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学反思(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但是对于对称现象,学生却并不陌生,再加上从幼儿开始,学生就有机会进行折纸、剪纸等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轴对称图形有着丰厚的生活经验。
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尊重学情,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的对称物体,如人民大会堂、故宫、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蝴蝶、奖杯、向日葵……让学生在静静的欣赏中,在同类物体的观察比对中,主动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即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在学生充分认识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之后,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画了下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储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悟到,今天这堂课研究的不再是生活中对称现象,而是平面图形的对称。
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平面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等,在研究这些平面图形的时候,我们都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借助学生对平面图形已有的研究经验,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储备,促使他们主动寻求既有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提出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对折”,这样的处理使接下来学生的操作活动,目标变得清晰起了,同学们带着明确的方法和活动目标进行活动,感受学习材料的特征,习得知识的过程自然而流畅,凸显了数学学习方法价值。
对于判断常见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分歧时,及时跟进: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中到底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由此,学生主动的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活动的开展完全顺应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学生学得深入而快乐。
当然课堂上也有遗憾,比如本节课涉及到镜面对称,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
备课不充分,课堂上没有让孩子们去探索和实践,这也给我提了个醒,备课时一定要关注课后习题。
以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满和完整。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体积()。
A.增加;减少B.减少;不变C.增加;不变
2.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
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5)B.(5,1)C.(4,1)D.(6,1)
3.(2011•郑州模拟)一个高30厘米的圆锥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口到水面距离是()
A.20厘米
B.15厘米
C.30厘米
D.90厘米
4.210=2×3×5×7,2,3,5,7这四个数都是210的()。
A.倍数 B.质因数 C.公因数
5.如果六(2)班有的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参加武术兴趣小组(每人只参加一个小组),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书法组的不可能是5人
B.六(2)班的总人数可能是45人
C.六(2)班的总人数可能是54人
D.参加书法、武术组的总人数可能是10人
6.a×2
5
=b×
3
5
=c×
7
5
=d,a、b、c、d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
A.a B.b C.c D.d
7.数甲是数丙的倍数,数乙也是数丙的倍数,那么()。
A.甲与乙的最大公因数是丙B.甲一定等于乙
C.甲与乙必有公因数丙D.甲与乙必有公倍数丙
8.与4%不相等的数是()
A.0.04 B.4 C.4/100
9.540÷(3×2)的商是()位数。
A.1 B.2 C.3
10.“龟兔赛跑”的故事:领先的兔子骄傲起来,睡了一会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是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下列折线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A. B. C.
二、填空题
11.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米的小段,要截______次,每段是全长的______%.
12.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
∠1=55°,∠2=80°,∠3=________°
∠1=30°,∠2=60°,∠3=________°
13.百米赛跑的达标成绩是15秒,超过15秒的部分记为“+”,低于15秒的部分记为“-”,下列各数据是一些同学的成绩:-2.5、+1、0、-2、+3、+1、+5、-4、0、-1(小于或等于15秒为达标),这次百米赛跑的学生中达标的学生有______名。
14.某班一天出勤48人,病事假各1人.这天的出勤率是______.
15.有50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们的面积共是________公顷,也就是________平方千米。
16.在横线上填上“>”“<”“=”。
4分________ 400秒1900千克________1吨90千克
4千米________3500米2厘米5毫米________25毫米
17.一个数亿位上是4,千万位上是8,百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
18.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_____倍或加_____.
19.把0.5:2
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比值是(_______)。
20.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最少需要________个。
三、判断题
21.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_____)
2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_________)
2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d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______)
24.3的倍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____)
25.因为0.7=0.70,所以0.7与0.70的意义相同.(_____)
四、作图题
26.把下面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再按2:1的比例放大.
五、解答题
27.求如图的面积:单位(厘米)
28.学校有故事书210本,占图书总数的,全校共有图书多少本?
29.甲、乙两班共有96人,选出甲班人数的1
4
和乙班人数的
1
5
,组成22人的数学兴趣小组,问:甲、
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30.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多少千米?
3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32.明明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15天读完.如果每天读25页,可提前几天看完?
33.母女俩的体重之和恰好是100千克,已知母亲的体重比女儿体重的2倍少5千克,母女俩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六、计算题
3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35.化简比
5m的:100cm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B C C B B B 二、填空题
11.20
12.90
13.6
14.96%
15.0.5
16.<>> = 17.480000500;48000.05万;5亿
18.8
19.4 3 4
20.4
三、判断题
21.×
22.√
23.错误
24.正确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50平方厘米
28.735本
29.甲班56人,乙班40人
30.336千米
31.32970千克
32.3天
33.母亲的体重为65千克;女儿体重为35千克
六、计算题34.25cm2 35.8:3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D.
2.小明用一块54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模型,他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18 B.36 C.27 D.25
3.下面各算式,与6÷3
5
的商相等的是()。
A.6×3
5
B.6×
5
3
C.
