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不仅仅只是对以前工作的回顾和检查。
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能够促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与发展,因此,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生活即教育”,教学亦然!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充分体现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义务。
并且,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心理品质及兴趣爱好,而其身处的环境也千差万别。
因此,不同的班级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导他们,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
这样才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本节内容是《环球的陆地》,主要讲述了亚洲部分的板块构造图和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等的分布。
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大洲大洋的位置、行政区域图、七大洲的分界线、全球的经纬度网格结构、海陆分布的地形图、亚洲地形、亚欧大陆西岸山脉、阿拉伯半岛和亚洲北部平原的水文状况、美国东西两侧分别是什么洋流系统、非洲中部的著名河流尼罗河,还有温度带等。
就连最简单的经纬网、方向角也包含在内。
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又紧密联系着。
例如本节内容,除了要掌握陆地的概念外,还要求我们从南极地区划分出四个半球和五个带之间的关系;而板块运动的相互挤压作用形成了亚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广阔的大陆裂谷。
从此处就开始考察板块运动问题了。
再者,由于亚洲被称为“人类摇篮”的古老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
而我们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雨量充沛,冬季寒冷干燥。
而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
从此时起,我就必须掌握好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初级产品):蒸发、凝结、降水。
由此延伸到洋流问题,根据季风的影响力判断出影响的范围。
在此过程中,如果要将世界陆地表示完整,那就要求绘制的地图足够精确,这样才便于后面建立起板块运动学说模型,利于理解记忆。
上课开始,先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着,出示世界气压带和风带图片,请学生判断哪些地方受气压带控制,哪些地方受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风向如何。
请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某种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加强记忆背诵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科学术语,扩大词汇量,锻炼科学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总结记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途径,掌握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