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会造成患者
出现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等临床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该病症
属于慢性病,临床治疗时只能以药物控制和通过日常管理改善患者生活、饮食等
方面的习惯为主。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比例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做好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工作,已成为社区管理人员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主要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措施。

一、都有哪些因素会造成高血压患者?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存在家族病史,如果一个家族中的直系有血缘
关系的亲属出现过高血压病史,那么该亲属的直系后代中出现高血压病的几率就
会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该类人群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且在家庭内常备测量血压
的仪器,以便于及时掌握患者身体情况。

1.
精神和环境因素
通常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的状态,或者短期内受
到外界巨大的刺激,就会导致此人持续处于血压升高的状态。

1.
年龄因素
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表明,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
升趋势,随着发病率的增加,此类人群更加容易患高血压。

1.
生活习惯因素
部分人群不注意日常生活习惯,日常饮食不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根据个人喜好以暴饮暴食,高含盐量的重口味食物,大量饮酒和吸烟等,另外由于现代都市人群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电子类产品的大量使用,此类人群经常会出现熬夜、失眠和睡眠不规律的情况发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重要诱因。

1.
药物因素
有些人群由于自身需求或身体原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如:部分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所迫长期服用避孕类的药物;或出于减肥的目的服用含有大量激素的药物;或由于部分身体功能障碍服用止痛类药物等。

1.
其它疾病因素
部分人群由于自身患有某种疾病或者由于身体肥胖,导致出现临床并发症状引发高血压。

图1: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二、高血压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1、对心脏血管的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由于血压增高,冠状动脉血管伸张,刺激血管内层下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溶酶体的增多,减少了对动脉壁上
胆固醇等物质的消除。

因此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造成冠心病的发生。

1.
对心脏的损害
高血压往往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
心室的负担,导致左心室逐渐肥厚、扩张,患者会感到心悸、气喘、咳嗽、心衰、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肺水肿,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

1.
对大脑的损害
高血压对脑的危害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最危险因素。

高血压会影
响脑动脉血管,若血压持续增高多年,动脉壁由于缺氧,营养不良等因素,从而
造成动脉内膜通透性增高,血管壁逐渐发生硬化而失去弹性,导致管腔逐渐狭窄
和闭塞。

而脑内小动脉的管壁较薄弱,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较差,加上长期的血
压增高,精神紧张或降压药物使用不当,血压的剧烈波动,引起脑动脉痉挛等因
素都有可能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腔隙性梗死等临床症状,一般致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

4、对肾的危害
高血压病对肾脏的危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首先是肾小动脉出现硬化,
狭窄,使肾脏进行性缺血,发生纤维化玻璃样变或代偿性肥大,随着病情的不断
发展,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会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
尿毒症。

5、对眼底的危害
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性收缩、硬化、出血、渗出、水肿等临床症状。

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会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
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6、对四肢血管的危害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四肢动脉的病变,从而导致四肢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
流减少,甚至会造成血管闭塞,从而引起患者下肢疼痛或间隙性跛行,患者常有
活动或步行后发生病侧肢体无力、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若患者肢体动脉血管完
全闭塞可致肢体坏死。

图2: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如何治疗高血压患者?
1、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对检查出的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并能够控制每一个24
小时血压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
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2、改善日常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需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多食用低盐、低脂肪类的食物,根据自身
身体情况增加日常运动量,以达到减轻并控制体重的目的。

同时需要做到戒烟、
限制饮酒,改善居住环境并放松心情,能够保持心情舒畅,以达到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

四、社区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1、进行广泛的健康知识宣传
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视频社交媒体、微博等平台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广泛的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并在宣传的过程中多与中老年人群进行沟通,以逐渐消除社区居民的排斥心理,使其充分认识到了解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必要性。

2、深入开展社区内的上门服务工作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社区医护人员也要深入社区上门开展高血压患者管理及服务工作,对有沟通障碍的社区居民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耐心细致的进行沟通以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才能准确的知道辖区内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及身体健康状况,为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3、尽量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社区管理人员根据上门服务统计的患者信息,每年一次为患者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并成立慢病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针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和生活习惯,同时提供一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定期入户随访,或者患者随时有不适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均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以便实时掌握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对患者病情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1.
做好患者信息的保密工作
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内容,涉及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及身体疾病状况等隐私信息,一旦出现信息泄露,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相关工作的信任危机,政府及相关部门需通过法律、相关管理制度、增加信息化管理及加密措施,切实做好社区居民的信息安全。

以上就是有关如何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