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检测(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dm
C.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室内温度是23℃
D.自行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72km/h
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24m/s B.25m/s C.26m/s D.无法判断
3.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物体速度大B.所用时间长,物体速度大
C.所用时间短,物体速度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4.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B.
C.D.
5.2020年10月份第15届校运会的百米比赛中,甲同学跑完100m时,乙同学总是还差
4m到终点,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B.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乙同学往前进4m后比赛,乙同学先到达终点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4∶25,若甲同学往后退1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D.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他们可以同时到达终点
6.两列客车,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向北
B.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向南
C.甲乙两车都在向南运动,且乙车运动的速度快
D.甲乙两车都在向北运动,且甲车运动的速度慢
7.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时间与路程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的速度为 5m/s
C.经过 3s,甲乙相距 8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9.下列是同学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后形成的几种认识,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小
B.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其速度越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行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10.正确估测物理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以下选项中估测值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45cm
B.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50s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15m/s
D.超声波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1.甲、乙两小车均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经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
D.若甲、乙两车相距0.9km,它们同时沿直线、以各自的速度相向而行,10min后两车相遇
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经过3s()
A.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20m s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D.开始时,甲乙两车相距60m
二、填空题
13.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
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
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水波的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14.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甲图中汽车的运动是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乙图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______(选填“快”或“慢”),0~30s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5.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当列车在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三个路段的运动过程中,_____路段平均速度最大。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
北京南始发站08:000
济南西09:3209:34406千米
南京南11:4611:481023千米
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1318千米
16.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6km用了20min,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合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cm/s。
18.重庆重百商场里的自动扶梯在20s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80s,那么,当人沿着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_____s。
19.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完全通过长为1km的甲桥,用时24s,则火车的速度为______m/s:若以相同速度通过长为1.5km的乙桥,则完全在乙桥上的时间为
______s。
20.(1)如图所示,电子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 mm,D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的量筒,量程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按图中方式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你认为此时液体体积应为______cm3。
三、解答题
21.晓晓同学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和思考。
暑假期间,他乘如图所示的火车去上海时,观察到所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上车后又请教了乘务员阿姨,知道每节车厢长15m。
在行驶途中,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路边1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的时间为15s。
(从第一根开始计时到最后一根结束)求:
(1)火车的速度;
(2)当火车以这样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时,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则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3)此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
22.宜昌东站到广州站的G1315次高速列车运行表(2020)如下表所示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
1宜昌东站始发站14:280分0
2武汉站17:1817:282小时50分钟323
3长沙南站18:5819:084小时30分钟685
4广州南站21:58终点站7小时30分钟1397
(1)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最快?最快为多少?
23.途经横县的南玉高铁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南宁至玉林列车运行时间将比现行线路大为缩短。
下表是现行线路南宁东站到玉林站D838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2020)。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结果均保留整数)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
1南宁东始发站10:130分0
2贵港10:5811:0045分140千米
3兴业11:3211:341小时19分196千米
4玉林11:57终点站1小时44分229千米
2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前10min乙步行的速度。
(2)15min内乙的平均速度。
(3)前5min甲骑车通过的路程。
2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求:
(1)0~4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0~4s内甲乙分别做什么运动?
26.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
G134608∶3809∶40240km
G169208∶4910∶05240km
G148209∶1110∶31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 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故A 不符合实际;
B .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15cm ,即1.5dm 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
