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11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1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定位] 1.掌握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能结合一些气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的特点。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寻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①__________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⑨__________、⑩________等温室气体。

(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⑪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温度的变化,据图分析其变化规律。

(2)在M时期,试推测其海平面的变化特征。

探究点二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与对策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岛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岛所有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可能将在下世纪全部融化。

除了冰川融化加速,气候变暖还造成了冰岛的生物种群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材料二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1)结合材料分析,冰岛大陆冰川融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冰岛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冰川融化更使冰岛自然、经济“雪上加霜”,试分析冰川融化对冰岛的影响。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二者的关系。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4)根据材料三,分析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

一、选择题
由于受太阳辐射、下垫面条件、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气候在不停地变化。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事实能说明某一时期地球气候正处在冰期的是()
①冰川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②冰川由平原向高山后退③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的大④黄河流域出现凌汛现象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①引起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②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受热膨胀③极地温度升高,造成冰川融化④造成降水增加,入海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A.太阳黑子增多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4.《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2019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据图分析,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
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5~6题。

5.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6.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2009年9月17日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报道:全球变暖给尼泊尔的冰川湖带来威胁,增加了一些冰川湖决口的危险。

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该地区冰川湖有决口危险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冰川快速融化,使湖水水位大幅上升
B.冰川湖的湖岸结构比较脆弱
C.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气温逐年上升
D.人类对冰川湖的不合理改造产生的影响
8.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D.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