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薪火育民族奇葩_浙江省宁波中学内高班_感恩_系列德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国民族教育2009·2
浙江省宁波中学(以下简称“宁
中”)是全国首批承办内地新疆高中
班(以下简称“内高班”)的学校之
一。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深厚人文积
淀和科学素养的华东名校,在9年
的内高班办学实践中,一直秉承“科
学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
神内涵和优良传统,不断学习、总结
和探索,结合内高班的总体育人目
标,着力构建宁中内高班学子“爱
国、明理、团结、感恩、求索”的自我
价值体系,力求走出一条具有鲜明
特色的民族教育之路。

纵观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
局势,面对新疆“三股势力”(民族分
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
力)不断渗透的严峻现实,对内高班
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
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挑
战。

如何把内高班学生培养成维护
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定地走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坚力
量和接班人无疑成为办班学校的首
要任务和重大课题。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学校的中
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
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
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
感。

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
关怀之情开始的……这是和谐发展
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
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
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
发扬”。

从承办伊始,学校在探索“以感恩演绎人生态度,用真情升华德育内涵”的内高班德育工作思路时,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学情,摒弃单纯说教的方式,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为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入手,从养成起步,积极拓宽德育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主题活动。

9年来,内高班组织开展的“感恩”系列大型德育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精品和亮点,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产生了积极的教育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德育实效。

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品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等古训和典故。

在和谐生存、生命互动、共同发展的社会中,感恩对于内高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家庭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以及党和国家培养之恩予以回报的良知和诚意,正是社会责任感、民族团结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

“西部大开发———我们共同的责任”———用责任来提升感恩之义2000年,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唤起这些西部孩子强烈的责任意识,激发内高班学生报效祖国、建设新疆的强烈愿望,是德育的最佳契机。

同样,对身处东部的宁波本地学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001年肉孜节,以“西部大开发———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大型校园论坛,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大量的前期承百年薪火育民族奇葩●陈
杰———浙江省宁波中学内高班“感恩”系列德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内地办学neidibanxue
24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国民族教育2009·2
准备,如期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整个
论坛活动结构分历史与现状篇、未
来与展望篇两个篇章。

历史与现状
篇是围绕西部和新疆的灿烂历史和
文化、东西部存在的差距、造成差距
的原因、西部现在存在的问题等展
开;未来与展望篇是围绕党和国家
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措施、展望西部的未
来、如何解决人才“孔雀东南飞”的
现状和西部大开发急需大批人才之
间的矛盾,以及学生肩负的责任展
开。

为使这次论坛既有深度又有广
度,既能纵向交流又能横向沟通,产
生强烈的主题共鸣。

我们邀请了新
疆和宁波两地的政府官员、学者、学
生家长代表、部分教师和宁波中学
本地学生一起参加、共同探讨。

论坛
在借助了幻灯、影像等直观的多媒
体手段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突出
活动主题的励志类民族歌舞和诗歌
朗诵等文艺节目,营造了轻松活泼
的气氛,使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中
展开。

此次论坛活动自始至终贯彻了
最初的设想,既热烈又深入,完全超
出了预期的效果。

大家从新疆的历
史谈起,反思过去,直面现状,展望
未来。

从师生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
了来自他们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思想
跃动。

“新疆是我的家,建设家乡、建
设西部,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

在不
远的将来,我们西部的经济与文化
一定会赶超东部的!”内高班学生如
是说。

老师也鼓励学生:“西部是一
块热土,21世纪是西部的契机,也
是新疆的契机,你们应该为自己是
一个新疆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要为
新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宁波
当地的学生也纷纷表示:“西部开
发,不仅是西部人的责任,也是我们
的责任,我们也要献身西部大开发,
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没有呆
板空洞的说教,有的只是责任与理
想、青春的激情与豪迈。

论坛结尾部
分,学校还把老师远赴新疆家访时,新疆各地方官员、家长对内高班学生的殷殷期望剪辑成短片,作为特殊的节日礼物送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肩上的重任。