C .人的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 符合实际;
D .自行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5m/s ,即18km/h 左右,故D 不符合实际。
故选C 。
2.A
解析:A
设A 、B 两地距离为s ,则往返用时分别为
1130m /s s s t v == 2220m /s
s s t v =
= 则往返平均速度为
12
2224m /s
30m /s 20m /s
s s s v s s
t t t =
===++
故选A 。
3.D
解析:D
A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故A 错误;
B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长的物体速度小,故B 错误;
C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故C 错误,D 正确。
4.C
解析:C 【分析】
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变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
A .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故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 .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
C .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则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 符合题意;
D .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减小,则说明小球做减速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A
解析:A
甲同学跑完100m 时,乙同学总是还差4m 到终点,即甲跑完100m 与乙跑完96m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有
s s v v =甲乙
甲乙
即
100m 25:2496m
v s v s ===甲甲乙乙 甲跑104m 所用的时间为
104m
t v =
甲甲
乙跑100m 所用的时间为
100m
t v =
乙乙
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104m 104m 104240.9984100m 100m 10025
t v v t v v ==⨯=⨯=甲甲乙乙甲乙
因
0.99841<
故甲同学往后退4m 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
6.C
解析:C
A .甲车静止不动,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乙车正在向南运动,故A 错误;
B .乙车静止不动,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甲车正在向北运动,故B 错误;
C .甲乙两车都在向南运动,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乙车运动速度比甲车快,故C 正确;
D .甲乙两车都在向北运动,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南运动,甲车运动速度比乙车快,故D 错误。
故选C 。
7.C
解析:C
由时间与路程关系图可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速度分别为
1119m 1.5m/s 6s
s v t === 22215m 5m/s 3s
s v t =
== 由于甲的速度较小,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经过3s 甲乙相距
21()(5m/s 1.5m/s)3s 10.5m s vt v v t ∆=∆=-=-⨯=
故选C 。
8.B
解析:B
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 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
B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 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 ,长约18cm ,故B 符合实际;
C .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 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 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 .头发丝的直径在75um 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um ,在100um 左右,故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
9.C
解析:C A .根据s
v t
=
可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故A 错误; B .根据s
v t
=
可知,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故B 错
误;
C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故C 正确;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不会随运动时间、路程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 。
10.B
解析:BD
A .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 ,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 左右。
故A 不符合题意;
B .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 ,在50s 左右。
故B 符合题意;
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在15s 左右,平均速度在7m/s 左右。
故C 不符合题意;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都有关系。
超声波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BD 。
11.A
解析:ABD
A .由图象可知:015s ~,s—t图象中都是一条斜线,则两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 .015s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由s
v t
=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 正确;
C .由图象可知:当甲乙都运动到5m 时,经过相同的路程,乙用的时间10s 比甲的5s 长,故C 错误;
D .由图知,015s ~,甲的平均速度
15m 1m/s 15s
甲甲甲=
==s v t 010s ~,乙的平均速度
5m 0.5m/s 10s
乙乙乙=
==s v t 若甲、乙两车相距0.9km 900m ==s ,它们同时沿直线、以各自的速度相向而行,两车相遇时间
900m
600s 10min 1m/s 0.5m/s
甲乙=
===++s t v v
故D 正确。
故选:ABD 。
12.A
解析:ACD
A .由图像可知.两车的s t -图像中都是一条直线,则两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 符合题意;
B .由图知:当3s t =甲时,甲的路程90m s =甲,甲车的速度
90m =30m/s 3s
s v t =
=甲甲甲 故B 不符合题意; C .当3s t =乙时,乙的路程
90m-60m=30m s =乙
乙车的速度
30m =10m/s 3s
s v t =
=乙乙乙 可见甲车的速度大;由于甲、乙两辆汽车都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方向行驶,故C 符合题意; D .由图知,开始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Δ60m-0m=60m s =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ACD 。
二、填空题
13.负方向等于35
解析:负方向 等于 3.5
(1)[1][2]因为三个水波的圆心在y 轴上,而且沿y 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 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内切,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3]蜻蜓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圆形波纹,点水的位置在于圆形的圆心,蜻蜓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8m )、(0,3m )、(0,1m ),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
s =8m-1m=7m
时间t =2s ,飞行的平均速度
v =
7m 2s
s t ==3.5m/s 14.匀速快25
解析:匀速 快 25
[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运动的距离相等,故甲图中汽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乙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汽车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
[3]有图乙可知,汽车在0~30s 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50m ,则0~30s 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
是
750m =25m /s 30s
s v t =
= 15.5济南西到南京南
解析:5 济南西到南京南 [1]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路程为
1023km 406km 617km s =﹣=
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时间为
11
2h12min h 5
t =
= 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平均速度
