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

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教学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 介绍几何的由来
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二、 合作学习
1、问题1: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请说出它们的名称.(课本中P 162)
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请告诉你的同伴。

(学生合作交流)
2、课本中P162中的合作学习。

观察下面的物体或情景,你看到了哪些面?哪
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特别指出: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

3、试一试:你能把下列几何图形分成两类吗?
(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

4、练一练:请给下列图形分类(多媒体)
三、议一议:
1.P163课内练习1
2.课内练习2 如图一个长方体.
(1)它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线段)?多少个顶点?
(2)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师生讨论指出: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体是由面围成的。

3.想一想:观察下图,你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分别可以看成什么几何图形在运动? 它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呢?
四、活动探究:P164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
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yú)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五、议一议: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