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随着生活方式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高质量护理的临床需求也日益增加,加之国内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儿科成为了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之一,儿科护理水平的提升也势在必行。

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我国儿童所占比例上升,对儿科护理的要求越发的严格,因此如何提儿科的护理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

据报道,高水平的儿科护理不仅可保证儿科护理安全和护理工作效率,更有有助于提高患者家长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有学者特在本次研究针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名儿科护理人员展开研究,持续质量改进的初步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名儿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

将2016年6~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

其中,20名护理人员;年龄24~46岁;本科18名,大专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6名,护士3名;同一群体在不同时间段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加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组的管理内容主要如下。

1.2.1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全组工作活动的策划和开展、管理计划的指定、护理工作监督和管理结果评估;由护士长选择一名高年资护士出任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工
作,从旁督促组员;由科室内护理人员构成组内成员,负责落实各项护理管理的基础工作。

1.2.2持续质量改进方案(1)优化入院接待流程:采用护士首问负责制,保证患儿入院接诊零等候,急症患儿可先处理后办手续,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2)责任制分组:将病房划分为两个责任制护理组,分组负责组内患儿的护理管理;将每个患儿的日常护理分摊到各个责任护士身上,分别负责对应患儿的全程护理;要求责任护士“主动服务到病房,治疗护理到床头”,在值护士可在病房巡视,保证病房护理安全。

(3)采用“护患沟通路径”:设有护士长信箱,随时搜集患儿家长的信息反馈和护理需求;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指导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准确掌握临床需求,尽可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4)护理专业教育:由护士长负责,以科室为单位,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专业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另每周邀请1名儿科护理专家来可开展安全管理专业讲座;设立学习小组,由组内代表轮流前往上级医院进行专业学习。

1.2.3引进绩效考核制度(1)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参照护理管理工作计划和护理考核标准,指定考核治疗;百分制,60%考核护理质量,20%考核护理风险,20%考核护患沟通。

(2)参照考核结果给予对应加、减;减分考核主要参照有效投诉、护理纠纷和责任性护理差错,参照不同程度扣除或奖励5%~20%。

(3)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开展具体考核事物,对应个人得分按比例分配绩效奖金。

1.2.4人性化护理
(1)采用人性化用语,以面带笑容、亲切、语言温柔地形式完成护理工作。

(2)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让患儿家长切实地感
受到孩子受重视,不让其感到被忽视,避免医护纠纷。

(3)确保亲切服务,彰显人文情怀素质,注意与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尽力营造一个安心、温暖、关怀的护理氛围。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主要考核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区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共四方面,由护士长和两名高年资护士共同考核;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满分为100;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比(%)+基本满意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特殊护理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区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文书书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儿科患儿年幼,无法配合、理解相关护理和治疗操作,沟通难度高于成人科室。

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是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强调时效性、科学性、人性化,旨在借助规范化服务保证儿科护理
管理工作可有序进行。

本次研究即主要围绕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而展开。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进程中,临床护理安全受到了保障,且专业教育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有助于临床护理的顺利开展。

此外,质量持续改进将护理目标细化,使得护理管理任务更为直接具体,逐步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水平,保证了护理任务的高效实现。

本次研究中,经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组护理人员在等各项护理质量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证明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性,与理论结果相吻,体现出持续护理质量在本科的应用效果。

与之同时,高水平的临床护理和高效沟通也更易获得临床患儿家属的认可。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证实了在儿科病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