很多学生几乎都是流着眼泪看完了短片,当短片结束的时候,全场内高班学生不约而同地起立,齐声高喊:“感谢老师!我们一定不辜负祖国和家乡人民的期望!”那一刻,老师被学生的真情感动了,早已情不自禁润湿了眼眶的热泪淌过了脸颊,从泪水中,我们读出了原来感恩与责任的距离可以如此地接近。

“感动宁中”大型慈善演唱会———用真情来传递感恩之情内高班学生在各承办学校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学习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非常优越。

然而他们并没有忘记在新疆还有许多和他们年纪相仿或比他们小的学生还在非常简陋的教室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用品,生活相当窘困。

特别是来自南疆的学生在与老师聊起以前的学校和同学时都很动情,尽管母校很破旧,还有些同学因为生计而被迫中途辍学,但彼此的感情很深,相互之间很牵挂,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会流泪。

这是多么真挚朴素的感情流露,是多么好的感恩教育元素啊!为了树立内高班学生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学会感恩,引导学生关注贫困地区,关爱贫困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重任,在全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一场为新疆和田地区贫困学生募捐的演唱会开始紧张地筹划。

内高班学生对这次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萤火虫”乐队、“天山雪莲”舞蹈社、新疆部学生会分会、团支部等内高班学生组织、社团通力合作,他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认真组织排练,积极邀请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师生。

虽然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很辛苦,但学生们一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家乡父老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感觉是非常自豪的。

为使宁波的学生和家长能更好地了解新疆贫困地区的现状,在和田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花费大量的精力专门制作了一部反映新疆和田贫困地区学校和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的短片配合此次活动。

2003年12月28日,一个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日子,“感动宁中”大型慈善演唱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体育馆隆重举行,偌大的体育馆座无虚席。

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但省市各级领导、各兄弟学校的师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以及宁波中学所有3600余名师生悉数到场,感受着直线上升的“温度”和“热度”。

学生嘴上呵着热气,手上挥舞着荧光棒,那一天我们的学生用歌声和真情感动天地,将暖流和感动传递至每一个人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演唱会精彩纷呈、场面异常感人,特别是当大屏幕上出现和田贫困地区小朋友渴望求学、渴望知识的动人眼神时,现场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没有丝毫的迟疑,领导、嘉宾、老师、家长纷纷慷慨解囊,学生们更是捧着积攒已久的沉甸甸的储蓄罐,没有半分的吝惜,全部倒入了募捐箱……一位教育局的领导在活动结束后感慨万千:“一所中学能举办如此高水平的演唱会已属不易,更为可贵的是新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颗感恩、报恩的高尚心灵,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我们相信,这一份份爱心就是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已经悄悄地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爱我宁波爱我宁中”———用历史来体悟感恩之境感恩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需要心与心的碰撞,迸溅爱的火花。

内高班学生在第二故乡宁波、宁中学习、生活4年,这4年恰好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为了让学生从爱学校、爱家
教师教育内地办学neidibanxue
25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国民族教育2009·2
内地办学neidibanxue
乡上升至爱祖国、爱人民,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和发展,2005年12月,“爱我宁波爱我宁中”大型综艺活动拉开帷幕。

活动内容主要分宁波历史篇、宁波现代篇、宁中文化篇三个板块,范围涉及宁波近现代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与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宁波中学百年校史、著名校友及成就等。

在活动前期,我们给每班布置课题范围,发动学生查资料、做笔记,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目的。

本次德育主题活动旨在:1.通过对宁波璀璨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内心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由衷地爱宁波、爱家乡,为今后更好地报效祖国而发奋努力。

2.通过对宁波近现代史的学习,加深对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革命史的了解,让学生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建设国家。

3.了解当代宁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形成差距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为将来更好地建设新疆、服务新疆努力学习。

