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数据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即①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②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原理〗:
1.保持研究对象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里砂的质量,即改变牵引力,用打点计时器打出测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用图象法验证加速度是否与作用力成正比。
2.保持小桶及其中砂的质量不变,即保持牵引力不变,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即在小车上加放砝码,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测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用图象法验证加速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判断小车是否作匀速直线运动。
可用直接观察法,也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判定(各点间距相等) 2.小车应打点计时器,且接通电源后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才能放手。
3.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必须: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远远大于砂与砂桶的总质量,即:(M+m )>>()m M '+'
分析:对于砂和砂桶整体分析:a m M F g m M )()('+'=-'+' 对于小车与钩码整体分析:a m M F )(+=
联立上面两式求解得:)
()()(m M m M g
m M a '+'++'+'=
拉小车的力F :)
()(1)()(m M m M g
m M a m M F +'+'+
'+'=+=
当(M+m )>>()m M '+'时:g m M F )(+=
4.画F a --和m
M a +--1
图象时应使所描的点尽量多地位于直线上,不在直线上
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在验证a 与(M+m )成反比时,横坐标选用
m
M +1
,而不是(M+m ),原因是a
——(M+m )图线是曲线,不便直接观察a 与(M+m )是否存在反比关系。
〖习题选编〗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是: A 、不能将装砂的小桶通过滑轮系在小车上;
B 、小车后的纸带必须连好,但打点计时器可以不打点;
C、应使打点计时器打在小车所带纸带上的点迹间的距离相等;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必须两再次平衡摩擦力。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平衡摩擦力是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a——F图线关系可用下列哪一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
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的作出的图象,设小车总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下列图象中哪些是正确的:()
4.某同学分别按照课本的步骤做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各自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小车总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而F=mg,则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表见下图,请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它的a——F图,①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
- 2 -
- 3 -
②当拉力不变时:
6.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下图是实验中一条纸带,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且间距为S 1、S 2、S 3、S 4、S 5、S 6已量出。
①请写出三个不同的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
②如下图,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 ——F 图线,表明实验中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③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F 图线,表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4 -
7.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请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① 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点计时器_____________; ③滑轮位置_______________; ④小车位置_______________; ⑤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_。
8.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当砂与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所车砝码的总质量时,拉小车找力可以认为等于砂与砂桶的总重力,设此拉力为F ,而小车真正受到的拉力为F 实,定义式子为:
%100)(实
实F F F -为此方案的相对误差,如果实验要求相对误差不大
于5%,则当小车的质量为200g 时,砂与砂桶的总质量不能大于_________g 。
9.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只画了几个计数点,每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三个点未画出,图中还标出了其中两段距离的大小,由此可
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纸带的数据处理专题
纸带提供了物体的轨迹与时间,是分析物理运动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匀变速运动在等时..
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来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闪光照片也利用其等时性原理。
〖主要公式〗2
T
S
a ∆=
, T S S v n n n 21++= 〖数据处理的几点说明〗
1.对位移测量不直接测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测量各计数点到原点的距离,以减少测量的相对误差。
如图所示,选取5段位移,直接测量为d 1,d 2,d 3……则
S 1=d 1,S 2=d 2-d 1,S 3=d 3-d 2 ……
△S 1=S 2-S 1,△S 2=S 3-S 2,△S 3=S 4-S 3……,
211T S a ∆=,22
2T S a ∆=……, n
a a a a a n
++++=
321
- 5 -
2.若物体运动的速度很小,加速度很小,,用刻度尺测量每段位移时会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每打5个点作为时间计时单位,即T T 5='(T 为交流电的周期)。
故:T S
a '
∆=
, T S S v n n n '+=+21。
3.求平均值的方法是减小偶然误差的有效方法
①“逐差法...” 平均值n
a a a a a n ++++=
321的原始数据代入的表示为:211nT S
S a n -=+
测量数据只有少数出现在公式中,故不能有效地减小误差,为克服这缺点,实际中常用“逐差法...”。
2
143aT S S =-,2
253aT S S =-,2
363aT S S =-; )
3(332
3
21654321T a a a a a a a a a a ⨯---++=++=。
②平均值法:211nT
S
S a n -=+,或者:2
)(T m n S S a m n --= 题选1.(01春季)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是f ,用它记录一个匀变
速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的距离为S 12,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S 34,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
题选2.(01全国)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频率为50Hz ,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一.公式法 例如:1、《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加速度的计算。
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折射率的计算。
3、《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实验中的焦距计算。
4、《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二.图像法(图解法)
处理的优点是:直观;减小误差。
常见图象有:正比例或线性图象;反比例图象;一般图象(既非正比例图象也非反比例图象)
图象处理的原则:“以直画直,以曲化直.........
”。
首先画出线性图象——直线。
若是反比例图象可以转化为正比例图象(以曲化直)。
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①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②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作出a ——F 图象(正比例图象)与a ——M
1
(反比例图象)
又如:《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的实验中画出的电源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
题选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中,要把实验数据用图
象表示出来,则正确的图线是:( )
题选2.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几组周期T 和摆长L 值后,在L T -2图象中描绘出了相应的点,如图所
示。
试在图中继续完成L T -2图线;由该图象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说明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
- 7 -
题选3(98全国)在LC 振荡电路中,如已知电容C ,并测得电路的固有振荡周期T ,即可求得电感L 。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C 值并侧得相应的T 值。
现将侧得的六组数据标示
在以C 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
(1)T 、L 、C 的关系为_____。
(2)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
点作出T 2
与C 的关系图线。
(3)求得的L 值是_____。
题选4.(96全国)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0千欧,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欧,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右图所示)。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I -U 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Rx =____ 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题选5.在用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 ①有三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P ——
V
1
图线分别如右图所示,则造成这三位同学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下述哪几种? A 、实验中有漏气现象;
B 、测气体体积时,压缩完毕立即读数;
C 、计算气体压强时漏记了框架的重力。
②在同一实验室内,根据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在P ——
V
1
坐标上描出两条直线Oa 与Ob ,如图所示,则造成Oa 与Ob 直线它们的斜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