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1.下列的物理学史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B.查德威克在α粒
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C.γ射线是发生衰变后的新核处于激发态,向高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D.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没有作用力 B.分子间存
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
中的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D.滴入清水中的红墨水会很快散开,这是因为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3.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则这些原子
E/eVnA.发出的光子最小能量是0.66eV 0?-0.854B.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2.75
eV 3-1.51C.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3.42D.由n=3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频率
最高 -13.61
4.关于物体中的分子数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
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密度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二、双选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分,漏选得3分、
错选和不选得0分,共5小题30分) 5.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成一个氘核,同时辐
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
的光速为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是H+n?1H+?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
11102m=m1+m2-m3
C.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 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m3-m1-
m2)c2
6.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压强有关 B.目前核电站的能量来自轻核的聚
变
C.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
2344D.核反应方程23892U?90Th?2He发生的是α衰变
3030P?Si?X,则 P15147.具有放射性,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301530PA.核内有30个中子 B.14Si核内有14个质子
3015C.X粒子是质子 D.X粒子是正电子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C.有时压缩理想气体要用很大的力,这是因为理想气体分子存在很大的斥力 D.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
力和斥力都将不断减小
9.下列关于热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C.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D.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 10.(1)(9
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简要步骤如下:
a.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在浅盘上盖上塑料盖板,用彩笔描出油膜的边缘轮廓.
c.用浅盘装入约2 cm深的水,并在水面上撒上痱子粉. d.用公式L=,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VSe.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①(3分)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3分)测算分子的直径时,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
A.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 B.认为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D.考虑相邻油分子的相互作用力③(3分)用彩笔将薄膜轮廓描绘在塑料盖板上,如图所示 (已知塑料盖板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求油膜面积时,半个以上方格面积记为S,不足半个舍去)则油膜面积为________.
(2)(9分)某同学用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①下列物理量,哪些是本次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选填字母代号)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②小球a、b的质量ma、mb应该满足的关系是ma>mb;a、b两小球碰撞后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点和点;
③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a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
的O点对齐,(乙)图给出了a球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知a球落点与O点间的平均距离是 cm;
④按照本实验方法,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式是。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36分) 11.(1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竖直悬挂着一质量为2m的小球A,恰好紧挨着放置在水平光滑桌面右端质量为m的物块B。
现保持细绳绷直,把小球向左上方拉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0的位置,然后释放小球。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恰好
L与物块发生碰撞,碰后小球向右摆动的最大高度为,物块获得速度后向右离开
8光滑桌面。
(1)A球与B碰撞前后瞬间A球速度各是多大(2)A球与B碰撞前对细绳的拉力是多大
(3)物块落地时距离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12.(18分)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氦核(氦的同位素)。
已知氘核的质量mD=2.01360 u ,氦核的质量mHe=3.0150 u ,中子的质量mn=1.0087 u 。
(1)写出聚变方程; (2)计算释放的核能;
(3)若反应前两个氘核的动能为0.35 MeV,它们正面对撞发生聚变,且反应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分别求产生的氦核和中子两者的动能;
(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单选每题4分,共16分,双选每题6分,漏选
得3分,共30分
二、实验探究题:
11.(18分)解析:
(1)A球小球下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
2mg(L?Lcos600)?1?2mv22 ① (2分)
得v?gL (1分) A球碰撞后在上摆过程中,根据机械
能守恒:
1L?2mv12?2mg8 ② (2分) 2 得
v1?gL2 (1分)
v2T?2mg?2mL (2分)(2)在最低点对A球:
得 T?4mg (1分)(3)小球A和物块碰撞瞬间分
析,根据动量守恒:2mv?2mv1?mv2 ③ (2分)得:
v2?gL (1分)对碰后物块分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有:
h?12gt2④ (2分)
s?v2t⑤ (2分)解得s?hL (2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