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检验?
发布时间:2023-05-31T12:18:01.6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刘红萍[导读]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检验?
刘红萍(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629000)食物中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随着食物一起进入人体中,进而引发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食物中的有毒物质主要包含了细菌以及相关毒素、动植物性食材以及化学毒物等等。

而临床上常见的食物中毒也根据不同的病因将其分为不同种类的食物中毒,比如毒性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毒物食物中毒以及真菌霉素或霉变引发的食物中毒,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此类食物中毒的患病率最高,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是与患者所食有毒物质的量来决定的,尽管食物中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人们大多是一知半解,对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对临床是如何进行检验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本文就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和检验方法进行拓展性的讲解和分析,具体如下。

一、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是指人们通过摄入食物使得病原体进入人体,从而导致出现患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临床上的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以及肠源性病毒感染等。

且食物中毒中发病频率最高的便是细菌性中毒,其通常是指人体进食了被细菌或是细菌的毒素污染的食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急性感染性中毒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发热、反酸、胃灼热和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排水样便的表现,一些患者还会带有少量的粘液,而较为严重者也可能会出现休克的现象;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常发生于气候炎热或是温度较高的季节,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极度适宜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再者是由于高温时人体肠道的防御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易感性也随之增强,导致其患病率升高。

研究表明,细菌性中毒的食物大多是动物性的食品,病死率较低,但一旦发病,也需患者及时入院诊断治疗;细菌性中毒通常由各种细菌或是细菌素引发,常见于沙门氏菌、变形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等,且临床上又按发病机理分为以下三类:
(1)感染性中毒:这主要是指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而人体因摄入了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导致肠道的黏膜受到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常见的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变形杆菌均会引发此类型食物中毒。

(2)毒素型中毒:这类型疾病通常是指患者摄入的食物中原本没有产毒的活菌,但其活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一定的毒素而导致的患者中毒,常见的有肉毒中毒或是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等。

(3)过敏性中毒:这主要是由于细菌导致食物产生的大量的有毒胺,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样症状的食物中毒,且通常是由不新鲜或是较为腐烂的鱼类等食物而引发此类型的食物中毒。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各类食物中毒中最常发生的,也是发病范围最广、爆发性最强的;为了了解其特点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临床上通常会对导致中毒的样本进行病原菌的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具体的检验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采集样本:采集人员应具有娴熟的采样技能,并对患者所食用的可疑食物进行采集,比如残余食物或是相关的炊事用具等,此外还包括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以及咽喉处的涂抹检验和洗胃液、血液等等,随后相关人员将采集的样本放入灭过菌的无菌容器当中。

(2)样本运送:在运送样品时要注意冷藏并不得加入任何相关的防腐剂,在样品上贴上特有标签,且要立即送检,避免其活性丧失,最常延误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

(3)增菌:增菌可以检验出样品中菌量较少的病原菌,也可使得被抗生素抑制的细菌复苏从而达到菌量增多的作用。

将样本增菌后进行检验可以明显提高其病原菌的检出率。

(4)观察优势菌:对采集的液体样本直接进行涂片,而固体样品则使用生理盐水后再进行涂片,并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随后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内容有镜下染色反应、形态相似和数量较多的细菌,并以此特性和结果为依据,判定其属于何类的病原菌和细菌。

(5)分离培养:将已经进行处理过的检验样品直接接种在增菌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不同的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不同,随后将培养物进行涂片,再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后放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相应的形态特征。

进行分离培养时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离培养基,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6)生化实验:临床上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通常采用双歧索引法,但此方法具有操作较为繁琐、检测周期较长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不方便性。

而现在多采用数码法,其原理便是将系统中每种细菌的条目对生化反应的结果出现频率的总和进行计算和比较,并将其结果转换成相应的数字模式,在最短时间内转录为数字编码,随后将其编码与检索本进行对应并转化为相应的细菌名称。

(7)血清学凝集实验:其主要是将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时的血清以及从检样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制成一定的菌体抗原,并在37℃的环境中培养24h,等到其生长旺盛时,将菌苔刮取放置到灭菌盐水之中,随后将其混散均匀并稀释为一定浓度,便可做试管凝集实验。

其主要是对凝集价有无上升趋势进行观察,若恢复期的血清凝集价与发病初期时的凝集价相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则代表其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三、小结
总而言之,人们如发现自身患有细菌性中毒或是其他类型食物中毒的相关临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验,以便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相应的治疗提供可靠且科学的依据。

而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的洁净,尽量避免食用过期、发霉、变质的食物,从根源上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保障自身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