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第1小题2分, 第2小题3分, 3-6每题4分, 共21分)
1. 在□里填数。
□4□8
+ 6 2 7
30 6 5
2. 在□里填数。
2 5□□
+□8 46
5 4 2 1
3. 笔算减法要记住三条:
(1)()数位对齐;
(2)从()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位退1,在本位加()再减。
4.
被减数23001000
减数150********
差1800605600
5.
加数180********
加数7006001600
和14003000
6.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口算题(1-2每题6分, 第3小题9分, 共21分)
1. 76-47=2000-57=1000-9=
100-56=2000+1500=800+1600=
2. 46+30=60+70=520-60=
51+28=100-90=690+170=
3. 300-67=1000-90=850-500=
43-15=400+4300=1000-1=
24+39=270+160=4300+700=
三、计算题(1-6每题2分, 第7小题3分, 8-9每题8分, 共31分)
1. 笔算并验算。
3476+2837=
2. 笔算并验算。
2764-1827=
3. 笔算并验算。
1001-116=
4. 笔算并且验算。
8010-1996=
5. 笔算并且验算。
438+8793=
6. 用珠算计算。
14+25+36+47+58+69=
7. 用珠算计算。
600-23-34-45-56-67-78=
8. 用珠算做。
(1)468+789=(2)567+898=
(3)659+465=(4)1286+809=
9. 用珠算做。
(1)1236-879=(2)3208-468=
(3)1543-927=(4)2573-824=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
1. 4800比哪个数多1200?
2. 哪个数比2400多620?
3. 甲数是1001,比乙数多26,乙数是多少?
4. 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多少?
五、应用题(第1小题5分, 第2小题6分, 共11分)
1. 学校买来一批球,借出14个,还剩16个,把这批球平均放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多少个?
2. 洗衣机厂第一季度生产2000台洗衣机,1月份生产620台,2月份生产580台,3月份生产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23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7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
课时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
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三、指
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 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24 麦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