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doc八年级思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公平是在中产生的。
以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的合作。
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公平是相对的,其判定跟选择的标准有关,其实现跟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
答: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它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
(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6、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我们只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7、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采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曲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当我们见到不公平行为时,应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8、为什么合作需要公平?
答:①公平合作,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②公平合作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公平合作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9、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答:①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积极培养公平合作意识;②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答: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7.什么是有正义感的人(p113)
①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
②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3、什么是制度的正义性?
答: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4、正义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答: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5、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6、请你列举校园中的非正义的事例,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学校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⑴、如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向小同学勒索财物、辱骂他人,打架斗殴、窃取他人财物等行为。
⑵、①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②严厉打击非正义现象;③采取多种形式弘扬正义等。
7、当你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答: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8、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9、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②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③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
10、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正义?
答: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11、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
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12、我们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②、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
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
13、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p113)
第四单元综合评价
二、简答题
1、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什么?
答: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能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援助,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四、展示自己
2.请从正反两面列举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事例(至少两方面)。
答:正义行为:面对歹徒临危不惧,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揭发检举偷漏税行为。
非正义行为;考试作弊、偷窃他人财物。
3.请列举做人应该有哪些优良品德。
(例如:为人正直,有正义感,做人堂堂正正,爱憎分明,正气凛然、光明磊落,无私无畏……)
4.在欧洲,一位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濒临死亡。
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可以挽救她的生命。
这种药是本城一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这种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
药剂师花200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2000美元,病人的丈夫叫海因茨,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他只能筹集到大约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
海因茨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就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或允许他以后再付钱,或是,这位药剂师却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
”海因茨绝望了,想闯入那人的药店为他的妻子偷药。
结合材料谈谈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答: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所以海因茨没有足够的钱买药,药师靠药赚钱,从一定意义上说药师没有给海因茨药也是公平的,但是却是非正义的行为,作为药剂师出药给病人看病是他的天职,对病人没有声援和救助是非正义的行为,应该谴责。
5.2008年12月4日,中远集团与中国银行正式签署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两大跨国企业集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密切结合,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远集团与中国银行合作的基础是什么?请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两大跨国企业的密切合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6.材料一:2008年11月20日,第五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为保护乘客财产安全与歹徒英勇搏斗的河南省新乡市运输公司驾驶员谢启民、奋不顾身抢救交通事故人员的焦作市云台山旅游车队司机闫云楠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司机”称号。
材料二:三鹿奶粉中掺有三聚氰胺,致使多名儿童服用后,患上泌尿系统疾病。
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领导小组进行调查,并对事故责任人给以法律制裁。
(1)材料一、二说明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什么?(6分)
(2)如果你遇到非正义的事情应该如何做?(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8分)
7.据南方网2008年4月9日报道:3月26日上午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丁某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歹徒丁某,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承诺不报警,让歹徒得到及时救治。
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评析歹徒丁某的行为。
(2)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件中李建华的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5、(1)公平。
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
自己该做的,即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否则,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等等。
(2)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比然是互利互惠的合作。
我们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6.(1)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在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2)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并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就要做到: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②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非正义的事坚决不做;③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④在日常生活中,见到非正义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受害者给予援助。
(依据教材中的答案也可。
)
7、(1)丁某入室抢劫,刺伤李建华的行为,体现了他法制观念淡薄,是侵犯他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犯
罪行为,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①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李建华与歹徒斗智斗勇,奋起抗争,体现了她具有正义感,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值得我们赞扬和效仿。
②歹徒受伤时,李建华让歹徒得到及时救治,体现了李建华的宽容的美德和品质,同时也是正义之举。
我们应学会宽容,乐于助人。
③李建华承诺不报警是错误的。
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
报警既是有法制观念的表现,也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
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