13
65
4.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米,那么比例尺是()
A.1:20 B.1:200 C.1:2000
5.下面是小明分别从一个物体上面、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他看的是( )号物体。
6.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21 B.28 C.36
7.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面积相等,那么周长最长的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
8.一辆卡车停在停车场上,它所占的车位面积大约是18_______。
()
A.米B.平方分米C.平方米D.立方米
9.六(1)班今天有49名学生出勤,有一位学生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A.2% B.98%
10.现有一张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请你用它做成一个深10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铁盒(焊接处及铁皮的厚度不计),那么这个铁盒的容积最大是()升。
A.12 B.14 C.16 D.32
二、填空题
1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以4厘米的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形,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2.阅读下面的信息,根据要求填空。
日前,泉州市统计局发布《2018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核算,泉州市土地面积约11015(____________),全市常住人口约8700500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67.98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省第一。
(1)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单位名称。
(2)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______),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人。
(3)生产总值保留整数约是(___________)亿元。
13.分别用小数、分数、百分数表示下面各直线上的点.(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14.在和之间的分数有(_____)个。
15.的分数单位是_____,它含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比1少______个这样的单位.
16.5.23吨=(_____)吨(______)千克 0.75平方米=(______)平方厘米。
17.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能运12次,它一连几天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那么这几天中有____天有雨.
18.从上到下填表.
类别本数占总数的百分比总数
故事类1200 10%(____)
科技类1800 (_____)%2000
学科类(____)30%2100
音乐类(____)50%1500
19.把长2米的圆柱体原木切成大小一样的3个小圆柱之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cm²,这个圆柱体木头原来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²,体积是(______)dm³。
20.3
5
=(______):20=(______)÷ 15=(______)%=(______)折。
三、判断题
21.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圆锥的体积与高成反比例。
(______)
22.某服装厂生产的1000件衣服,经检验全部合格,则这批衣服的合格率是100%。
(____)23.一根电线,剪掉它的,还剩下米,剩下的比剪去的长.(____)
24.一袋面粉重20千克,吃了,还剩千克。
(______)
25.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这里单位“1”是一张饼。
(____)
四、作图题
26.按要求画一画.
(1)按1∶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按2∶1的比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7.某批零件,甲车间单独加工需要20天完成,乙车间单独加工需要30天完成.现在甲车间先单独加工5天后,甲、乙两车间一起加工,还需要几天能够加工完成这批零件?
28.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
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所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
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
3
,为了维持
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5L水。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2
3
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
城市中,又约有1
4
的城市严重缺水。
其中A市属于供水不足的城市,南水北调后,A市现在平均日供水量
达到了91万立方米,比以前平均供水量增加225%。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主要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节约生活用水等等。
保护水资源,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滴水。
(1)爸爸体重78千克,他的体内大概含水________千克。
(2)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约有________个。
(3)一个人一年(按365天算)至少需要饮用多少升水?
(4)在南水北调前,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29.李明明用15分钟完成组装四驱车成体的一部分工作,还有没有完成,他组装一部完整的车要多少分钟?
30.在绿色环保假日活动中,六(1)中队共收集矿泉水瓶130个,六(2)中队比六(1)中队收集的1.5倍少20个,六(2)中队收集矿泉水瓶多少个?
31.有一台小型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5m,每小时行3km,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下面这块麦地?(得数保留整数)
32.笑笑看一本7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25页。
没看的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33.解方程或比例。
(1)90%x÷1
4
=
9
4
(2)10:6.8=x:5.44
六、计算题
34.口算
75×3%=280×4%=250÷5%=1200÷5%= 6,25×0.4=7.38+1.62= 400×(1-30%)= (360-72)÷9= 35.直接写得数。
400×2=60÷3=300÷6=34×2=
3×800=42×2=180÷3=15×4=
50×8=200÷5=120÷4=270÷9=
36×2=16×5=62÷2=6300÷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B B A C B A
二、填空题
11.68
12.平方千米八百七十万零五百 870.05万 8468
13.3,0.5,0.6,0.8;
3134
,,,
10255
;
30,50,60,80
14.无数
15. 6
16.230 7500
17.6
18.90 630 750
19.28 0.628
20.9 60 六
三、判断题
21.×
22.√
23.×
24.×
25.正确
四、作图题
26.(1)解:缩小后的长方形如图:
(2)解:放大后的梯形如图:
五、解答题
27.9天
28.(1)52
(2)110
(3)912.5升
(4)28万立方米
29.45分钟
30.175个
31.4小时
32.2 3
33.(1)解:x=(2)解:x=8
六、计算题
34.; 11.2; 50000; 24000;
2,5; 9; 280; 32
35.20 50 68 2400 84 60 60 400 40 30 30 72 80 31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