617km 280.5km/h 11h 5
s v t =
=≈ [2]列车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时间为
159
4h55min h 12
t ==
列车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
111
1318km 268.1km/h
59h 12
s v t =
=≈ 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为
21318km 1023km 295km s =﹣=
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时间为
267
1h7min h 60
t ==
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为
222
295km 264.2km/h 67h 60
s v t =
=≈ 由以上计算可知v >v 1>v 2,即高铁在济南西到南京南路段运行得最快。
16.小明自己(或自行车)185
解析:小明自己(或自行车) 18 5
[1]他以自己(或自行车)为参照物时,他与路边的小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运动。
[2][3]已知路程s =6km ,时间
1
20min h 3
t ==
故他骑车的平均速度为
6km 18km/h 5m/s 1h 3s v t =
=== 17.变速1250
解析:变速 12.50
[1]由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 点的位置坐标为0cm ,在F 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 ,则小球由A 到F 的路程为s=12.50cm ,A 到F 所用的时间
t =5×0.2s=1s
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
12.50cm 1s
s v t =
==12.50cm/s 18.16
解析:16
设经过的路程为s ,由题意可知
s
t v =梯梯 s t v =
人人
当人沿着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走上去时
20s 80s
16s 20s 80s t t s s t s s v v t t t t ⨯=
====++++人梯人人梯梯人
梯 19.34
解析:34
[1]火车完全通过甲桥的路程为
121000m+200m=1200m s l l =+=
火车的速度为
120050/24s m v m s t s
=
== [2]火车完全通过乙桥的路程为
''121500m+200m=1700m s l l =+=
完全在乙桥上的时间为
'11700m =34s 50m
s t v ==
20.3min838s11680~50mL2mL 偏大24
解析:3min8.38s 1 1.68 0~50mL 2mL 偏大 24
(1)[1]电子停表上左起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分,第2、3个数字表示的时间的单位是秒,第4、5个数字表示厘秒,则图中电子停表的读数是3min8.38s 。
(2)[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一大格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 即1mm ,D 物体的长度是
L =7.68cm-6.00cm=1.68cm
(3)[3][4]如图所示的量筒,根据最小刻度线与最大刻度线可知其量程为0~50mL ,10mL 与20mL 间有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2mL 。
[5][6]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按图中方式俯视读数,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读数时视线应与最低凹液面对齐,此时液体体积应为24mL 即24cm 3。
三、解答题
21.(1)30m/s ; (2)1500m ; (3)56s
(1)由题意知道,火车15s 行驶的路程是10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即
s =50m×9=450m
则火车的速度
450m ==30m/s 15s
s v t =
(2)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t=50s ,火车行驶的路程为大桥的长度,则
L 桥=vt=30m/s×50s=1500m
(3)火车全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s ′=1500m+12×15m=1680m
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1680m '56s 30m/s
s t v =
== 答:(1)火车的速度30m/s ; (2)大桥的长度是1500m ;
(3)此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56s 。
22.(1)186.3km/h ;(2)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273.3km/h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s
v t
=求出平均速度;
(2)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列车在各路段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s
v t
=求出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1)由表格可知: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的路程s =1397km ,时间
t =7小时30分=7.5h
则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397km 186.3km/h 7.5h v t s =
== (2)列车从宜昌东站到武汉站的路程为s 1=323km ,所用时间
152h50min 2h 6
t ==
列车从宜昌东站到武汉站的平均速度
111
323km 114km/h
52h 6
s v t =
== 列车从武汉站到长沙南站的运行时间为
22
4h30min 2h50min 1h40min 1h 3
t =-==
运行的路程为
s 2=685km ﹣323km =362km
列车从武汉站到长沙南站的平均速度
222
362km 217.2km/h
21h 3
s v t =
== 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运行时间为
t 3=7h30min ﹣4h30min =3h
运行的路程为
s 3=1397km ﹣685km =712km
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
333712km 273.3km/h 3h
s v t ==≈
由此可见,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最大,运行得最快,最快为273.3km/h 。
答:(1)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86.3km/h ; (2)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路段运行得最快,最快为273.3km/h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确定每个路程段的路程和时间,难度不大。
23.(1)187;(2)132 (1)由v =
s
t
,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 v 1=11s t =140km 45h
60
=187km/h (2)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 2=22s t =229km 44(1+)h
60
=132km/h 答:(1)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贵港站的平均速度是187千米/小时; (2)列车由南宁东站驶往玉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32千米/小时。
24.(1)1.5m/s ;(2)2m/s ;(3)1350m
(1)由图像知道,前10分钟乙步行的路程为900m ,所以,乙步行的速度为
900m 1.5m /s 600s
s v t =
==乙乙乙 (2)由图知道,15min 内乙的路程为
2×900m=1800m
则15min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1800m 2m /s 900s
s v t ''==='乙
乙
乙 (3)由图像知道,前10min 甲骑车的距离为
3600m-900m=2700m
甲骑车的速度为
2700m 4.5m /s 600m
s v t =
==甲甲甲 由s
v t
=
知道,前5min 甲骑车通过的路程为 4.5m /s 300s 1350m s v t ==⨯=甲甲甲
答:(1)前10min 乙步行的速度为1.5m/s ; (2)15min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 (3)前5min 甲骑车通过的路程为1350m 。
25.(1)2m/s ;(2)4m/s ;(3)见解析
(1)由图像可知0~4s 内甲运动的路程为8m ,平均速度为
1118m 2m/s 4s s v t =
== (2)由图像可知0~2s 内乙运动的路程为8m ,平均速度为
2228m 4m/s 2s
s v t =
== (3)由图像可知0~4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2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s~4s 乙静止。
答:(1)0~4s 内甲的平均速度为2m/s ;(2)0~2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 ;(3)0~4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2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s~4s 乙静止。
26.(1)G1482车次;(2)180
解:(1)由图知路程为s =30km ,限速v =60km/h ,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t=
30km
60km/h
s
v
==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t'=10∶31-9∶11=1h2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
240km
80
h
60
s
t
'
=
'=180km/h
答:(1)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