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作业 (1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 河口地区
形成 机制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
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
→水下堆积体→河漫 缓,河水流速减慢
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
滩→河流改道,河漫 →泥沙堆积→三角
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
→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 滩被废弃→连接形成 洲相连形成三角洲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广东佛山模拟)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 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 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3~5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C.T2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B.T1 D.T3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第1轮 ·地理
() () ()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 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图: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类型:
组成部分 分布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A.自来水厂 B.化工厂
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 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故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4.该河段河道宽窄的变化,说明了 A.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 B.该河段河流落差大 C.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 D.该河段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大
(D)
解析:河流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是导致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
因;而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大小又决定了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强弱。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解析:乙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水量小、洪涝灾害小;受地形、交通限制,
发展缓慢;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水陆交通便利,最
有利于城市发展,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浙江卷)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 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 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段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989~1991年
B.1995~2000年
C.2007~2009年
D.2011~2013年
(A)
解析:河流侧向侵蚀会使河道变宽,图示1989~1991年间折线数值为正值且数 值最大,则主要表现为侵蚀,故该时段该河道变宽幅度最大。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素养解读] 解答本题需要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结合材料信 息,运用区域认知思维分析T0平坦面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 沙堆积,面积会扩大。T3时期断面流速最大。结合图中T3、T2、T1平坦面的地势高 低,运用综合思维素养推断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运动状况。
[解题流程]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___下__蚀___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 水仅能淹没___T_0__,说明__T__0__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 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__扩__大____。第(2)题,由材料可知T3时期砾石的平均砾径 最__大____,说明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___大___。
河漫滩平原
平原
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组成部分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
地貌 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 地势平坦、宽广
特点 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
细
三角洲平原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 坦,河网稠密,河道由 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 呈放射状
图示
第1轮 ·地理
河湾
貌 成熟期 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U__” 型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堆积 地貌
时期(或部位) 山前
河流中下游 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作用过程 泥沙堆积
地貌类型 __洪__(_冲__)_积__扇____
河漫滩平原 __三__角__洲____
[温馨提示] 在分析侧蚀作用时应注意两种情况: (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方面解释。 (2)如果是弯曲河道,则根据凹岸和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沿河聚落带;有的沿
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
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
海岸发展,形成沿海
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
岸聚落带
发展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2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
初期
以 __向__下____ 和 ___向__源__头___ 侵 蚀 河 谷 不 断 __加__深____ 和 延 伸 ,
为主,侧蚀为辅
形成“____V__”型谷
蚀 地
中期
下蚀减弱,侧蚀加强,_凹__岸___ 河 谷 ___弯__曲___ , 出 现 连 续 的
侵蚀,凸岸__堆__积____
[温馨提示] 说明: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 地和聚落点,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沉积,可以建港。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图a为某游客拍摄到的尼亚加拉瀑布景观图;图b为该瀑布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___生__产__、__生__活__用__水___。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__农__副__产__品____。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耕地状况
河网密布区
破碎
答案 1.C 2.C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 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 直河段上。据此回答3~4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3.该河流位于
A.东半球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根据测量结果,尼亚加拉瀑布每年都会“迁移”1米左右,它的主要迁移方
向是
()
A.左岸
B.右岸
C.上游
D.下游
2.有利于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
①组成河床的岩石上软下硬 ②组成河床的岩石下软上硬 ③位于断层构造带
④位于向斜构造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河网稀疏区
连片
第1轮 ·地理
乡村规模 __相__对__较__小____
__较__大____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线__状___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冲__积__平__原____向__山__坡____过渡的地带。
A.甲
B.乙
C.丙
D.丁
(C)
解析:丙位于河谷地区,上游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最大。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四聚落中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
(B)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4.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答案 3.B 4.D
第1轮 ·地理
() ()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2 核心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一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特征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6)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断河流流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7)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 一般地,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 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8)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流流向 时令河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 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然条件
河流地 貌类型
高原地区 地势高、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谷
山区 差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 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较好
冲积平原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河流 地貌 条件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8·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 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
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
富,而且河网密布,
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
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
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海上运输
聚落 分布
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
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
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抬升
稳定 间歇性
[自主尝试] (1)A (2)A (3)D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断河流流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D)
解析: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
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3.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北京卷)如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A)
解析: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之下,因此①形 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栏 目 导 航
01 双基落实·技能提升 02 核心考点·互动探究 03 专项专攻·素能培优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01 双基落实·技能提升
………………………………………………………………………………………………………………◎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5.2001年前后,河道宽度变化的幅度有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流域降水年变率小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上游流域植被遭受破坏
D.上游水库投入运行
(D)
解析:图示2001年前后,河岸侵蚀和淤积变化幅度都明显变小,可能是上游水 库运行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量变化减小的缘故。
第1轮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