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疾病-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细胞因子能力低于成人(缺乏抗原刺激所致)。
小儿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特点
• 骨髓和淋巴结:B细胞成熟的场所,起到类囊的作用。
• 颈和肠系膜淋巴结发育最早(胚胎10周);足月新生儿能扪
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2岁后扁桃体增大,后稍缩小,6~7岁 又增大。12~13岁淋巴结发育达顶点。 • B细胞:比T细胞发育较迟。 • 胎儿B细胞对抗原刺激可产生相应的IgM类抗体,而有效的

绝大多数脐血T细胞(97%)为CD45RA+“原始”T细胞
表型(成人外周血为50%),而CD45RO+记忆性T细胞极
少。新生儿活化的T细胞表达CD25(活化标志)较成人 为弱。
新生儿T细胞功能缺陷表现为:
• • •
辅助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受限; 活化吞噬细胞和产生CTL的能力下降; CD40配体在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低下,影响B细胞免疫 球蛋白的同种型转换;
抑菌剂无效,需杀菌剂、联合、长疗程才有效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皮肌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I型糖尿病、免疫性甲状 腺功能低下和关节炎等
三、肿瘤 淋巴系统肿瘤(尤其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
病史
感染史 发病年龄 过去史:疫苗病 脐带脱落延迟 GVH 其他临床特征 家族史:家谱调查
高(>0.2-0.3/L),即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3)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抗体。
3.IgA 1)脐血IgA水平很低(多<0.05g/L),若脐血IgA水平升高 也提示宫内感染, 2)分泌型IgA可从母乳中获取, 3)分泌型IgA不易被水解蛋白酶分解,是呼吸道、肠道、 泌尿道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4)新生儿、婴幼儿期分泌型IgA低下是易患呼吸道、消化 道、尿路感染的原因。
免疫性疾病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 非特异性免疫 1)先天性的、 2)可以遗传的、 3)非 特异的,由非淋巴细胞介导的。 • 特异性免疫:1)后天获得的,2)不遗传,3)具有特 异性。 • 传统认为小儿时期,特别是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处于不成 熟阶段,其某些免疫防御能力亦显低下。实际上,出生 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其免疫反应能力 低下可能是免疫系统“无经验(naïve)”之故。即其 免疫系统虽业已完善,但因以往未曾接触抗原,故未能 建立免疫记忆反应。
4.IgD和IgE
两者均难以通过胎盘,在新生儿血清中IgD和IgE含量极少, IgD生物学功能不清楚, IgE参与I型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生后可从母乳 中获取部分IgE,自身合成的能力也不弱。患过敏性 疾病时血IgE水平可显著升高。
小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变化情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X线
皮肤 淋巴结、扁桃体、肝脾 毛细血管扩张 先天畸形
X线:胸腺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
一般治疗 预防和治疗感染
保护性隔离 预防用药 用杀菌剂,疗程和剂量大
心理学支持 鼓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严重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者禁用活疫苗 防止GVH 选择性IgA缺乏者禁忌输血和血制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
二、替代治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有低IgG血症
高效价免疫血清球蛋白(SIG)
用于严重感染及预防
血浆: 输注白细胞: 用于吞噬细胞缺陷伴严重感染 细胞因子:胸腺素、转移因子、IFN-γ
感染的部位:
呼吸道、胃肠道、皮肤、全身 以呼吸道最常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
病原体
抗体缺陷——G+菌化脓性感染 T细胞缺陷——病毒、真菌、结核和沙门菌属 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 补体成分缺陷——奈瑟菌属 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金葡球菌
多重、机会感染多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
感染的时间: T细胞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生后不久发病, 抗体缺陷为主,因存母体抗体,6~12月后发病 感染的治疗:
是指免疫系统的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吞 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球蛋白、可溶
性分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
的某种免疫反应缺失或降低,导致机体防御能力普遍或部分 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
一、反复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 特点: 反复 严重 持久
细胞免疫
防御:抗胞内寄生菌、真菌、病毒感染,如结核杆菌、 麻疹、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白色念珠菌。 免疫监视:防肿瘤。 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排斥反应。 • 胎儿期细胞免疫不成熟,易遭致宫内感染,长期带病毒, 风疹、CMV。

生后成熟,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数周后,结核菌素试验
即呈阳性反应。
小儿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特点
• 胸腺:出生时7~15g,与体重之比值是一生中最大的,直到 3~4岁胸腺X线影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 T细胞: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成熟(CD3) —CD4 CD8
• 胎龄13周起出现对同种异型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对有丝分 裂原的增殖反应。
• 40周龄时具备对各种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足月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绝对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小于胎 龄儿和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少,对有丝分裂原的转化率低 。
IgG类抗体应答需在3个月才出现。
• 足月新生儿外周血B细胞量略高于成人,小于胎龄儿出生时 B细胞数量少。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
• 1.IgG
• 1)含量最多; • 2)可通过胎盘,孕期32周进入胎儿循环的母亲IgG明显增 加,出生时脐血IgG水平甚至可高于母亲IgG水平10%; • 3)早产儿、小于胎龄儿IgG水平低于母亲;
• 4)来自母体的IgG在生后6个月内起重要抗感染作用;
• 5)生理性低丙球血症:生后3月虽然自身合成能力增加, 但来自母亲的IgG大量衰减,至6个月时全部消失,故3~6 月龄婴儿血清IgG水平降至最低点。
2.IgM 1)虽然胚胎12周时已能合成IgM,但因缺乏抗原刺激, 胎儿自身合成的IgM量极少,母亲IgM不能通过胎盘; 2)因而出生时脐血IgM水平很低,若发现脐血IgM水平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