?
释义(第三段)
屈 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容忍。 诟:辱骂。 伏:同“服”,保持。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释义(第二段)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纷:盛多。
重:加。
修能:美好的容态。
扈:楚地方言,披。 江离:一种香草。
辟芷:生于幽僻之处的白芷。
辟,同“僻”,僻静、幽静。
纫:连缀、连接。
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之以美好的容态。 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 做成佩饰。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缝缀荷花花瓣做下装。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释义(第四段)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高、长:使…加高,使…加长,使动用法。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修长的样子。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亏:减损。
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 润泽交织在一起,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减损。
诵读
1
自由诵读
结合课下注音,练习册
2
齐读
有感情齐读
明确字音
裔(yì) 陬(zōu) 寅(yín) 汩(yù ) 肇锡(zhào cì) 扈(hù) 搴(qiān) 姱(kuā) 鞿羁(jī jī) 謇(jiǎn) 谇(suì) 纕(xiāng) 茞(chǎi) 诼(zhuó) 偭(miǎn) 侘傺(chà chì) 忳(tún)鸷(zhì) 溘死(kè) 方圜(yuán) 攘诟(rǎng gòu) 芰荷(jì) 裳(cháng) 岌岌(jí jí)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用心。众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 蛾眉,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
释义(第三段)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固:本来。 时俗:世俗。 工巧:善于取巧。 偭:违背。 错:通“措”,措施。 背:违背。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喻为准绳、准则。 追曲:追随邪佞。 周容:迎合讨好。 度: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