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之下有清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观察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白云之下有清流
文/何闪闪钟奇振
((从前那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终于回来了!”谈起大源支流的变化,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土生土长的徐丽红深有感触,“就好像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带上孩子到溪边戏水捉虾,在家门口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大源支流的变化是广州市白云区治水的一个剪影。

白云区是广州主城区中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500万,随着
广佛跨界鸦岗断面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旧水环境问题错综复杂,其治水难度全国少见。

目前,白云区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35个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国考鸦岗断面从2018年的劣v类到2019年稳定达到IV类,水质提升两个类别。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
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
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
广州市白云区因为“河长制湖长制
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
效明显”,国务院对其给予1000
万元奖励。

国考断面水质跳级提升
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摘帽
"石井河飞来了好多白鹭
呀!”去年11月,家住松洲街的
几位老街坊告诉记者,“我们连续
观察好多天了,每天一早一晚,一
大群白鹭在河边觅食,它们展翅起
飞的景象,非常好看。


谁能想到,因为水质重度黑
臭,这条河曾有"蘸水可作墨”的
“恶名”,也是国考鸦岗断面重要
污染源。

石井河的水质是如何变好
的呢?针对石井河流域范围城乡
人口密集、基础设施欠缺、“散乱
污”问题突出等情况,白云区落实
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
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深入推
行河湖长制,以“全面整治污染
源、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核
心,坚持"控源、截污、清淤、调
水、管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根
治了水污染顽疾。

在石井河流域的环潛河大朗
段,经常有群众三五成群站在河涌
的护栏旁边喂食锦鲤,红白相间的
锦鲤们蜂拥而上,在清澈的水中翻
动身姿,十分有趣。

水清路阔,凭
栏赏鱼。

这是住在环潛河边的刘伯
之前不敢想象的画面,"以前这旁
一线观察
边的房子有不少违建,都挤到河边去了,路也很烂,蛇虫鼠蚁特别多。


改变是从治理开始的。

白云湖街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针对环滘河治理,该街坚持“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系统推进、精准治理”的原则,实施拆违先行、强力拔钉、完成支涌黑臭水体治理。

经过整治后,环滘河两岸经过拓宽、铺路、加设休闲碧道和护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水变清了,我们每天都是舀河里的水回家浇花的。

”一名居民说。

白云区水环境的改善,看得见也摸得着。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位于白云区的珠江西航道国考鸦岗断面从2018年的劣V类到2019年稳定达到"类,水质提升
两个类别。

流溪河进入广州城区的河口断面2019年平均水质达到"类。

白云区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35个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全区河涌水质持续提升。

各方联动形成合力
推动“河长制”到“河长治”
每个月,一份汇集全区各河涌、湖库等水质情况的“每月地表水水质状况的报告”就会摆上白云区委、区政府等区五套班子领导和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案头。

区领导、镇街负责人包干联系的各河涌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升降等一目了然。

水质状况定时通报,压力层层传导,推动“河长制”化为“河长治”。

白云区均禾街丝印厂及周边散乱污整治
白云区作为广州治水的主战
场,创新设置流域河长,由区委常
委挂帅担任五大流域河长,强化流
域综合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
岸、干支流的系统治理。

向下延伸
设置网格员(长),发挥一线岗哨
作用,形成区级(副)总河长、5
名流域河长、14名区级河长、187
名镇街级河长、222名村居级河
长、3215名网格员(长)完整的
治水体系,条块结合、层层压实。

为推动精细化治水,市生态
环境局白云分局强化水质监测和分
析研判,监测断面覆盖国考断面、
省重点河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
人工游览湖、水库、乡镇级饮用水
水源地、重点整治河涌等。

2019
年共监测地表水2551个断面2605
个点位,取得26765个监测数据。

"监测站仅10多个人,监测工作
量极为繁重。

"市生态环境局白云
分局副局长刘志伟感慨。

今年4月,新建的石井河口水
质自动监测站建成,目前已全面完
成站房建设、数据联网及监测仪器
比对等工作,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
段。

