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 小题提速练14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提速练(十四)
(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硫酸可以洗去锅炉水垢
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死流感病毒
C.食盐既可作调味品,也可以作防腐剂
D.洗涤棉制品可以使用弱碱性洗涤剂或者肥皂
A[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与硫酸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水垢表面不能将水垢除尽,A项错误;流感病毒为蛋白质,加热可以使其变性达到杀死病毒的目的,B项正确;食盐既可作调味品,也常用作防腐剂,C项正确;棉制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使用弱碱性洗涤剂或者肥皂洗涤,防止其水解,D项正确。
]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g 4%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 A
C.1 mol N 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数为2N A
D.1 L 0.2 mo l·L-1 NaHCO3溶液中含HCO-3和CO2-3的离子数之和为0.2N A
A[100 g 4%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n(Na+)=100 g×4%÷
40 g·mol-1=0.1 mol,其数目为0.1N 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的物质的
量为1 mol,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对共用电子对(C===C间2对、C—H间4对),故1 mol 乙烯含共用电子对数为6N A,B项错误;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1 mol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Na+)的数目为N A,C项错误;HCO-3在水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同时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1 L 0.2 mol·L-1 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n(HCO-3)+n(CO2-3)+n(H2CO3)=0.2 mol,D项错误。
]
9.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4种B.5种
C.6种D.7种
D[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有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基2丙醇4种醇和乙醚、甲丙醚、甲异丙醚3种醚,共有7种同分异构体,故D项正确。
] 10.a、b、c、d为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和b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2,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2-的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子半径:a ->b +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C .d 分别与a 、b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d 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C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题给信息,可推出a 为H 、b 为Li 、c 为N 、d 为S 。
H -和Li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A 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N 的非金属性强于S ,故NH 3比H 2S 更稳定,B 项正确;H 2S 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Li 2S 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不同,C 项错误;S 与O 2反应生成SO 2,SO 2溶于水后生成H 2SO 3,溶液呈酸性,
D 项正确。
]
11.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工作的区域是该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工作时,H +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 2+2e -+4H +===Mn 2++2H 2O
D .若C m (H 2O)n 是葡萄糖,当电路中转移4 mol 电子时,消耗葡萄糖的质量
为15 g
C [由图示可知,微生物工作的区域通入燃料,而左边区域Mn 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所以右边为负极,左边为正极,A 错误;原电池中H +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B 错误;正极上MnO 2得电子被还原,与H +反应生成Mn 2+和H 2O ,C 正确;若C m (H 2O)n 是葡萄糖,C 元素平均化合价为0,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6H 12O 6-24e -+6H 2O===6CO 2↑+24H +,当电路中转移 4 mol 电子时,消耗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16 mo l ,质量为16
mol×180 g·mol -1=30 g ,D 错误。
]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再从上口倒出原上层液体,A 错误;利用空气密度比水小的原理排气泡,B 正确;切下的金属钠粒应先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且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可燃性气体),应在烧杯中进行,若在试管中反应易发生爆炸,C 错误;容量瓶的规格一般只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和1 000 mL 五种,应选用500 mL 容量瓶,且配制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应先在烧杯中溶解,降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D 错误。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Al(SO 4)2溶液中c (K +)=2c (SO 2-4)
B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固体,c (CO 2-3)增大
C .含有AgCl 和AgBr 固体的悬浊液中,c (Ag +)>c (Cl -)=c (Br -)
D .常温下,向含0.1 mol CH 3COOH 的溶液中加入a mol NaOH 固体,反应
后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则溶液显碱性(已知醋酸K a =
1.75×10-5)
B [KAl(SO 4)2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KAl(SO 4)2===K ++Al 3++2SO 2-4,故
2c (K +)=c (SO 2-4),A 项错误;NaHC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发生反应2HCO -3+2OH -+Ba 2+===BaCO 3↓+2H 2O +CO 2-3,CO 2-3浓度增大,B 项正确;AgBr 和AgCl 的溶度积不相
等,故c (Cl -)≠c (Br -),C 项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由于c (CH 3COOH)=c (CH 3COO
-),所以K a =c 3COO -c +
c 3
=
c (H +)=1.75×10-5,故溶液显酸性,D 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