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体悟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读书体悟⼼法朱⼦读书法中说到:“⼼不定,故见理不得。
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使之如⽌⽔,如明镜。
”
⼀、知⽌⽽后有定
知⽌就是知道终点,定就是把终点设为⽬标。
没有⽬标就没有⽅向,⽣活中有些⼈就是这样,上班时做⼀天和尚撞⼀天钟,下班后刷刷⼿机,打打游戏。
总是抱怨⽣活⽆趣,他们就像是没有⽅向的船,在⼈⽣的⼤海中漫⽆⽬的的飘荡着。
⼆、定⽽后能静
有了坚定不移的⽬标,才能静下⼼来去⾏动。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完整地读过⼀本书了?我经常给朋友推荐些书,然⽽总是说静不下⼼去读。
拿起书时总想看⼿机,放下⼿机总是感觉有⼈发信息。
内⼼杂念多,在⽣活中总是感到焦虑,这就是⼼不静,导致的浮躁。
三、静⽽后能安
内⼼平静⽅能安稳。
安是⼀种忘我的状态,也叫沉浸式体验。
在⼼理学中解释为⼈们在进⾏某种活动时,会完全投⼊情景中,注意⼒⾼度集中,并会过滤掉外界所有不相关的信息。
是⼀种积极正向的⼼理体验,能让⼈获得愉悦感,从⽽反复进⾏同样的活动⽽不会厌倦。
四、安⽽后能虑
安⽽后能虑,在内⼼平静安稳的状态才能考虑周全。
⽼⼦说:“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
” 考虑问题要从简单的地⽅开始,图谋⼤事也要从细微的地⽅考虑,在忘我的状态下去考虑事物,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越全⾯。
五、虑⽽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到达⽬标,才能有所收获。
⼀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变化离不开这三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和。
⽑选中《论持久战》这篇⽂章就是充分考虑了符合⾃⾝的客观条件,得出了帝国必败,中国必胜的结论。
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天有春夏秋冬,国有兴盛衰亡,⼈有⽣⽼病死,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
⽼⼦说:“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 能看到事物的终点,能静下⼼从头做起,也就接近⼤学之道了。
知⽌、定、静、安、虑,是解释如何“明明德”的⽅法论。
知道了⽬标,⼜有了⽅法,那剩下的就是实践了。
也就是亲民,对应的⽅法论是后⽂的⼋条⽬——格物、致知、诚意、正⼼、修⾝、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