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直接复制、发行、表演、展示、播放或改编其作品。
直接侵权
虽未直接侵犯著作权,但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如提供盗版设备或存储侵权内容的服务器等。
间接侵权
违反与著作权人签订的合同规定,如未按约定支付报酬或超出许可范围使用作品。
违约侵权
06
CHAPTER
完善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建议提出
创作即享有原则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署名推定原则
著作权人可以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利,包括转让、许可使用等方式。
权利行使自由原则
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我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中有关著作权的规定,与我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国民待遇原则
加大打击力度
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专门的著作权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加强监管和巡查
加强对著作权市场的监管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侵权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从原始著作权人或其他继受著作权人处获得著作权的方式。继受取得需要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如签订转让合同、办理继承手续等。
02
CHAPTER
著作权客体概述
作品定义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不同,作品可分为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
创作中期
02
随着创作的深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逐渐清晰,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时,作品开始呈现出一定的风格和个性。
创作后期
03
在创作后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表达达到高峰,作品呈现出高度的成熟和稳定性。此时,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已经相当深入,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
文学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主体通常通过文字表达对客体的认识和感受。由于文字表达的抽象性和多义性,文学作品中的主客体关系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我国给予外国人的待遇与本国公民相同,即“国民待遇”原则。
独立保护原则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其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
05
CHAPTER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剖析
合作作品的定义
在认定合作作品的主客体关系时,应遵循“共同创作、共同享有”的原则。即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每个作者都有权对作品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同时,对于合作作品的使用和处分,应经过所有合作作者的同意。
主客体关系认定原则
04
CHAPTER
著作权归属与行使规则探讨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续。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的主客体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主客体关系主要通过声音来表达。音乐家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呈现出动人的音乐美感。
合作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共同创作的作品。在合作作品中,每个作者都对作品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
独创性
可复制性
合法性
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从而被他人所感知。
作品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03
02
01
VS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人享有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著作权人权利
著作权人有义务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积极维护作品的完整性和社会公共利益。
著直接创作作品而取得著作权的方式。只要作品符合法定条件,作者即可自动取得著作权,无需履行任何手续。
例外情况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作品,如计算机软件等,虽然符合作品的定义和构成要件,但可能因特殊原因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些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不受保护对象
03
CHAPTER
著作权主体与客体关系分析
创作初期
01
在创作初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表达处于模糊和探索阶段,此时主体对客体的把握不够深入,作品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目录
著作权主体概述著作权客体概述著作权主体与客体关系分析著作权归属与行使规则探讨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剖析完善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建议提出
01
CHAPTER
著作权主体概述
著作权人定义
著作权人是指依法享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著作权人分类
根据创作作品的不同,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是指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而继受著作权人则是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著作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著作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