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合理使用评语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合理使用评语心
得体会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和进步。
对于学困生来说更需要教师对自己的错误有明确的批语和指导,而不只是简单的“√”“×”。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
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
更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因素。
如果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会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困生作业批阅中,及时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在数学作业中使用评语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
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
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二、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
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
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
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
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 :3.92+22.76=26.68(元)。
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并写道:“解得巧,真聪明!”肯定其独特见解。
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