下一步投入使用后,将改变传
统的每月一至多次的采样监测方
式,每隔两个小时就可上报一次水
质状况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将
及时提请预警,实现对河涌水质实
时反馈与监控,为“河长治”提供
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条河涌往往横跨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域,涉及多个部门。

白云区“河长制”建立了“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统筹水务、工信、生态环境、城管、农业、住建等职能部门协同支持。

针对工业污水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准入。

2019年,共执法检查企业6499家次,立案查处环保违法行为545宗,位居全市第二;查封环境违法企业111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13宗,均居全市第一。

削存量、控增量。

白云区严控新增工业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290个新增工业项目氨氮排放量实行2倍削减替代,共计削减排放7.74556吨/年。

对重点河涌周边及工业聚集区未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区域,新增涉重点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工业废水排入外环境的,一律不予批准。

此外,白云区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把公安机关纳入河长制体系,打出“河湖长+河湖警长”组合拳,坚决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建立了省、市、区、镇(街)四级人大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推进检验工作成效。

控源截污标本兼治
治水治产治城结合
伏着石栏杆向下望,枯水期的棠景沙涌水位较低,水底绿色植物生机盎然。

很难想象,这条河涌在几个月前还“不见天日”。

“以前看不到河道的排污口,污
水直排情况摸不清楚。

"白云区
水务局局长李化军介绍,由于历
史原因,河涌上加盖了很大一片
钢筋混泥土。

“绝不能自欺欺人,让水污
染躲在黑暗地带!"2019年9月
15日,白云区用14天时间,完成
了长431米、宽25米的河涌揭盖任
务,揭开梁板约10755平方米,河
涌重见天日,十多个排污口也暴露
出来,排雨水口保留下来,排污口
被直接封堵。

源清则流清,水环境问题的
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白云
区建立网格化治理体系,全区划
成3075个网格,配备3215名网
格员,按季度推进源头减污挂图
作战。

2019年,累计整治“散乱
污”场所12343家,超额完成任
务,并组织复查已整治的“散乱
污”场所1.9万家次。

由于历史原因,白云区长期
以来民宅办厂的状况比较普遍,从
而使得大量“散乱污"作坊得以
栖身,成为治水一大难点。

2017
年,白云区以“洗楼”为切入点,
生态环境、城管等执法人员进村入
户,逐栋清查,全面推进“散乱
污”场所的整治工作。

刘志伟介
绍,白云区明确把出租屋民宅办
厂、农业污染源、餐饮店档等12
项场所列入重点排查整治范围,
逐一挂帐销号。

2017年至今,共
计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逾4万
家,整治数量历年均居全市首位,
有力遏制污染源滋生。

污染退,绿色进。

三年前还
是汽修、印刷、仓储等“小散乱
污”扎堆的黄边工业园,经过整
治,拆除了历史违建20万平方
米,腾出83万平方米的城市连片
发展空间,广州市重点项目一
“广州设计之都”落户于此,将打
造成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集聚
的国际品牌摇篮。

白云区将治水
与治产、治城结合起来,通过大
力整治“散乱污”场所,拆除违
法建筑,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发
展空间,华为等—批大型企业进
驻落户,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湖
数字城等新兴产业集聚区或初具
规模,或加速建设。

此外,全力推进城中村截污
纳管工程和排水单元达标,把居民
生活污水和部分单位排出的污水有
效收集起来。

今年,白云区将围绕
石井河河口断面达标等重点工作,
全面推进87.33平方公里排水单元
达标整治。

同时,白云区全力支持
各大净水厂项目建设,健康城净水
厂、江高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
三期、石井净水厂二期4座污水处
理厂均已建成,全区污水处理能力
提升至153万吨/天,处理能力是
2016年的3倍,基本满足今后的发
展需求。

“尤其要在控源截污治本上
下更大功夫。

”5月12日,白云区
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
会”,要求持续巩固拓展治理成
效,确保鸦岗、石井河口等水质考
核断面全面稳定达标,流溪河、
白坭河40条一级支流达到考核要
求。

(图片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
云分局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