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脂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2.1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7.2.1.1 脂肪动员
脂肪组织中储存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水 解为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甘油并 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至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这 一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539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哺乳动物不饱和脂酸按ω(或n)
编码体系分类
族 ω-7(n-7) ω-9(n-9) ω-6(n-6) ω-3(n-3)
母体脂肪酸 软油酸(16:1,ω-7)
油酸(18:1,ω-9) 亚油酸(18:2,ω-6,9) α-亚麻酸(18:3,ω-3,6,9)
529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CH2OCOR CHOCOR CH2OCOR
脂肪酶
+3H2O
CH2OH CHOH + 3 RCH2COOH CH2OH
三酰甘油三酰甘油脂肪酶二酰甘油二酰甘油脂肪酶一酰甘油一酰甘பைடு நூலகம்脂肪酶甘油
H2O 脂肪酸-1
H2O 脂肪酸-2
H2O 脂肪酸-3
关键酶: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
(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HSL)
524
酰甘油等。
目录
鞘 氨 FA 醇
鞘脂
鞘
氨 FA 醇 Pi X
鞘磷脂
鞘
氨 FA 醇糖
鞘糖脂
525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1 脂类的概述
526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1.1 脂肪酸的命名
目前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脂肪酸已 有百多种,组成人体的脂肪酸通常都含有偶数个碳 原子,主要是14~20碳的脂肪酸,以16碳和18碳的 脂肪酸含量最多。
7.1.1.1 习惯命名法 7.1.1.2 系统命名法
527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系统命名法
标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即碳链长度和双键 的位置。
△编码体系 从脂肪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序。
ω或n编码体系
从脂肪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顺序。
528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542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1)脂肪酸的活化
O RCH2CH2C-OH
脂肪酸
= =
+ CoA-SH
脂酰CoA合成酶
ATP AMP PPi
O
RCH2CH2C~SCoA 脂 酰~SCoA
部位:胞液。
原料:ATP、Mg2+、HSCoA。
543
目录
7.1.3 脂类的生理功能
储能与供能。 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保护内脏与维持体温。 转变成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磷脂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代谢调节。
531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1.4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7.1.4.1 脂类的消化
人类膳食中的脂类主要是三酰甘油,还有少 量的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7~
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 ——脂类
520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定义
脂类(lipids)是一类难溶于水而 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 机化合物,是脂肪(fat)和类脂(lipoid) 的总称。
521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分类
脂肪: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 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540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脂解激素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
糖素、去甲肾上腺素、ACTH 、 TSH等。
抗脂解激素 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
E2、烟酸等。
541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2.1.2 脂肪酸的氧化
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脂酸在体内分 解成CO2和H2O,并产生大量能量,以ATP 形式供机体利用。
7.1.2 脂肪酸的分类
7.1.2.1 按碳链长度分类
短链脂肪酸:碳链长度小于或等于10的脂肪酸。
长链脂肪酸:碳链长度大于或等于20的脂肪酸。
7.1.2.2 按是否存在双键分类
(1)饱和脂肪酸 碳链不含双键。
(2)不饱和脂肪酸 碳链含有双键。
单不饱和脂酸、多不饱和脂酸。
530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类脂:胆固醇(sterol)及其酯(ester)、磷脂
(phospholipid)、糖脂(glycolipid)和鞘脂
(sphingolipid)等。
522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三酰甘油
甘 FA 油 FA
FA
甘油磷脂
甘 FA
(phosphoglyceride) 油 FA
Pi X X= 胆 碱 、 水 、 乙
醇胺、丝氨酸、
甘油、肌醇、
磷脂酰甘油等。
胆固醇酯
胆固醇 FA
523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甘油
H2C OH HO CH
H2C OH
三酰甘油
m
n
k
甘油磷脂
m
n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X=胆碱、水、乙醇
胺、 丝氨酸、甘
油、肌醇、磷脂
部 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532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条件:①乳化剂(胆汁酸盐、一酰甘油 、 二酰甘油等);
② 酶(胰脂酶、胆固醇酯酶、磷 脂酶A2和辅脂酶等)。
533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三酰甘油的消化过程
三酰甘油
二酰甘油
一酰甘油
534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1.4.2 脂类的吸收
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
吸收 肠黏膜 细胞
甘油 + FFA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535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长链脂酸及 2-一酰甘油
胆固醇及游 溶血磷脂及 离脂肪酸 游离脂酸
肠黏膜细胞 肠黏膜细胞 肠黏膜细胞 (酯化成TG) (酯化成CE) (酯化成PL)
载脂蛋白(apo) B48、C、
乳糜微粒
AⅠ、AⅣ
(chylomicron, CM)
淋巴管
血循环 536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2三酰甘油代谢
537
目录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三酰甘油又称脂肪,是机体储存 能量的重要形式,也是含量最多的脂 类物质。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