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车间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净化车间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xx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五年三
目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3 -
2 设备的技术特性..................................... -
3 -
3 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 -
4 -
4 完好设备标准....................................... -
5 -
5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
6 -
6 检验............................................... - 8 -
净化车间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净化车间静设备的技术特性、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设备的开车程序、设备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设备的停车程序、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静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设备的技术特性
3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
3.1 使用管理
3.1.1 容器投用前,使用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登记证》后方可使用。
3.1.2 容器使用单位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虽在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本单位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以下工作: a.建立和健全容器技术档案。
b.贯彻执行有关容器的技术法规和文件。
c.编制和修改企业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d.参与容器检验、修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e.参与容器的安装、验收及试车工作。
f.检查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工作。
g.负责容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
h.编制容器年度定检计划和检修计划并负责实施。
i.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上报本企业容器管理年报、定期检验计划和实施情况。
j.负责容器安全等级变更工作.
k.负责容器过户审查工作.
l.负责工艺参数提高的审批工作.
m.参与容器事故的分析与报告。
3.2 日常维护保养
3.2.1操作人员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爱护设备,以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维护设备,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
3.2.2 操作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对所使用的容器做到“四懂三会”,并经考试合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3.2.3 操作及维修人员应按“包机”制所要求的内容和项目对容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2.4 设备启动前做好各项准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容器操作规程启动、停止和操作容器,严禁容器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3.2.5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定点、定线、定项对容器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事故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当班记录。
3.2.6 维护工人(工艺、机、电、仪)要坚持对容器的日常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和处理故障,对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应向车间提出处理意见。
3.2.7 认真填写岗位原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3.2.8 认真加强对容器外表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工作。
3.2.9 对需定时排污和排空的容器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定时进行。
3.2.10 容器(尤其对有衬里的容器)在开、停车和试压时应按规定分级、分段升(降)压和温度,对于升压有壁温要求(或操作有壁温要求)的容器不得在低于规定壁温下升压,对于液化气体每次空罐充装时必须严格控制物料充装速度,严防充装速度过快壁温过低而发均脆断。
3.3 定期维护保养
3.3.1 使用单位应结合设备整顿和设备修理定期解决和消除容器的跑、冒、滴、漏以及密封不良等现象,并根据容器本身情况定期对容器进行防腐、保温工作,容器主螺栓应定期加润滑脂,其它螺栓和紧固件也应定期进行防锈工作。
3.3.2 对停用封存和备用的容器应定期进行检验、维护和进行“四防”(防冻、防尘、防潮、防腐)工作。
3.3.3 对于换热设备,要保证介质洁净,防止杂物或结垢堵塞换热管道,影响换热面积。
4完好设备标准
4.1 零、部件
4.1.1 零、部件齐全、完整,各紧固件及零、部件材质符合要求。
4.1.2 安全附件齐全、安装正确、灵敏、可靠,且在有效检定期内。
4.1.3 各种控制仪器、仪表、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有效。
4.1.4 附属管件、阀门、支架(座)等安装合理,牢固可靠,所有螺栓伸出长度
符合要求。
4.1.5 防腐层、绝热层及护壳完好,保温及防冻设施完整、有效且符合要求。
4.1.6 基础、支座稳固可靠,无异常倾斜和下沉现象。
4.1.7 容器表面适当位置应有压力容器铭牌和注册登记牌。
4.1.8防腐、保温、防冻设施齐全有效,符合要求
4.1.9 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4.2 运行性能及安全状况等级
4.2.1 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必须达到3级(含3级)以上,对新投用的容器应达到2级(含2级)以上。
4.2.2 工艺指标能达到设计要求或查定的要求。
4.2.3 无跑冷和超温、超压现象。
4.2.4 无明显变形、鼓包、凹陷和倾斜。
4.2.5 无异常振动、声响等现象。
4.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4.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4.3.2 设备运行时间有统计、有记录;
4.3.3 设备易损件有图纸;
4.3.4 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4.4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4.5 容器及附属设备的外表清洁、无油污、积灰和积水现象。
4.6 环境整洁,无杂物,无积水。
4.7 设备安全附件按规定检验。
5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5.1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I
5.2 紧急情况处理
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并及时上报: a.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容器壁温超过规定值以及容器超负荷运行、经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
b.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或盛装易燃、易爆、有害、毒性程度为中等危害介质的容器发现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c.容器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已直接危及容器安全运行时。
d.容器过量充装危及安全时。
e.容器的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容器安全运行时。
f.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
g.容器与相邻管道发生振动,危及容器安全运行时。
h.安全装置失灵,无法调整,危及安全运行。
i.发生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中不允许容器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
6检验
6.1 检验单位、检验员、无损检测人员。
6.1.1 从事容器和槽车罐体检验的单位和检验员均应得到主管部门的同意,并经资格鉴定、考核和认可。
6.1.2 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可以从事批准范围内检验工作。
6.1.3 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员,应在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有效末获得检验员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可在检验员指导下进行检验工作,但无权签署检验文件。
6.1.4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GB9446《无损检测技术资格鉴定通则》的要求取得“技术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6.2 检验性质和检验周期
6.2.1 容器的检验性质根据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定为:
a.外部检查:指专业人员在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
b.内外部检验:指专业检验人员在容器停运后的检验。
c.耐压试验:指压力容器在内外部检验或修理完成后,进行超过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或气压试验。
6.2.2 容器的检验周期。
6.2.2.1 容器的检验周期见下表。
注:1 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容器的检验周期由检验员根据容器具体情况确定。
6.2.2.2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内外部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
a.工作介质对容器材料的腐蚀状况不明,设计者未能提供或未能准确提供腐蚀速率以及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毫米/年的容器。
b.材料的可焊性差,在制造或修复时曾多次返修的。
c.容器投入使用以来首次进行检验的。
d.容器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
e.容器使用超过15年,经检验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
f.持证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6.2.2.3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内外部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a.非金属衬里在原定检验周期内使用完好的,但不应超过108个月。
b.工作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低于o.1mm/a,或有可靠金属衬里的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基本无腐蚀的,但不超过120个月。
6.2.2.4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及装有填充物的大型容器其定期内外部检验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6.2.2.5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进行容器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的,使用单位必须提前三个月以充分的理由提出申请经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三类容器还应报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方可延长,但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对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低于3级的一般不得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