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二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二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
末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糖核酸(RNA)分子一般呈双螺旋结构
B.在霓虹灯的灯管里存在等离子体
C.可以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太阳的组成元素是否含氦
D.我国科学家近期成功构筑了一类超分子金属配位笼,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特征
2.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①消去①取代①水解①加成①还原①氧化,用丙醛制取1,2-丙二醇,按正确的合成路线发生的反应所属类型不可能是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对化合物X、Y和Z发生化学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FeCl溶液反应显示特殊颜色
A.X可与
3
B.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单质溴的物质的量相等
C.1molY最多能与4molNaOH完全反应
D.向过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Z,消耗3mol碳酸钠
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了自由电子并发生定向移动
KMnO氧化烯烃的反应速率,体现超分子“分子识别”的特征B.冠醚与K 作用可加快4
C .白磷晶体中,4P 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
D .缺角的NaCl 晶体在饱和NaCl 溶液中能变为完美的立方体,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5.冠醚在物质分离中有重要的应用,某冠醚分子c 可识别K +,其合成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b 、c 中均没有手性碳原子
B .c 可用于从含有Li +、Na +、K +三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分离出K +
C .a 、c 均存在大π键
D .邻苯二酚与b 通过消去反应可得到a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不能用化学键解释的是
A .沸点:263C H CH OH <
B .稳定性:22H O H S >
C .硬度:金刚石>晶体硅
D .熔点:氧化镁>氯化钠
7.实验室中按以下方案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①需要过滤装置
B .操作①分液时水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C .操作①是蒸发操作
D .操作①需要用到球形冷凝管
8.某些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理活性,且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银氨溶液区别香叶醛与香叶醇
B .香叶醛与香叶醇均至少有5个碳原子共平面
C .若Q 是一溴代物,则Q 有2种同分异构体
D .等物质的量的香叶醇、香叶醛完全燃烧生成2H O 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多
9.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醇类:和
B .共价晶体:晶体锗、晶体硅和金刚石
C .饱和烃:乙烯和乙炔
D .配合物:4NH Cl 和()5Fe CO 10.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 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①加热溶解的目的是增大粗苯甲酸的溶解度
B .操作①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 .操作①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 .操作①、①、①中均需使用到玻璃棒
11.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1年创立的。
其反应原理为:NaCl+23243CO +NH +H O=NH Cl+NaH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H O 中氧原子采取3sp 杂化
B .离子半径:()()+-r Na >r Cl
C .4NH Cl 的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
D .2CO 是非极性分子、2H O 是极性分子 12.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团簇催化剂有助于烯烃与双氧水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烯烃R 没有顺反异构体
B .烯烃R 的名称是2,3-二乙基-2-丁烯
C .反应①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加成反应
D .产物1、2分子都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
13.钛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四卤化钛的熔点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V
B 族
B .钛合金可作电极材料,是因其晶体中有自由电子
C .4TiF 的熔点较高,与其晶体类型有关
D .4TiCl 、4TiBr 、4TiI 的熔点依次升高,是因为钛卤键的键能依次增大
14.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如下所示,其系统命名是
A .2,4-二甲基己烷
B .3,5-二甲基己烷
C .2-甲基-4-乙基戊烷
D .4-甲基-2-乙基戊烷
二、解答题
15.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实验室可用50%硝酸氧化环己醇制备。
【反应式】
【文献】
i .己二酸()1146g mol M -=⋅熔点为153①。
ii .己二酸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iii .已知:222NO O 2NO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试剂】
NH VO。
2.5 g(2.7 mL,0.025 mol)环己醇、8mL(10.5g,约0.083mol)50%硝酸、钒酸铵()
43【步骤】
①在100mL的仪器B中,加入8mL50%硝酸和1小粒钒酸铵。
瓶口分别安装温度计、仪器A和恒压滴液漏斗。
仪器A上端接一气体吸收装置,如图所示。
①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2.7mL环己醇。
将仪器B在水浴中预热到50①左右,移去水浴,先滴入6滴环己醇,并加以摇振。
反应开始后,瓶内反应物温度升高并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慢慢滴入其余的环己醇,调节滴加速率,使瓶内温度维持在50①60①,并不时加以振荡。
滴加完毕,再用沸水浴加热约10min,至无红棕色气体产生为止。
①将反应物小心倾入一外部用冷水浴冷却的烧杯中,进行抽滤,然后收集析出的晶体。
①洗涤、用水重结晶、干燥,称重得到己二酸产品约为2.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仪器A的作用有导气和。
本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其原因是。
(2)步骤①中,调节滴加速度,使瓶内温度维持在50①60①,其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防止瓶内温度过高的方法是。
(3)步骤①中,洗涤粗产品宜选择的溶剂是(填字母)。
a.热水b.冷水c.75%酒精
(4)本实验中所得己二酸的产率为%。
(保留1位小数)
16.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
A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n n;B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三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布为ns np
子数之比为3:4;D与C同周期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3E+的3d轨道半充满。
(1)C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
(3)A 和B 形成的AB -常作为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
在AB -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1:2,则在AB -中元素A 的原子杂化方式为 。
(4)2E +和3E +均能与AB -形成配离子,配位数均为6,配位原子是 ,2E +和AB -形成的配离子与D 的单质反应,生成3E +与AB -形成的配离子,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3ED 熔点为304①,沸点为317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3ED 的晶体类型为 。
(6)2EC 晶体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a nm ,结构如图所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该晶体的密度为 3g cm -⋅(91nm 10m =)。
17.铬(Cr)、锰(Mn)、钴(Co)、镍(Ni)等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前沿科学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含铬化合物5CrO 中Cr 元素化合价为+6价,常温下呈蓝色,则其结构式可能为 。
A . B . C .
(3)已知金属锰有多种晶型,γ型锰的面心立方晶胞俯视图符合下列 (填序号),每个Mn 原子周围紧邻的原子数为 。
A .
B .
C .
D .
(4)()()462Co DMSO ClO ⎡⎤⎣⎦是一种紫色晶体,
其中DMSO 为二甲基亚砜,化学式为()32SO CH ,
DMSO 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2SO CH 中键角C S O ——
33CH COCH 中键角C C O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ClO -
的空间构型是 ,
元素S 、Cl 、O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镍可催化合成烯丙醇(22CH CH CH OH =—),其相对分子质量与丙醛(32CH CH CHO )的相等,但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原因是 。
(6)①NiO 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 为()0,0,0,B 为()1,1,1,则C 的离子坐标参数为 。
①一定温度下,NiO 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2O -作密置单层排列(2O -之间相切),2+Ni 填充其中(如图乙),已知2O -的半径为a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A N ,每平方米面积上具有该单分子层的质量为 g(用含a 、A N 的代数式表示)。
18.洛索洛芬钠H 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X的结构简式是。
(2)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3)D与Y反应还会生成少量'E,'E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
①Y的结构简式是。
①'E的结构简式是。
①'E少于E的原因是:相对于生成E,生成'E时断裂的C—H键的极性(填“强”或“弱”)。
(4)E经历两步转化为G。
F分子内
存在由氢键形成的六元环,F的结构简式是(标出分子内氢键)。
(5)将G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生成H,再加入乙醇后有大量白色固体H析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H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