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复习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174aa680912a21614792963.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9400ced15abe23482f4d2e.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8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11.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植物的茎有传输的作用。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
(P20)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外壳变成红褐色并自行裂开,从里面弹出种子,颜色是黑褐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重点知识汇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重点知识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349c57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6.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生物部分
1. 根据你所学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生物?
- 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
- 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哪些生物属于昆虫类?
2. 通过观察以下生物图片,回答问题:
- 图片1:是什么生物?它的特点是什么?
- 图片2:是哪种植物?它的特点是什么?
3. 请用一句话总结以下生物的特点:
- 鸟类:
- 鱼类:
- 昆虫类:
物质与变化部分
1.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物质?
- 你理解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是什么样的?
- 什么是溶液?
2. 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冰块是固体,能变成液体。
- 石头是液体,能变成气体。
- 水是固体,能变成气体。
3. 根据下图,判断物质的状态,并给出理由:
- 图片1: ![图片1](image1.jpg)
- 图片2: ![图片2](image2.jpg)
天文部分
1. 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星座?
-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会有圆圈、弯钩和偏斜的形状?
- 日食和月食有什么区别?
2. 认真观察以下图片,说明:
- 图片1:是哪颗行星?
- 图片2:是哪颗卫星?
3. 补充下表中缺少的信息:
| 星球 | 行星还是卫星 | 行星的特点 |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复习重点知识汇集。
希望这些问题和任务能帮助你温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加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d5fa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b.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变化与恒常- 什么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哪些属性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什么是物体的状态?- 物体的状态可以如何改变?第二章力及其作用-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有哪些?- 如何感受力的作用?- 怎样运用力?第三章磁力- 什么是磁性?- 什么是磁铁?- 磁铁有哪些性质?- 磁铁的使用有哪些规律?第四章光的传播- 光是什么?- 光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怎样利用阳光观察物体?- 怎样利用光源做实验?第五章神奇的电- 什么是电?- 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什么是电流?- 应该注意哪些电的安全问题?第六章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植物的哪些部位可以进行观察?- 植物的哪些要素对生长影响较大?- 如何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七章动物的生长- 动物有哪些生长特点?- 哪些动物有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动物的哪些器官是重要的?第八章季节和天气- 我们有几季?- 不同季节有哪些不同的天气?- 如何观测天气?- 如何保护环境?第九章化学小实验- 实验室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常见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如何制作实验?第十章身边的机械- 什么是机械?- 常见的机械有哪些?- 如何制作简单机械?- 如何维护机械?总结本册科学书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课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化与恒常、力及其作用、磁力、光的传播、神奇的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季节和天气、化学小实验和身边的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教学提纲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7d5fc2b84ae45c3a358c1d.png)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 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 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 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ce81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a.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天气和气候:学生需要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
时,他们需要了解气候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
长、开花、结果等。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动物的生命周期: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的孵化、幼虫的
生长发育、蛹的变形、成虫的成熟等。
4.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等
地球运动现象。
5.水循环:学生需要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径流等。
6.太阳和月亮:学生需要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运动规律、
特征等。
7.人的身体:学生需要了解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
8.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如化学反应等。
9.力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以及物体的运动规
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等。
10.能量转换:学生需要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和规律,如电能、热能、光能等
之间的转换。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考试中,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6b5a7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a.png)
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花盆底部铺沙石,沙石上盖疏松肥沃土壤。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e1c6c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c3914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8.png)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 生物学知识点:
a. 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
b.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习性的适应性。
c. 土壤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土壤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2. 物理学知识点:
a. 颜色和光的传播。
b. 水的状态和水循环。
c. 磁性和电性以及它们的应用。
3. 化学知识点:
a. 空气和水的成份,以及它们的污染问题。
b.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常见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c. 常见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和用途。
4. 地理知识点:
a. 世界地图和国家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的位置和特征。
b. 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和旅游景点。
c.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5. 科学探究知识点:
a. 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六个步骤。
b. 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分析方法。
c. 科学技术和它们对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1edf3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6.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复和回顾知识点。
1. 第一单元:太阳能与生活
- 研究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作用;
- 了解太阳能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 探索太阳能在水、电、风等方面的应用。
2. 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
- 认识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 研究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 探索水的循环过程和饮用水的净化方法。
3. 第三单元:夏天里的水
- 了解夏天的特点和高温天气下的水需求;
- 研究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注意节约用水;
- 探索夏天热量传递和散热的原理。
4. 第四单元:力的作用
- 认识力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运用力的原理进行工作;
- 探索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效果。
5. 第五单元:物体的浮沉
- 了解浮力的原理和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研究探索物体浮沉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实际生活中物体浮沉的原因和应用。
6. 第六单元:空气的压力
- 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和特点;
- 研究探索大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 探究大气压力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文档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教版三
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理解,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祝学习顺利!。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1939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1.png)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生物科学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学习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昆虫、哺乳动物和鸟类。
3.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物理科学1. 力和运动: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如推力和拉力,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学习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化学科学1. 物质的状态: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
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3. 元素和化合物: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以及化合物是如何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和气候类型的基本知识。
3. 岩石和矿物: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了解如何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测试假设。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 好奇心:鼓励学生对科学现象保持好奇心。
2.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和验证信息。
