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所创造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1.月亮:月亮在古诗词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既可以代表思念、离别、孤独等情感,也可以象征团圆、美好、永恒等美好愿望。
2.桃花:桃花在古诗词中通常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时光。
它可以代表春天、爱情、青春等主题,同时也可以寓意着生命的美好和短暂。
3.杨柳:杨柳在古诗词中通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它可以用来描绘离别场景,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梅花:梅花在古诗词中具有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
它可以代表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对美好品格和理想境界的赞美。
5.流水:流水在古诗词中具有岁月、时光、生命等象征意义。
它可以用来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可以寓意着生命的不断延续和成长。
6.鸿雁:鸿雁在古诗词中通常象征着书信、思念和离别。
它可以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可以寓意着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7.竹:竹在古诗词中具有清高、坚韧的象征意义。
它可
以代表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对美好品格和理想境界的赞美。
这些仅仅是古诗词意象中的一部分。
在学习和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挖掘和品味其中的意象,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一、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芳草:(1)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最新整理)
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
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
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 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 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 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 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 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 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古诗文常见意象
古诗文常见意象
1. 春天的意象:春风、花开、新绿、蝴蝶、鸟儿、蜜蜂等形象。
2. 秋天的意象:秋风、落叶、金黄、丰收、霜冻、菊花等形象。
3. 冬天的意象:寒冷、雪花、冰冻、白雪、寒梅、梅花等形象。
4. 夏天的意象:酷热、阳光、游泳、西瓜、荷花、蜻蜓等形象。
5. 月亮的意象:明亮、皎洁、溶溶、银色、圆月、弯月等形象。
6. 夜晚的意象:黑暗、星星、夜空、月光、蛙鸣、蟋蟀等形象。
7. 水的意象:清澈、流动、涓涓、波光、江河、湖泊等形象。
8. 山的意象:雄伟、峻峭、巍峨、青山、青翠等形象。
9. 花的意象:芬芳、娇艳、妖娆、花香、花语等形象。
10. 鸟的意象:自由、飞翔、高鸟、鸣鸟、飞鸟等形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1.花草树木类(1)竹:气节,积极向上。
如郑板桥的《题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菊:高洁,脱俗,坚贞之志。
如郑思肖的《题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坚强,不屈不挠。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松:高洁,坚贞之志。
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5)杨柳:离愁别绪,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6)杨花:离情。
如苏轼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7)折柳:离愁别绪,怀远惜别。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红豆:相思或爱情。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梧桐:愁苦,悲哀。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
”(10)雨打芭蕉:离愁别恨。
如葛胜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11)落木:凄凉萧条。
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喟叹和哀愁。
如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3)黄叶:多写旅愁归思。
如王勃的《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4)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5)芳草:喻所思之人。
如苏轼的《蝶恋花》中有:“天涯何处无芳草。
”(16)飞絮:春景逝去,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如秦观的《江城子》:“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又如罗隐的《柳》:“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 (17)兰草:高尚纯洁。
如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18)蕙草:高尚纯洁。
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2.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6.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7.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1.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2.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
”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3.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4.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8.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9.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1.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2.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3.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5.月老。
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有:1.月亮:思乡之情,以及诗人的哀愁。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2.冰雪: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二。
3.折柳: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三。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四。
5.梅花:高洁、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王安石的《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五。
6.燕子:春天的象征,也寄托了诗人的欢乐和喜悦。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六。
7.菊花:隐逸、高洁的象征。
如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七。
8.松柏: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八。
9.杜鹃:哀伤、思念的象征。
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杜鹃啼血猿哀鸣”。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九。
10.鸿雁:思念远方亲人的象征。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这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之十。
以上只是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的一部分,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还有很多,这些意象的使用可以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自然景象:山、水、云、雨、风、花、草等,常用来描绘自然的美景和变化。
2.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等季节,常用来表达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
3.星辰月夜:星星、月亮、夜空等,常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4.鸟禽走兽:鹤、鸟、鸿雁、燕子等,常用来象征自由、飞翔和动态。
5.花草树木:梅花、菊花、松树、柳树等,常用来表达美丽、坚韧和生命力。
6.动植物声音:蝉鸣、鸟啼、泉水流声等,常用来增添意境和氛围。
7.江河湖海:长江、黄河、西湖、大海等,常用来表达壮丽、辽阔和奔放。
8.城市建筑:宫殿、楼阁、桥梁、庭院等,常用来描绘城市景观和文化氛围。
9.古代文化:诗经、乐府、史书等,常用来表达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意蕴。
10.感情表达:爱、离别、思念、哀思等,常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古诗词常用的意象
古诗词常用的意象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古诗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常用的意象,只要你搞定了它们,也就能搞定古诗词!一.树木类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松:傲霜斗雪的典范,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多赞其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莲花:①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②用于表达自己的美好品质。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三.动物类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燕子:候鸟,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屋内或屋檐下,为古人所青睐。
①将其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②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é hóng鸟上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以下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送别类意象:(1)杨柳。
它源于《九九歌》“折柳赠别”的习俗。
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是古人视柳为不祥之物,“折柳”便可祛除不祥,而且柳极易生长,折柳条后极易活,故“折柳”又有希望远行者早归意。
(2)酒。
酒与诗词的关系,似乎也不需多说——太浓烈了。
因酒可解千愁,所以凡是思乡、思亲、思友,乃至伤感、愤激的诗,往往都离不开酒。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句有关。
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以南浦代指送别之地。
(4)长亭。
古代驿路上大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思乡类意象:(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用得既美且广,全篇围绕明月展开,情感也随月色的清冷而展现于思归、思亲之情外。
(2)鸿雁、青鸟、鱼。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青鸟是一位女性侍者与恋人的使者,是美好理想的化身,又是受人宠信、能帮人实现愿望的神鸟。
而鲤鱼则是传书怀人的信使,“尺素如霜雪,叠成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鲤鱼传递书信的工具。
愁苦类意象:(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象征着苦难、凄凉和悲伤,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一叶天下知秋”之说。
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都是例证。
(2)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到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一、月亮月亮本身是具有美感的,是非常纯净、高远、清幽的,既可以表达清幽宁静的意境,也可以形容女子的美貌,也用来形容文人失意、凄苦的心境。
(一)用月亮烘托清幽的气氛,表达悠闲、旷远的心境在心态乐观、豁达的诗人心中,月亮就成了表达诗人清幽心境的一个重要的意象。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该诗中运用明月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悠然自得的心情。
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寂静的山间夜景,在这个背景下,一轮明月升起,更是衬托了这个夜景的清幽与雅致。
(二)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在古诗中诗人也经常运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月亮阴晴圆缺正如人与人之间分分合合,很容易引发诗人内心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诗人都是通过月亮寄托自己的思念。
(三)用月亮衬托渲染一种凄凉孤苦的氛围在失意文人的笔下,月亮又成了失意的象征,诗人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流离的感伤与凄苦。
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本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月下影舞相伴、对饮成欢的景象,但正是这样的美景更加衬托了诗人孤寂悲苦的心境,这一切皆是因月而起。
二、柳树在古诗中,诗人常用柳树表示惜别。
在送别诗中,常常会出现柳树这个意象,人们常常折柳送别,表现依依惜别之苦。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恋人分别时所作,“柳”与“留”谐音,表示难留的情谊,再加上“晓风残月”等意境的烘托,更是表现了诗人不舍的情感。
三、长亭长亭也是古诗中诗人常用的送别之所,在诗中运用了长亭这一意象,大多也都是表现送别不舍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17.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朱雀桥边野
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
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18.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故古人常以此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
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皆属此类。