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及其说明
1、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2、说明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明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问题及说明
在学习笔算这一内容时,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究;在教学环境中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环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课时:10左右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口算除法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的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
2、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2题)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出示课本情境图:
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蔬菜批发市场调查运输情况好不好?
设计意图:提供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问题1:观察13页的主题图,从情景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生活动:指明学生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寻找信息与问题的之间的联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能正确的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问题1:思考口算40÷2=
师生活动:指明学生回答。
试说口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了解预习情况.
四、教师精讲点拨(课件出示)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问题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并揭示课题:口算除法60÷2=
(学生尝试解答,交流汇报计算的方法)
方法一:想20×3=60 ,那么60÷2=30;方法二:想 6÷2=3
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就是30.方法三…….
设计意图:测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出示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问题1:用什么方法解答这个问题,你能列式计算吗?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指名说出 600÷3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
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设计意图:测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问题1:这题你又是怎么想的?如何来解答呢?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独立解答,让后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如:方法一:240是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240÷3=80;方法二:3×8=240 ,240÷3=8;
方法三:………。
课件出示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把几百几十看成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巩固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
40÷2= 90÷3= 16÷2= 42÷7= 560÷7=
400÷2= 900÷3= 160÷2= 420÷7= 5600÷=
2、列式并写得数。
(1)320除以8得多少? (2) 8000除以2得多少?
3、15页“做一做”1、2题。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学习达标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1、3次运完60箱青豆,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20(箱)
2、3次运完600箱西红柿,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0÷3=200(箱)
3、3次运完240箱青椒,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40÷3=80(箱)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作业:17页1.2题
课题:除法估算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估算方法,理解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同学们的估算能力和估算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估算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口算。
18÷6 = 32÷4 = 270÷3 = 560÷8 = 200÷4 = 300÷5 = 400÷8 = 1200÷3 = 2000÷4 = 8000÷2 = 9000÷3 = 1500÷5 =
2.口答。
(1)450除以5得多少?
(2)被除数是2800,除数是7,商是多少?
3.说出各数的近似值。
49≈91≈
152≈198≈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口答,教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课件展学习目标,出示课本情境图:
设计意图:提供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1)学校新买了241套课外阅读书,要分发给四、五、六年级,请问:平均每班大约分到多少套书?
(2)在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中,有灾民158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个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设计意图:寻找信息与问题的之间的联系。
三、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情景回顾的内容
提出问题: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运多少箱?
如何算出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设计意图:了解预习情况.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出示例题2的情景图,回顾题意。
今天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大约运多少箱?
问题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并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
124÷3≈
(学生尝试解答,交流汇报估算的方法)
方法1:124≈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方法2:124=120+4
120÷3=40
还剩4箱,每天再运1箱。
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
小结估算的方法。
问题1:从上面的两种估算方法来看,认为估算的方法是多样还是单一的?请你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说。
教师指出估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样花。
小结:多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方法:
把多位数看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在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测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巩固训练
1、课件出示:学以致用的内容
现在请大家一起处理一下“课前思考”的两个问题”。
2、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设计意图:及时测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除法的估算
124÷3≈
方法1:124≈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方法2:124=120+4
120÷3=40
还剩4箱,每天再运1箱。
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见课本17页练习三的3、4、5、6、7
课题:笔算除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P20“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
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数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掌握除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着重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
在哪一位的上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板书
(1)口算:
80÷2= 60÷3= 300÷5=
400÷2= 140÷2= 360÷9=
(2)用竖式计算
8÷4= 64÷8=
师生活动:(1)口算:指名回答,师生给予肯定;(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复习旧的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植树节就要到了,快看看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的植树任务多少?
2、课件展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根据图的内容,让学生
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板书。
并揭示课
题:笔算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中获得信息,能提出相应的除法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解决问题: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问题1: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商?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求商的方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算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可
能会出现如下方法:
方法1:口算的方法
40÷2=20
2÷2=1
20+1=21
方法2:出示课件:分小棒的方法
把4捆零2根小棒。
平均分成两份,先分捆数,再分散的。
刚好每分是2捆零1根。
问题2:你能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笔算,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的笔算过程。
活动4:教师讲解笔算的方法.
问题1: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的笔算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如何书写竖式?
师生活动:教师以分小棒的过程,讲解算理,学生口述计算的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算理。
正确书写除法竖式。
五、课堂巩固训练
1、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猜猜我是谁
3、教材P20页“做一做”第一题,第2题的第一排。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测查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方法1:口算的方法
40÷2=20
2÷2=1
20+1=21
方法2:出示课件:分小棒的方法
把4捆零2根小棒。
平均分成两份,先分捆数,再分散的。
刚好每分是2捆零1根。
问题2:你能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吗?
活动4:教师讲解笔算的方法.