4.了解宁波中学的建校历史、先贤校友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作为宁中学子强烈的自豪感与爱校心,使之更加深刻地思考和领悟自己应该怎样去书写正在行进中的宁中历史,激发学生“今日我以宁中为荣、他日宁中以我为荣”的豪情和壮志。

活动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形式,以年级为单位组队进行大型益智竞赛,通过视频短片、影音资料、精美课件的穿针引线,穿插有特色的文艺表演、现场与优秀毕业生电话连线谈感受等环节,使整个活动在光与影的旋幻中高潮迭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了历史、积累了知识、激发了情感、感受到了关爱。

晚会结束后的几天里,学生纷纷在周记随笔中表露心声,那是活动成功的最好例证。

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整个活动我都是在激动中度过的。

我们是家人的希望、家乡的希望、祖
国的希望,我们受到了来自党和国
家各级领导、宁中老师无微不至的
关怀,才能得以在如此美丽、历史悠
久的城市和学校读书,我一定会珍
惜在内高班学习的机会,不辜负家
人和老师的厚望,学成后建设新疆、
报效祖国!”
“我能为你做什么”———用
行动来实践感恩之心
为秉承“感恩”系列主题德育活
动的精髓,践行感恩意识,深层次地
贯彻“孝心、爱心、责任心”三心德育
主题,2007年12月,“我能为你做
什么”大型德育主题活动在历时一
个月的分阶段、分主题实施后进行
了集中的展示。

本次活动大力倡导“我”为同
学、为学校、为家乡、为祖国尽自己
所能的积极行为,从身边小事着手,
共同营造健康、和谐、充满爱心的校
园环境,谱写一曲百年宁中因爱而
和谐的民族团结新乐章。

活动主题
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
我能为同学做什么。

用艺术化的手法展现
新疆部9年来的办学过程中,宁中
本地学生和内高班同学一起学习生
活、关爱互助、相互鼓励、共同发展
的和谐感人场景。

第二板块———我
能为学校做什么。

在这一板块中,学
生争相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学
校、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如学生
动手做环保型的垃圾箱、设计校园
内的休憩椅、帮食堂员工洗餐具等
等,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学校领导、教
职员工为他们付出的不为人知的细
节,引导他们懂得感恩,铭记老师给
予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并懂得
回报。

第三板块———我能为祖国和
家乡做什么。

学生利用已学到的知
识,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充分发挥
宁中学子的聪明才智,对家乡建设
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如
“吐鲁番地区防渗渠改良的可行性
研究”、“喀什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及远景分析”等一个个优秀课题成果,无不倾吐了内高班学子对祖国和家乡的那份赤诚与热爱,激励着他们更加发奋学习,立志成为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栋梁之才。

活动形式多样,层层推进,主题鲜明,达到了预期效果。

活动结束的第二天,《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迅速作了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

特别是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这个板块中,高一(12)班学生集体给原班主任老师现场过生日的场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个领导和师生,许多同学和老师都流下激动的泪水。

整个活动的每一环节,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理解了什么是“感恩”和“责任”,用自己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诠释了什么叫“青春”和“激情”,充分展现了内高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校园德育活动是主体性德育工作的基础,而大型的德育主题活动则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

我校内高班每两年组织一次的“感恩”系列大型德育主题活动牢牢抓住了德育活动必备的三要素,即主题有时代性、内容有创新性、形式有多样性,并紧紧扣住宁中内高班德育的核心———“以感恩演绎人生态度,用真情升华德育内涵”。

让感恩的人性光芒照耀学生的心灵;让真善美的春意充盈学生的精神家园。

健康的情感是正确的道德观形成的基础,道德观念也总是伴随着情感的发展而提升,而对人们行为的道德判断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体验。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以情动人是德育工作中心理交融的催化剂,它能彻底打开学生心扉,使之与教育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根发芽。

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德育才是事半功倍、富有实效的,这也是内高班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中学)(责任编辑唐育红)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