3. 合作精神:在科学探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些知识点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科学世界的框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https://img.taocdn.com/s3/m/7118dc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6.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动物特征:有的有毛发,有的有羽毛,有的有鳞片,有的没有腿等。
-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 植物特点:有的有根、茎、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生长繁殖等。
第二单元:生活物质与能源- 生活物质:空气、水、土壤、光、能量等。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 空气的特点:透明无色,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等。
-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被反射、折射等。
第三单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食物链:植物是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等。
- 相互依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保持生态平衡。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发生明显变化。
- 溶液的制备: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
- 安全意识:运动中要保持安全,注意力的使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
第六单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降低浪费。
- 环境保护:减少垃圾、回收利用,保持环境清洁等。
第七单元:天气和季节-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 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穿着、饮食、外出活动等产生影响。
第八单元:太阳系和月亮- 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a228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7.png)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目录
1. 单元1: 植物生活
- 植物的构造
-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的繁殖
2. 单元2: 动物生活
- 动物的特征
- 动物的分类
- 动物的生活性
3. 单元3: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能量的来源
4. 单元4: 科学探究
- 科学实验的步骤
- 科学观察与记录
- 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5. 单元5: 科学与社会
-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 科学伦理的重要性
- 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6. 单元6: 交通安全与应急救护
- 交通标识与交通规则
- 交通安全知识
- 应急救护知识
复建议
1. 通过阅读教科书以及课堂笔记回顾每一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
2. 制作彩色的记忆卡片,将关键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并配上图
片或示意图进行复。
3. 完成课后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错误答案进行整理归纳。
4.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和科普网站,寻找相关的科学与技术资料进行拓展研究。
5.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以及物体,并思考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加深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资料的目录以及复建议。
祝你复顺利,取得好成绩!
请确认以上内容是否满足你的需求。
2023年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2023年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3105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0.png)
2023年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
复习资料
目录
1. 第一章:动物
2. 第二章:植物
3. 第三章:物体
4. 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
本章重点是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性。
以下是
一些复要点:
-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 动物的特征:有骨骼、有皮毛或羽毛、身体分成头、颈、胸、腹、尾部等。
- 动物的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不同食物链中的角色。
第二章:植物
本章重点是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长条件。
以下是一些复要点:
- 植物的分类:大树、灌木、草本植物等。
- 植物的特征:有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
- 植物的生长条件:土壤、阳光和水分等。
第三章:物体
本章重点是了解物体的性质和不同物体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复
要点: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 物体的用途:了解不同物体的功能和用途,如纸张、铅笔、
针等。
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
本章重点是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日常实验。
以下是一些复要点:- 风:了解风的产生、影响和利用。
- 水的循环: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重要性。
- 实验:回顾一些简单实验,如温度的测量、物体的浮沉等。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期末复资料,希望对同学们复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866cdd43323968001c9258.png)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照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生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能够用(根、茎、叶)生殖后辈,但我们熟习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一样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同样。
4、播栽种物时要注意:要精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以后浇上适当水放暖和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生(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日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知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坦)的,并且在植株上(交错)生长,是为了(汲取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多数是(绿)色的。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照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供给“食品”——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知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赖阳光供给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此后实考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开释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经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供给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拥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汲取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三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91d0157cd184254b3535a4.png)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7、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3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宝宝一生共蜕皮 4次。
蚕的一生共蜕皮 6 次 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和蚕蛾四种形态。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的头上长着 1 对触角,胸部长着 2 对翅、 3 对足。
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
10、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
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
15、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6、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几个阶段。
17、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
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二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4、蚕的幼虫期要蜕(4次皮)。
5、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6、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7、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9、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10、(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12、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3、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变态:蚊子、苍蝇、青蛙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一般情况下,一个蚕茧的蚕丝可达1500米左右。
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
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三第三章温度与水的变化1、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
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
(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0、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1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
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
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
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珠,为什么?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
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
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答: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17、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18、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四第四章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磁铁有(各种形状),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4、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互相斥,异极相互相吸)。
5、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6、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
7、把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强),把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8、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9、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0、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11、做指南针可以用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12、磁铁具有什么性质?答:(1)磁铁能吸引铁;(2)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