问题1: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的笔算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如何书写竖式?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练习四1、2题
课题:笔算除法
第4课时
教学内容:2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旧知:
问题1:口算练习
24÷8 360÷3 150÷5
问题2:竖式计算
69÷3 96÷3= 82÷2=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问题1:你能根据图的内容,编一除法应用题。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板书。
并揭示课题:笔算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中获得信息,能提出相应的除法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活动3:解决问题: 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52÷2=
问题1: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商?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小棒讨论算法。
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求商的方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活动4、竖式教学。
问题:我们怎么来用竖式计算呢?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笔算,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是怎样计算来的)
例1和例2作比较
设计意图:让你学生明白算理。
五、课堂巩固训练
1、计算下面各题:
91÷7= 85÷5= 64÷4= 72÷6=
2、小马虎体验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测查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总结内容: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52÷2=__26__(棵)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1页练习四中的第3题和第4题。
课题: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旧知
问题1:口算,比比谁最快。
54÷9
笔算下面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2= 69÷3=
68÷4= 85÷5=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课做准备。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板演,然后师生集体订正。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课件展学习目标,出示课本情境图:
小梦和小欣两个小朋友去李叔叔家玩,正巧遇到叔叔在整理照片,那些照片都是叔叔去北京旅游照的,太美了。
李叔叔说为你便于欣赏,他们需要整理一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整理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表示赞许。
设计意图:认识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尝试讨论,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3:
问题1:你会列式吗?
师生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为学生解决一位数除三位数做准备。
三、检查自学情况(估算)
问题1:你能估算出238÷6≈
师生活动: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为求准确值做准备。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计算准确值:238÷6=
问题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问题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问题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教师板演过程。
进一步让你学生明白学
生计算的算理了过程。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空间。
小结:
问题4: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相片吗?2本呢?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使学生根据所算得的结果,来分析,所需要的相册多少本。
五、课堂巩固训练
1、课件出示,自测练习
2、完成22页中的做一做和练习五中的第1题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学习达标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小结。
这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238÷6= 39(页)…4(张)
答:这些相片要插40页。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
是三
位数?想想商的位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课题:除法的验算
第6课时
教学内容:25页例4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验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尝试等活动,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体验验算的作用,培养验算、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
—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口算练习
2、笔算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知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师生活动:师问生答。
例4、开学了老师请小明和小东去文具店购买文具。
(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小明带了100元去买蓝笔记本,每本5元,正好买了20本。
他们算得对吗?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购买文具的情境,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怎样验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确?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教师在讲解。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检查自学情况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小东算得对不对呢?请你根据已有的经验帮他验算他算得是否正确?指名回答。
继续观察小朋友对话的情景图,指名列式,板书:100÷7=
14(本)……2(元)
设计意图: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师生活动:指名说一说:14×7十2=100(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100元这说明了什么? 14、7、2、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课件进行对比,掌握算理。
小结:得出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算理。
正确书写除法的验算。
五、课堂巩固训练(课件出示)
1、口算并口头验算
2、口答
3、判断
4、完成课本25页的做一做。
5、练习六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测查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100 ÷ 5 = 20(本)
100 ÷ 7 =14(本)…… 2(元)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做课本练习六:第一、二、三、五、六、七题。
课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7课时
教学内容:28页例5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出示口算卡片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61÷8 9×0 14×0
师生活动:师指名回答,答对的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学习学习目标。
2、出示课本第28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图画的内容,引入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师生活动:学生说,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分西瓜的方法。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
四、教师精讲点拨
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师生活动:学生说,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设计意图:引入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五、课堂巩固训练
A: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0÷2 0÷4 0÷5 B:算一算:0÷100 0 ÷7 0 ÷6 0÷45 0÷71
0÷9 0÷1 0÷3 0÷978 0÷8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4÷4=1
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0÷3=0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1、免费练习册第8页基础训练第一、二题。
2、练习七第1、2、4题。
课题: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1)
第8课时
教学内容:28页例6
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除多为数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基本流程:
问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
30÷3 45÷9 400÷5
0÷7 0÷45 0÷100
师生活动:师指名回答,答对的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出示例6,让学生看图独立思考图的内容。
问题1、你能根据图的内容,列出算式吗?
师生活动: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图的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解决问题: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
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三、检查自学情况
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他的商吗?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自己做,然后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求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
探究商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问题1、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他的商吗?
师生活动:先指名板演,教师再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求商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五、课堂巩固训练
1、完成课本29页的做一做和课本30页第一题。
2、课件出示:832÷4=562÷4=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309÷3=?
420÷3=?
八、教学反思
九、课后巩固练习
课本30页第2、3、4题
课题: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2)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31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除多为数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教学重、难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50×7= 1600÷4=
80÷2= 3600÷4=
420÷6= 700×8 =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690÷3 600÷4 505÷5
师生活动:师指名回答,答对的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出示例7题目(1)。
问题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师生活动: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图的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解决问题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问题1、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他的商吗?
设计意图: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三、检查自学情况
让学生先自己做,然后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31页做一做,笔算,小结。
设计意图:检查自学情况
四、教师精讲点拨(出示课件)
出示例7第(2)。
问题1、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
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师生活动:先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板演,教师再讲解。
课件出示:32页做一做,笔算,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