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是指与异基因造血干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是指与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密切相关的移植物抗白血病功能,它的产生与移植前进行的化、放疗等预处
理方案并无关联。
许多研究者发现:发生过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其白血病的复发
率要比未发生过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低2.5倍。
另外还发现同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其白血病的
复发率要比异基因骨髓移植者为高。
因此人们推测,供者的淋巴细胞对受者体内的白血病细
胞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攻击作用,这一作用即称为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学术术语来源---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心膈角髓肉瘤
文章亮点:
1相关文献报道中髓肉瘤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以眼部、皮肤为好发部位,也可见累及内脏器官及胸壁者,关于移植后并发髓肉瘤的病例多数发生在骨髓移植后。
实验首次报道1例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心膈角髓肉瘤的病例。
2 对此病的治疗,有作者认为系统性治疗效果要优于局部治疗,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
更优,但作者采取先手术切除化疗,而后放疗的方法,优势在于一是可以明确病理,同时减
轻局部肿瘤负荷;二是虽然患者采取化疗可以进一步清除残留病灶,但化疗出现的感染性休
克也可以致命,因此化疗联合放疗可以增强患者耐受性,减少治疗相关死亡,这也可能是该
例患者生存时间较长的原因,也提示作者移植后髓肉瘤的治疗也应体现个体化的原则。
3 不同的移植方法如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发生髓肉瘤的概率是否有差别目前尚无相
关报道,实验在此也只是提供了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例,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髓肉瘤;心膈角;化疗;放疗;干细胞图片文章
摘要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
者仍面临着复发的风险,髓肉瘤为一种罕见的髓外复发方式,且临床疗效差,因此了解髓肉
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目的:分析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心膈角髓肉瘤患者1例,先后予手术切除肿块、化疗、放疗等联合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和生存情况。
结果与结论:患者在2个疗程的化疗过程中出现了败血症、真菌性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之后接受了纵隔放疗,髓肉瘤未再复发。
无病生存25个月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罕见且临床表现多变,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二次移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法,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