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化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15四川卷)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和H2O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为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8 3+和Fe2+分别属于反应物和生成物 D.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 Fe2+ 解析: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可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
B.Cl2+FeI2 FeCl2+I2
C.3Cl2+6FeI2 2FeCl3+4FeI3
D.2Fe3++2I- 2Fe2++I2
解析:Co2O3的氧化性强于氯气的,即Co2O3能将Cl-氧化成Cl2,所以反应 Co2O3+6HCl 2CoCl2+Cl2↑+ 3H2O可以发生;I-的还原性强于Fe2+的还原性,所以 Cl2和FeI2反应时,首先氧化I-,反应Cl2+FeI2FeCl2+I2可以发生,而3Cl2+6 FeI2 2FeCl3+4 FeI3不可能发生;Fe3+的氧化性强于I2,Fe3+能把I-氧化生成I2,2Fe3++ 2I2Fe2++I2可以发生。
√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防止食品被氧化,故起到还原作 用
答案:D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 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Co2O3+6HCl 2CoCl2+Cl2↑+3H2O
答案:C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练习)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 废水,一定条件下,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无毒的N2 C.当1 mol CN-参与反应时,转移3 mol eD.处理含0.1 mol CN-的废水,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5.6 L 解析:CN-中C的化合价为+2价,N的化合价为-3价,被氯气氧化的产物应为N2和 CO2,1 mol CN-被氧化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故处理含 mol CN-的废水,转 移的电子为 mol,理论上需要消耗 mol Cl2,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故只有C项错 误。 答案:C
↑2
N
↓3
O3——3Cu(NO3)2+2
N
O+H2O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4)“四平”指的是通过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0
+5
+2
+2
3Cu+8H
↑2
N
↓3
O3——3Cu(NO3)2+2
N
O+4H2O
(5)“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检查反应式左右两边氧原子
2发生了置换反应
解析:由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M的化合价不变,则MFe2Ox中Fe
元素的化合价必升高,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必然有y>x,
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
答案:A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1.不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的关系。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离子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2.不能正确理解氧化性、还原性的特征。 (1)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发生反应。 (2)含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不一定比低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强;氧化还原反应中 得(或失)电子数目多的物质不一定氧化性(或还原性)强。 3.忽视影响氧化性、还原性的外界因素。 (1)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如在酸性条件下, NO3- 的氧化性比在碱性条件下强。 (2)溶液浓度的影响,如浓硫酸、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稀硝酸的强,浓盐 酸的还原性比稀盐酸的强等。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4.忽略了有关规律。 (1)含有处于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 Cl2+H2O HCl+HCl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都是氯元素。 (3)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如HCl→Cl2氯元素被氧 化,CuO→Cu铜元素被还原。
考点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
1.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直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或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如用铜电极电 解Na2SO4溶液,其阳极、阴极产物及转移电子关系式为Cu~2e-~H2~2OH-。 (2)对于多步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则可根据“电子传递”,找出起始反应物与最终 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忽略反应过程。如将a g Cu投入V mL某浓度的硝酸 中,Cu完全溶解,用集气瓶收集生成的气体,倒置于水面,向集气瓶中通入b mL氧气 后,集气瓶中充满水。根据电子传递和得失守恒,可得关系式为2Cu~O2。 (3)以电子守恒为核心,建立起“等价代换”,找出有关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等。 如将一块镁、铝、铁的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若再加入氢氧化钠使之完全沉淀,则 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金属与酸反应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 量,据此可进行有关计算。 (4)串联电解池时,流经各个电极上的电子数相等。
一氧化氮,但浓硝酸的氧化性强。 答案:×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4.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与其所处的酸碱性环境有关。 ( )
提示:如 MnO4- 在碱性、中性、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依次增强;硝酸根离子、次
氯酸根离子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此类试题往往出现在离子共存或离子 方程式正误判断试题中,且作为试题的主要设错方式。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及应用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1)同一反应,“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 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2)不同温度,“热”>“冷”。 (3)不同浓度,“浓”>“稀”。 (4)金属活动顺序中,还原性“前”>“后”,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一般“后”>“前”。 (5)原电池中,还原性一般“负”>“正”。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1)“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
种物质中元素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
0 +5
+2
+2
Cu+H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1.(2015重庆卷)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
提示: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 NO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使通入的
SO2被氧化,生成的沉淀只有BaSO4。 答案:× 2.(2014福建卷)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 ) 提示:生石灰与氧气不反应,不能作食品抗氧化剂,只能作食品的干燥剂。 答案:× 3.氧化剂中被还原的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 ) 提示:如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金属铜的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分别为二氧化氮和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3.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 其外在表现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相关 的简单计算。 (2)化合价高低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 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该规律可用于判断物质的性质。 (3)反应先后规律。 一种氧化剂面对多种还原剂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反之,一种还原剂遇到多 种氧化剂,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该规律可用于判断产物的生成先后。
解析:
A
×
明矾中的 Al3+发生水解生成胶体,胶体的表面积较大能吸 附水中的部分杂质,所以起到净水的作用,与氧化还原无关
B
×
甘油为丙三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作 护肤保湿剂,与氧化还原无关
C
×
漂粉精作消毒剂是因为生成了 HClO,HClO 能杀菌消毒,并不是其还原作用
具有强氧化性,
D
答案:√ 5.物质的漂白性实质上就是氧化性。 ( ) 提示:对于次氯酸、过氧化钠、双氧水、臭氧等的漂白性,其实质就是其强氧化 性;对于SO2来说,其漂白性是指其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不稳定的 无色物质,对于活性炭来说,其漂白性实质上是指其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4)同种元素间氧化还原规律——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价降低,低价升高,但只靠拢不交 叉,如H2S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3种情况:
而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与SO2、SO2与H2SO4、H2S与S之间不 反应。
(5)化合价邻位转化规律。 如Cl-一般被氧化成Cl2;S2-一般被氧化成单质S,而单质S一般被氧化成SO2等。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 液变为红色;那么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C.由Na Na2O Na2O2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是钠元素 D.向较多量新制饱和氯水中滴入1~2滴石蕊溶液,溶液最终为无色 解析: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Na2O2+2CO2 2Na2CO3+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还原性:I->Fe2+>Br-,加入同一种氧化剂Cl2时,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B项错误;由 Na2O Na2O2,钠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项错误; 氯水过量,可将石蕊全部氧化为无色物质,溶液最终为无色,D项正确。 答案:D
总数是否相等(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
将方程式中“——”改为“ ”。
3Cu+8HNO3 3Cu(NO3)2+2NO↑+4H2O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15河南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已知Fe3+、Fe2+、NO3- 、NH4+、H+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 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 下:
MFe2Ox
MFe2O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Ox是还原剂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
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化学基本概念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能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考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N
↓3
O3——Cu(NO3)2+
N
O+H2O
(2)“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数交叉
相乘。
0
+5
+2
+2
3Cu+2H
↑2
N
↓3
O3——Cu(NO3)2+
N
O+H2O
(3)“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0
+5
+2
+2
3Cu+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